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致俊 | ​春节将至话春联

 天下孝义人 2023-01-07 发布于北京

往期回顾 

·  老家孝义——回乡准备篇

·  孝义的另一座金斗山

作者:王致俊

每到大年三十,无论城市乡村,家家户户门上都要张贴红色春联,为节日增添色彩。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写时代背景,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富有民族文学色彩的娱乐活动;更是民间所传承的民俗文化。春联又称对联、对子、门对、春贴。它起源于古人的桃符。“桃符”,周代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岁时记·春联》中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之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桃符”和“门贴”年年更换,岁岁变新。到了五代,后蜀君主孟昶统治天府之国,物产丰富,生活奢侈,又爱粉饰太平。后蜀归宋的前一年除夕,孟昶命翰林学士辛寅逊给宫门的两块桃符上写上一副联语。当辛寅逊献上所写联语后,孟昶认为不工,便亲自提起笔来,在“桃符”板上题写一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历史上较早见之文献的一副春联,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此文人学士便群起仿效,将题春联视为雅事。于是,题春联的风气便逐渐流传起来。到了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由于春联写到纸上很方便,这便促成了对联的发展。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新桃”即是新题的“桃符诗句”,也就是说,已由原来驱鬼除邪的门神,变为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特殊文体。到了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此后春节贴春联,便成为民间的习惯,不仅春节贴,平时逢吉日喜事,都在门上、建筑物的楹柱上张贴,因此又叫“楹联”。然而,正式命名为春联,也就是用红纸写春联,乃始于明太祖。据说明太祖十分喜欢春联,并微服出巡,到民间观赏春联。据明代文人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话》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囗须加春联一副,帝(明太祖)微行出观。”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此后春节贴春联便成为一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春联的特点

春联的特点是字数较少,多为五至十一言,还配有四字横批。一般用红纸书写,内容多与迎新辞旧、喜庆吉祥有关。如迎春咏春的春联:“新联一副报春讯,妙对两行传福音”。勉志修身的:“诗书济世,诚信兴邦”。抒发理想的:“闻鸡起舞,跃马争春”。图吉祈祥的:“处处红花红处处,重重绿树绿重重”。行业吉语的:“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结合干支的:“乙有长风万里至,卯迎旭日九州春”。绕合生肖的:“虎振雄风留浩气,兔迎盛世启新程”等等。

春联的种类

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位置;“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据不同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为正方菱形,多贴于家具或影壁上。

春联的题写规律

春联既然是对联中的一个门类,撰写春联时就得遵守写对联的一般性规律。首先上下两条称为上联、下联,字数必须相等,组成一副。春联一般不署上下款,故要特别注意,在贴春联时,别贴倒了。为防止倒贴,切记春联的尾字上联为仄声,下联为平声。其次,从修辞角度看,构成对联必备条件的是对偶辞格。也就是说,上下联要用语言结构相同或类似的词语句式,两两相对。对联就是相对的上下两联。可是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作对,在作对联的不成文规矩中是不允许的,行话成为“合掌”。这一点,创作春联时是必须要注意的。如“兴伟业”对“展宏图”等,多少都犯这个毛病,切应避免。再次从音韵学角度看,上下联必须调平仄。上下联相对处的各个字,最好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说,上联是平声字,下联一般要用仄声字来对。当然这里有许多讲究,但有两点须要说明:一是两个尾字一定要上联仄声、下联平声;二是如果做不到每组相对的字都能平仄调谐,至少也得大致过得去。关于横批的内容,要注意与对联的内容相配合。

软笔书法是春联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古人历来推崇联墨合壁,要求题联者自己能把春联书写出来。书写春联亦有一定的格式规矩,一般须注意以下几点:自上而下竖写;先写上联,再写下联;上下联字体、大小要一致,根据不同用处选用不同的字体;横批从右到左书写。

贴春联也有讲究,必须在除夕之前贴出。由于春联一般都是竖写的,所以贴的时侯,必须上联贴在门的右边,下联贴在门的左边。横批贴在上下联正中央的门楣上。

创作、书写和张贴春联,一直是孝义民间欢度新春佳节、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保留节目”。每到腊月三十,人们将大门、二门、房门、厢房门处都要贴上一副喜庆吉祥的春联。在灶君画像两边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财神画像两边贴“送金送银送福禄,供天供地供财神”。生产队的马车上贴“驾八方万事如意,行千里一路顺风”,就连水井辘轳上也贴上“井泉大吉,川流不息”的对联。现在人们把自家的摩托或小车上贴上“万里奔驰平安归,一帆风顺千里行”的对联。在对联的正中央都贴着四字“横批”。

孝义民间还有贴“春条”、“窗花”、“年画”、菱形“斗方”和“门神”的习俗。大多数人家在灶壁上贴“抬头见喜”、窗框正中贴“满院生辉”、大门外壁上贴“出门见喜”。鸡窝门上贴“金鸡满架”、猪圈门上贴“肥猪满圈”、牲畜槽头上贴“六畜兴旺”等春条;在影壁、屋门、窗户、箱柜、瓦瓮、水缸、粮囤及器具等物上都贴大大小小的“福”字和“春”字。一般而言,“福”字及“春”字是张贴数量最多的斗方。有些人家还会故意将“福”字贴倒了,是取“福到”的谐音。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人们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即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幸福已到”。有些人家还在门的左右边,分别张贴着绘有“门神”的画像,即最早的“神荼”、“郁垒”到后来的“秦叔宝”、“尉迟恭”。

过年贴春联,已成为孝义民间的重要习俗,是孝义最大规模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它的渗透力、实用性以及覆盖面是现今其它文学样式所无法比拟的。春联之所以千年不衰,之所以深入人心,恐怕与每年一次的贴春联大有关系。除夕当天贴的春联,将会一直保持到它们自然脱落或褪色为止。


更多人在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