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西路

 寂听夜竹 2023-01-07 发布于上海

不少人在宣传上海市长宁区的利西路,标题是“韩里韩气”,吸引了不少网红“名媛”之类的去打卡。利西路突然的走红也让一些市民费解,原本安静的小众马路成了网红小马路,真的有这么好拍吗?而且为什么上海老马路又变成了网红所说的“首尔街头”“韩流韩朝”呢?

让居住在本地的居民和热爱城市历史的爱好者们气愤的是,你说利西路什么都行,却拿韩国来做比较,要知道利西路的历史非常悠久,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故事,根本就是首尔能够比的,甚至可以说,利西路叱咤风云的时候,连韩国都还没有成立!

什么都要追求“韩流”,却忽视我们自己的文化,还“指鹿为马”,乱作比喻,只能够是让外国人轻视你!

图片:上海利西路的建筑,被网红称为韩流,事实上是著名的“郭四小姐”的宅邸。

利西路与武夷路平行,在它北面百米距离,全长仅700多米长,路幅也仅几米宽,沿途以老旧居民区为主。但是利西路上有几处老房大宅“深藏不露”。

其中最著名的是就是“郭四小姐”的宅邸。

“郭四小姐”叫郭婉莹(1909~1998 ),又名戴西,被称为上海最后的“金枝玉叶”!

她的父亲是老上海知名商场永安百货公司的创始人郭标,她是郭家四小姐。按照现在的说法,郭四小姐是真正的名媛。她的童年是在国外度过的,后来随家人回到上海,父亲受孙中山邀请回沪发展资本经济,繁荣市场。郭四小姐有着娇柔的眼神、光滑的额头、粉嫩的脸颊、白藕般的手臂,还有着追求自由和知识新女性。她后来成为了燕京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获得了燕京大学毕业证书和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她后来的丈夫吴毓骧,是林则徐的后代,他母亲的奶奶是林则徐的女儿。作为公费留学生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修电机工程,辅修工商管理。

两人非常恩爱,一同经历风风雨雨,熬过了日军占领时期,迎来了上海的解放,在丈夫去世后,郭四小姐又独自抚养一对儿女成人,成就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图片:被称为“郭四小姐”的郭婉莹,是标准的上海滩名媛。

图片:结婚时的郭四小姐。

图片:老年时候的郭婉莹。

图片:现如今仍然屹立在南京路上的永安百货。

利西路上的郭四小姐宅邸,其实和什么韩国完全不搭边,那时候的上海滩大家族,怎么会看中韩国风来造房子呢!郭家的旧宅实际上是参考了北欧风格进行建造的,这里也见证了郭婉莹从衣食无忧的大家闺秀变成自食其力、顽强支撑全家人生活的经历。

此外,在郭家宅邸对面的利西路44号,也是非常有名的一家大户,那就是李鸿章,李中堂的母亲所住的宅邸。这是一座2层塔形八角楼,因为形状特殊,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前去探索。

在利西路上,当年还居住着不少外国人,比如著名建筑师拉斯洛·邬达克(Laszlo.Hudec,1893年1月8日~1958年10月26日),他是匈牙利籍斯洛伐克人,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从1918年到1947年,邬达克在上海接手并建成的项目不下50个(单体建筑超过100幢),其中25个项目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比如著名的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市三女中等,它们构成了今人所津津乐道的"老上海"。

图片:著名建筑师拉斯洛·邬达克的宅邸。

图片:著名建筑师拉斯洛·邬达克就居住在利西路。

图片:著名建筑师拉斯洛·邬达克的经典之作——大光明电影院,承载了一代代上海人的集体记忆。

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利西路更是有着百年的历史,其附近的老建筑充满了北欧、法式或者是南洋风格,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并没有什么韩国首尔风!

虽然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网红打卡点,来让这些老建筑、旧里弄焕发新生,但是请不要肤浅地用什么“韩流”来为这些充满历史底蕴的宅院去定性,这里孕育着的是从时光中走来的"海派文化""海派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