分享

嵇康,一个“冥顽不灵”的圣人

 火天大有_元_享 2023-01-07 发布于辽宁
原创2023-01-07 17:40·素年文史

《世说新语》中记载着,东汉后期到晋宋年间的圣人言行与轶事,其中在谈到各个时代的风骨时,当以魏晋时代最为典型。

因为魏晋时代的圣人与书中所记载的任何时代都有所不同,他们的精神世界,已经开始由“道德”的存在而转变为精神的“个体”,由寻求“群体”的认同而转变为追求“个性”的卓异。

这些个“精神个体”与“个性卓异”的代表,使得魏晋时代的“竹林七贤”,以喝酒纵歌、自由创作,大兴清谈之风闻名一时,并成为时代楷模。

其中,“竹林七贤”中的精神领袖嵇康,将魏晋人所追求的“风骨”展现得淋漓尽致,以至慷慨赴死,被后世之人称为“冥顽不灵”的圣人。

一个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的男子

《晋书·嵇康传》中有记载嵇康容貌形体的段落,如:“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然自质”。

在古代不同时期,人们对于“一尺”的定义有所不同,三国之时,“一尺”的长度约为现代的24.2厘米。

试想嵇康足足有七尺八寸,身高至少在185—188厘米之间,再加上他的“美词气,有风仪”,既有绝世容颜,又风度翩翩,在任何场地都是超群绝伦的存在。

同属“竹林七贤”的王戎曾说:“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王戎用“鹤立鸡群”一词,形容精神领袖嵇康的仪表风姿。

但嵇康虽然美得十分耀眼,却又“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从不修边幅,也不用华丽的衣服来装饰自己。

即便如此“邋遢”,也给人一种,天生丽质的美感和与生俱来的王者风范。

《晋书》又言:“嵇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知忘返,时有樵苏者遇之,咸谓为神”。

原来,高大威猛,容颜折仙,放浪形骸的嵇康还知草药懂养身,每当他外出采药忘了时间,陶醉在山林里时,砍柴的樵夫们见了都以为自己遇见了“神仙”。

可见,嵇康之美不只在外,于内亦有乾坤,令世人闻之,皆悔叹曰:“君生我未生,恨不生同时”。

更令人感到醋海翻波的是,嵇康不仅有着盛世美颜,还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集文学、美貌、琴艺、养生、药术等卓艺于一身。

早年,嵇康跟着母亲和兄长一起生活,他通晓古今博文,又学得“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他以“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方式生活,从不在意凡尘俗事,只专心研究道家学说,一切追寻自己的内心,在精神上自成一派,从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要“我开心、我愿意便好”。

在养生之道上,嵇康认为:“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想要养好身体,必然要养好精神,与中医的“以神为根”不谋而合,更著有名作《养生论》,堪称古代养生之绝学。

在文学造诣上,嵇康主散文与诗歌,其中“诗歌”多有四、五、七、杂言等类型,但值得品鉴的当属“四言”。

如《四言赠兄秀入军诗》的第十四首“息徒兰圃,秣马华山...目送归鸿,手挥五弦...郢人逝矣,谁与尽言”,其中妙句,所彰显出来的心游神风之境界,令人回味无穷。

五言诗中,笔者偏爱《酒会诗》:“乐哉苑中游...百卉吐芳华...玄池戏鲂鲤...坐中发美赞”。

通篇所言,皆是诗人本尊与竹林七贤成员,一起游玩的场景,好不快活,令人心驰神往。

在散文著作上,嵇康留给世人的旷世奇作有很多,如《声无哀乐论》,他认为音乐的本身没有哀乐,音乐只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只是人们主观精神受到刺激后产生的一种情感,哲理颇深。

如《太师箴》一篇,嵇康一边勾勒理想中的古代社会,一边抨击司马氏打着“名教”的幌子,行“碣石谋国”之行为,有着嵇康本人浓烈的主观色彩。

如《释私论》一文,嵇康又向世人表达:“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真正的君子,心里是没有是非观念的,但行为又不违反道义,旨在阐述,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要分清“感情”与“道义”之间的关系。

在琴艺上,嵇康除了《声无哀乐论》,还著有《琴赋》,琴曲篇有《长侧》《短侧》《长清》《短清》,被世人称为“嵇氏四弄”。

东汉时期,曾有一文学家名叫蔡邕,他也通音律,所写琴曲被称为“蔡氏五弄”。

他与嵇康在琴曲上的造诣被称为“九弄”,当年隋炀帝杨广曾立下取贤硬核条件,即会“九弄”者方能录取,可见嵇康在琴曲上的造诣有多绝。

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是嵇康这般,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的旷世奇才,却也有着致命的短板“狂放任性,自由懒散”,以至处处得罪人,并惹来杀身之祸...

一个“顽固不化”的大圣人

嵇康,自幼年丧父,从小在母亲和哥的照料下长大,因为父辈为官家中积有良产,在生活上尚且过得去。

嵇康的母亲为人自由,不喜欢用传统的儒学思想束缚他,便任由他发展自己的兴趣,于是嵇康便将毕生之精力都用在了琴艺上。

再加上母亲与哥哥的“开放式”的管理,又成就了嵇康“放浪形骸,桀骜不驯”的“反社会”性格。

成年后,嵇康在兄长的牵引下,娶了曹操的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当上了职位仅次于宰相、尚书的“郎中”。

但因嵇康生性不羁,不喜欢受约束,后来又做了个朝中闲散之职“中散大夫”。

公元260年,司马昭拥护曹奂为帝,急需有影响力的氏族贤才傍身,故备下厚礼邀请嵇康担任其幕府属官。

嵇康听闻后,连夜卷铺盖“逃”到了河东郡躲避司马昭的征辟,至此与司马昭结下了梁子。

嵇康隐居之后,没了“卧龙游仙”的资本,便与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一起抡起锤子“打铁”,那平日里只抚琴执笔的纤纤玉手,终于为了生活长出了老茧。

一日,司马昭不死心,又派心腹钟会登门邀请嵇康,结果嵇康只一门心思打铁,头也不肯抬,权当钟会是空气,令钟会十分难堪,故又因此多了一个仇人。

钟会回去后,立即面奏司马昭,称嵇康是“卧龙,不可起,不杀之恐成大患”。

司马昭捋了捋下巴,眉头一紧,但一想到嵇康在社会中的声名地位,便只能摇头叹息。

不久,嵇康在竹林七贤中的好友山涛升职离官,临走前,又到司马昭跟前举荐其接任吏部尚书。

司马昭隧一再请之,嵇康依旧“冥顽不灵”,坚决推辞;与此同时,还写了一封“公开信”《与山巨源绝交书》,以示刚烈。

为了逃避仕途,嵇康连朋友也不要了,也因此成为司马昭门前客的眼中钉、肉中刺。

届时,司马昭也因嵇康公开驳毁其颜面,又听信了太多权臣的谗言,故对嵇康起了杀心。

公元263年,嵇康卷入了两位好友的是非之中,终于让司马昭找到置其于死地的机会...

那年,嵇康的好友,曹魏镇北将军次子吕安的妻子徐氏,因温文尔雅,婀娜多姿,被同父异母的哥哥吕巽“奸污”。

吕安勃然大怒,当即写下一纸状书,准备上奏,嵇康得知后,立即找到吕安,劝其“三思”。

嵇康道:“我与令兄亦有交情,此事虽然有悖人伦,却是吕府家丑,万万不可外扬,若伤及门第清誉,恐招惹祸端”,吕安听罢,只能扼腕叹息,以泪洗面,后又将状书撕个粉碎。

嵇康去后,吕安数日闭关不见,兄长吕巽因担心其报复,便反咬吕安不孝,将其投进大牢。

嵇康听闻后,虎躯一震,抡起铁锤将火箱掀翻,后又快马加鞭赶至官府,为好友吕安鸣冤。

谁知,官府大人昏庸,妄称竹林七贤之主嵇康为不孝之徒辩言,崇尚不正之风,便将此事闹到满城风雨。

昔日仇人钟会听闻后,心中大喜,不日间便面奏司马昭,遂领杀令。

可嵇圣人是何等的洒脱之辈?他不仅没有向司马昭臣服,反而在临死之前,当着数千名来求情的国子监学生的面,赋一首旷世独作《广陵散》。

曲罢人散,竹林七贤自此再无精神领袖,晋魏之风骨由此散尽,什么“精神个体”,“个性卓异”,在人性的劣根性和强权之下,一切都是空谈。

后人听闻嵇康之死,常叹其过于“冥顽不灵”,妄想在这般混乱的世道里,以“独特”的个性去追逐富有诗意的人生,而不染一丝尘埃。

他是“卧龙”却又不似“卧龙”,他不肯将才学分半点于政治,也未能成为明官贤将,为君王出谋划策,助国家实现统一,引以为憾。末了,又白白浪费了这半生的清誉,溘先朝露,着实令人惋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