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农本草经34— 雌黄、水银、石膏

 缠绵168 2023-01-07 发布于广西


145、雌黄

雌黄和雄黄产地相同,功能也差不多,但很少用,大部分用的还是雄黄。


雌黄最好不要内服;雄黄,雌黄外用比较多。


古时候相传,雌黄贴在肚脐可以生女儿,当然历史悠久,无法考证,也谨慎使用。


还有头部长疮都可以用,像农村人头上长虱疮,用雄黄、雌黄粉都可以,散在头发上可以杀虫。

知道这个是真的很幸运,对于我父母那一辈,他们就很甚少人知晓,连我母亲也不能幸免,早期居住在农村,头顶就患上了类似的虱疮,但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就用了一些猛烈的药物,结果导致现在上面还有一个硬币这么大的凹洞,以至于,上面再不能长出头发来了。


其实雄黄,雌黄,都可以服用,会用的人也只须用到一丁点,而且是生用,不要煮。


像雄黄、雄黄酒烧过以后,之所以中毒,是因为它里面有水银的成分。


实际上,雄黄一烧过,变成黑黑的,就是砒霜。


146、水银

水银,味辛,性寒,主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

这里讲的水银是外用,当然也有专门内服的时候。


古籍上面记载,曾经我们有服用水银的一些技巧,但可惜都已经遗失。


这种很毒的东西,我们尽量就不要接触它,最高使用到硫磺就够了。


这些东西真正的炮制方法我们不懂,所以不要轻易去碰。


如果说身体里面中了毒,不管是金银铜铁锡,哪种,我们都可以用硫磺来解,并不须要用到水银来解毒。


水银的功能也可以杀虫,但真正使用的时候,我们会用到的反而是雄黄或者雌黄。


水银还可以治疗杨梅疮,也就是性病。


水银的性非常的寒,如果把水银做成水银袋,把男子的阴茎包在一起,就会导致一生永远不举了。


过去用水银内服基本上就是一分,一丁点,因为水银的性很沉,往下沉的力量非常强,因其根本是金属类的东西嘛。


当然水银还可以堕胎,杀蛔虫,但一定谨慎使用,最好不用这些,因为我们还要其他安全的药物,没必要用到水银。


这些功效知道一下、了解一下就好了。


147、石膏

中药里边,石膏被称为白虎。


麻黄被称为青龙,因为它的颜色是青色的。


大枣被我们称为朱雀。


附子是黑色的,所以我们称为玄武。


麻黄和附子也是两位大药,后边会依次讲到,这两味药,效能比较大,而大枣呢,作用就没有那么强了。


但是,大枣是须要和别的大药搭配使用的,在和很强的药共同使用的时候呢,就会搭配大枣,用来保护人的胃不受到伤害。


否则的话,胃会翻滚的很厉害,所以必须要用到红枣。


因为红枣是红色的嘛,所以被称为朱雀,也是拿来极其被需要和保护的药物。


在这儿呢,我们先说这味石膏。


它另外一个名称叫寒水石,石膏本身色白,味甘,且辛,有辛辣的味道。
味是甘怡的,色是白色的,辛甘为阳,是阳药。


石膏是大寒的药,像之前我们讲的硫磺,它属于大热的药,所以说,只有像本草中经中,这种大寒大热的药才能真正治大病。


一般情况下,稍微善用石膏的人,去治病的话,在使用的时候呢,最多用到一两,也就是说33克左右就足够了,就不会再多用了。


像“小青龙汤”里面的石膏,我们可能会用到三钱、五钱、八钱这样子,但如果真遇到非常需要石膏的时候。那还就得大量去使用。


石膏适用于阳明症。


我们得病的时候,首先发病在太阳,如果太阳没有好,病就有可能会再进入两个方向。


一个是少阳,一个是阳明。


如果一旦进入少阳,那就代表,还会有机会进入太阴、少阴、厥阴。


但一旦进入阳明的话,也就意味着病到此为止,不会再进入更深的阶段了。
因为阳明症,是但热不寒。


当一个人表现得口非常的渴,而且特别爱喝冰水,而且晚上睡觉的时候感觉浑身上下都是热的,别人都觉得很冷,而他却会觉得很热,一直在冒汗。


这种种迹象其实都是热症,就叫做但热不寒,这就是阳明症,所以像这种大热的情况下,高手起始量就是四两。


那到底要用到半斤还是十两,就要看病人的需要了,但不会超过一斤。


一般热症的人比较胖,美国人,就是非常非常的胖,就像冲了泡棉一样的那种,体格非常的大,没有比例可言,难以想象。


比例来讲,在中国,餐厅里面,瘦的人比较多,但是做国外,餐厅里面一般胖人比较多。


曾经倪师在治疗一个大热症的时候,有这一个“特殊”的案例。


当他给病人试用到最多十四两的时候就发现不对劲了,从八两到十两再到十二两,越吃越热。


这个美国病人,体重一开始460磅,最后体重减掉了165磅。


在确定病人是热症的时候,就一直开石膏下去,越用越多,但到后面发现,石膏开的量越大,人反而越热,胃口越大,越能吃,越热。


倪师称,石膏在遇到像这种病人的时候,在其他人身上用的效果非常好,但在这个人身上突然就不管用了(当然,这只是一种特例)。


这时候老师就想到了一点,黄帝内经上说热极生寒,那在此时,就不适合用石膏了,就要用到生附子了(性大热)。


因为人体不是直线的,而是一个圆形(在这里想到,彭子益的《圆运动的中医学》大家也可以看看这本书,这些书都是学医之路的所必须要知道的,否则分析病理根本无法到达根本。)当热到一定程度,超过一定范围,到达顶点的时候,热就完全退不掉了,这时就需要往前推一下,一推,那个热马上就凉下来了。


这就跟发烧一样,当你发烧很热的时候,一直发烧,但只要汗一出,烧就退了,所以身体是个圆形,就像阴阳鱼一样,周而复始。


倪师为什么敢用那么凶?因为老师很笃定这个人就需要这个药,这是需要非常深厚而扎实的基本功的。


能很确定这个药性,也能够完全确定这个病人需不需要。而一般的医师他不懂这些,所以他根本就不敢用。


如果是会用药的人,他必定很清楚吃完这个药病人会达到那种状况,会有什么结果发生。


生石膏,在煮的时候是跟生硫磺是一样的,要用棉布包,包起来再煮。因为,这种金石类的药要打散、打碎,都是粉状的,否则很容易被吃到嘴里卡嗓子。


石膏用量之所以这么大,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国外的人的体格非常的大,而且还和他常年习惯而造成积蓄已久的病患有关。


所以在用药剂量上,还需要根据人的体格大小来去判断使用。


如果是阳明症,那还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壮热大热,一种是便秘,重点还有就是,阳明症出现的时候没有死症。


这样理解,如果说你了解一个病人,一开始是厥阴症,然后呢慢慢被治的,到后面便秘,然后燥渴,那么也就证明这个人被救回来了,因为他一路从最深最重的病势,治回到了比较浅比较轻的阳明症了。


石膏是清凉解热的要药。要记得,石膏是治疗“气”分的热,因为它的颜色是白色,所以入气分。


石膏治疗大热、狂渴、能解肌发汗。


能够清热止汗,比如说大汗不止、还有大渴。


像很多糖尿病人,他们都是吃的多,然后拉的多,喝的多,尿的也多,这种情况,他一般看西医的话,前期还好,后期就会用胰岛素来控制。


但是,经临床发现,最长也就是5到10年的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呢,药物上面就无法控制了,到最后也就真的没有办法治疗了。


基本上这样的病人,都是前10年口服药,一点点加多药量,然后,后10年都是用胰岛素来控制,并且每天的量还特别的大,每天还要打两次,最后人达到20年的时候,就会全身浮肿。


肿的不能动,而且血糖还是很高,所以到最后再打胰岛素都没有用了,到最后,没有办法人就去世了。


而糖尿病这种情况,真正会看病的中医会用到石膏,因为很对症嘛,中医辨证就是看症状,病人若是大热燥渴,石膏用大剂到二两,三两。


然后,我们前面介绍到淮山,莲子,薏苡仁很多东西都可以生津止渴。


再有小便频尿呢,可以增加补肾(巴戟天、 肉苁蓉、 生地 )的药在里面,这样病很容易就能治好,人也就救回来了。


如果剂量特别大的话,就用九碗水最终煮成三碗水出来就行了。


所以,在中医看来,糖尿病其实也是很简单的病症,只是老百姓不懂。


所以说,像这个肺、胃、三焦气分的热,尤其是上焦的热,通通可以治。


甄权说,石膏可治壮热。


大明也说,石膏可疗大热,且阳明胃经是经过乳头的一条经络,所以可以使乳房奶水顺利排下来。


像唐容川所说,石膏是得石的性、水的性非常多,所以能够清热的力量非常的强。


记住,这是一味寒药,所以当一个人是虚证、寒症的时候,人都已经有气无力了,那你肯定不能用这味石膏,对吧。


中医呢,比较形而上嘛,那什么是热呢,比如说速度比较快,这就是热。


比如说一个人吃东西,吃三碗、五碗还是吃不饱;而且一直口渴,一直在喝水,喝了很多还是口渴,甚至喝到无数碗,喝了就小便,甚至于喝到100碗还是这样子。


消耗的速度很快,这就是热症。


那什么是寒呢,就是让速度缓慢下来。


比如说一个人,每次吃饭都要吃到5碗,那么石膏一下去以后呢,大概吃个三碗。

这是第一天吃完药的一个反应,第2天吃完药变成大概吃一碗半,然后在第3天吃完后,吃饭也就吃一碗,从一开始的快速,让他慢慢缓下来,要把这么强的食欲减下来,就必须要靠石膏。


像之前那个案例,说石膏用的越多他越口渴,这种是非常少见的特例,像那种就是到最后要用大热的药推动一下,从热的边缘掉下来,凉下来。


这位病人说,吃了附子后,在太阳底下,还会觉得冷,会出现这种现象。


当然,这种情况也是需要靠高超的技艺与判断,否则只能被吓到,不敢用,以为用错路数,也无法利用准确的辩证实践,做到使其达到顶峰的现象,窥探其真谛。


愿各位学子及热爱中医及中华文化的朋友们,要涉猎大量且有深度的知识,才能有可能做到大胆笃定的一路前行。


不光是中医学,任何中华智慧的学问,无不是建立在浩瀚的真知之上的,学海无涯,永无止境啊,这一生何其短暂,能研有所一成,都便是一生的幸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