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国词人张孝祥,最经典的三首词作,千古流芳,诉尽一腔冰雪肝胆

 半城湖之缘 2023-01-07 发布于安徽

原创2023-01-07 13:18·青荷札记

南宋,是一个不缺少正气和骨气,也不缺乏血性和刚烈的时代。

守着半壁江山的统治者,隐匿在烟雨江南中醉生梦死,眼前风雨飘摇的江山,即使有岳飞一样精忠报国的将军,终究也无力改变什么。

惹的无数爱国词人无限悲叹,陆游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念念不忘的仍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生壮志难酬的辛弃疾临死前还在大喊“杀敌、杀敌”,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也不过一声叹息。

更有甚者,还让一位状元郎38岁就英年早逝,他就是张孝祥。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他的词风豪放,又清旷飘逸。

自幼聪慧异于常人,被视为神童,《宋史》记载说,”读书一过目不忘”,16岁时中乡试,因才情卓越,诗文一绝,被人盛赞“天上张公子,少年观国光”。

当时与他同一届的考生,还有陆游、虞允文、范成大、杨万里。张孝祥和陆游一路脱颖而出,而陆游乡试、会试都是第一名,在殿试时却被秦桧除名。

张孝祥殿试时,宋高宗刚读其文章卷首,就大加称赞“议论雅正,词瀚爽美”,钦点他为状元郎。

史书记载张孝祥“少年气锐”,一踏入政治舞台,就旗帜鲜明地站在主战派一边。他和秦桧的孙子秦埙“同登弟,官礼部侍郎”,在朝堂相见时,“一揖之外,不交一言”。

不懂收敛锋芒的刚正性格,让他成为众矢之的,而喜怒形于色,爱憎皆分明的人,又如何在那个如泥塘一般的官场混下去呢?

所以他的命运也注定坎坷!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三首代表词作!

1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然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国首领完颜亮率领大军,渡过淮河一路南侵,直至长江,南宋虞允文统率水军在东采石(今安徽马鞍山)抗击金军,取得大捷,完颜亮因战事失利,被自己部下杀害,金军不得不退兵淮河。

这是南宋迁到江南后,取得最振奋人心的一次大捷,消息传开后,将士们无不欢欣鼓舞,张孝祥也为之兴奋不已,写下这首词。

诗文大意为:

大雪把战场扬起的尘土扫除一空,归于寂静,可惜风儿和云儿却把我留在后方“楚地”,不知谁在城头吹角,耳边传来一片悲壮的从军乐。

我向来就有廓清天下的豪情壮志,遥遥面对宋金对峙的关塞,心中燃起恢复中原的激情,剪烛看刀,恨不得马上上阵杀敌,一想到采石之战的激烈战况,那惊心动魄的雄伟场面,我心中无限喜悦!

历史上有名的赤壁和淝水之战,指挥将领周瑜和谢玄当时都年富力强,采石之战中虞允文已经52岁,依然建此奇功。

虞允文深得周、谢儒雅的遗风,才能从容不迫,悠闲自得地建立不朽功业。可如今周郎破贼的赤壁,只是一片落日残阳,谢玄杀敌的淝水桥边,也变得荒芜不堪。

想到这里,我不禁忧从中来,我要乘长风,破万里浪,直飞采石前线,像当年祖荻一般击楫中流,扫清中原!

整首诗笔墨酣畅,豪迈中有沉郁,奔放中有顿挫,先为采石大战的胜利而满心欢喜,然后极力颂扬虞允文的丰功伟绩,也从侧面表露自己尚且年轻,日后必能从戎报国、宏图大展的激情。

“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把自己那种慷慨激昂、豪情飞扬的英雄情怀,刻画得栩栩如生。

2

《六洲歌头. 长淮望断》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羽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绍兴三十二年(1162)正月,宋高宗到建康,张浚奉诏在建康府兼行宫留守,张孝祥此时也来到建康,一日拜访张浚,酒席间举杯交错,谈及眼下时局。

本以为朝廷会趁着采石大捷乘胜追击,挥师北上收复中原,然而和议的声音再度响起,想到壮士们一腔热血报国无门,中原的遗老翘首以盼,席间写下这首慷慨悲壮的词。

诗文大意为:

极目北眺,千里淮河,草木荒凉,城垣毁塌,南岸一线竟无关塞可守,征尘昏暗,霜风凄紧,边境一片寂静无声。

遥想当年,靖康之变,或许那是天意,并非人为,但是灾难如此深重,洙水、泗水之间,孔子讲学之地,居然一片膻腥之气。

再看如今,一水之隔便是金人居住的帐篷、放牧的牛羊,还有纵横无数的地堡哨所,设防如此周密,特别是金兵帅领夜间练武,骑兵的火把将淮河照得通明,号笳与鼓声交响骑鸣,看那场面岂不叫人心惊。

徒有杀敌武器,任它尘封被虫蛀,终无用武之地,一腔报国雄心又有何用,奈何时机轻失岁月将尽。眼前所见是朝廷执意罢兵苟且偷安,议和使者纷纷而至,“若为情”,难道是有情分可言?

最可悲的是,中原遗老一直翘首南望,苦苦期盼大宋皇帝御驾北上,而眼前所看到的这番景象,所听到的这番声音,哪怕只是一个过路行人也会满腔愤怒,热泪盈眶!

“殆天数,非人力”,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终究无法直接加以斥责,只能说一切皆天意!

整首诗,三字连用,一气流转,将胸中的激愤之情化为文字,一腔悲愤喷薄而出,忠肝义胆,一览无余,尽在其中,让人不禁为之深深动容。

张浚读到“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时,失声痛哭,泪如雨下,以至宴席无法继续,只能离席而去!

3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岭海:指两广地区,北倚五岭,南临南海,称岭海。

乾道元年(1165)七月,张孝祥宦游岭海知静江府(统辖桂林),建树颇多,但又遭到谏官的诋毁,张孝祥乾道二年(1166)六月,被罢职离开桂林。

经过洞庭湖时,正值中秋,心中有所感怀,写下这首旷世高远的词作,一睹他精神世界的冰雪肝胆,冰清玉洁!

诗文大意为: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无风无浪,静谧无声。这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一望无垠如明镜般晶莹的湖水,我载着一叶扁舟悠然前行。

皎洁的月色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满目一片明亮澄澈,啊!此情此景,其妙无穷,真是难以言说,只能亲临其境才能悠然心会啦!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想起自己多年徘徊在岭海之间,最后却被蒙冤罢职,胸襟仍像冰雪一样纯粹。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渺的天地之间。

让我捧一掬西江清澈的江水,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中,把天地万物邀请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不禁放声高歌啊,全然忘记此时是今夕何年!

词的上片写湖光月色交相辉映的美妙景象,下片描绘自己虽经岭海蒙冤一事,虽心内不平,但依旧孤傲自信、旷达高远的词人情怀。

诗人在洞庭湖泛舟夜行,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那些过往的不平,都成为小事,面对如此良辰美景,物我忘情,情绪高涨,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与其说诗人在游览洞庭湖,不如说是站在天地之间,对着星与月,自诉情怀,自我表白自己的一腔肝胆冰雪。

可惜这样一位冰清玉洁的爱国词人,38岁时,在一次虞允文来访后畅谈,送别途中中暑而亡。

天妒英才,或许如此!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