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爸的笔记(作者:陈佩君)

 黄之中 2023-01-08 发布于上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Image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Image



陈佩君

01

一清早醒来,听到从真如寺庙传出来的诵经声。想必是祈福受苦的众生脱去病毒苦海。两年来养成早起习惯,昨晚先生叫我今天送一罐鱼汤去病房,谁知,先生还没把鱼放进油锅,护工打电话说我老爸不行了。放下手中的活,赶去医院,一路上默默祈祷老爸千万别在非常时期凑热闹。

Image

前两天,主治医生把老爸的病情告知过我,关照我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口痰可以随即结束生命,看差不多和老爸岁数的病人陆续走了。老爸好像有充分的准备,又好像根本没有准备。当突然不需要核酸码健康码,可以任时进病房探视,老爸看到我,很是一番惊讶,他怕我是偷偷闯进来的,于是劝我赶快离开,不要被人发现,然而从他眼神里却不希望我离开他。

Image

我明白,所有的事情恢复到原来的样子,适应与不适应都要在每人身心里走一遍。老爸应该不会例外。看到我就笑,好像有好多话要对我说,开口却发不出声,而我说话,非要凑近他耳朵,不敢脱下口罩,就用眼神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帮他喂饭,乖乖地张开嘴,帮他擦身洗脸,也乖乖地配合,然后两手作揖,我说我是您女儿,看到您好就是我的福气。他点头微笑,又示意我回家,眼神却流露出依依不舍那种样子。我凑近他耳朵说我明天过来。他微笑点头。

没想到今一早赶到医院,老爸处于昏迷状态。我握着他的手,看着他的呼吸由急到弱,感受他的手逐渐变冷。当心电图成一条直线,我还是不愿意相信老爸走了。   

儿子安慰我,外公到这个岁数了,属于长寿,如果这样想,心就不会很难受了。是啊,老爸走的时候就像睡着似的,安详。听护工说昨天我回家后,老爸大便了一次,帮他清洗屁股之后就睡下。好像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老爸干干净净地走了,没讨我们的手脚。

屈指一数,过了年,老爸九十岁。嗨,2022年这个虎年啊,让百姓过得左右为难。 




02

当死亡医学证明书开出来后,院方就问我是否走医院的“绿色通道”?如果按字面解释,“绿色通道”就是一路开绿灯,畅通无阻。可先生坚决不接受“绿色通道”这条线路,他说出售寿衣和骨灰盒的店家老板为我们免费与殡仪馆取得联系了。

Image

后来得知,对死者的真实身份以及其和家属关系核实得清楚无误,政府是为了防止那些不法“黄牛”钻空子。大数据带来的神奇力量不得不让我们感到欣慰。渐渐明白了无论是院方的“绿色通道”,还是私人的“一条龙服务”,只是抬头叫法不同而已,最后还是要死者的亲属凭预约号去殡仪馆办理有关手续。

没等把这些解释给两个姐,院方来电话,说医院冰库抽屉有限,每天有新的遗体增加,放了一天的体必须拉走,请理解他们工作上的难处。先生连忙把殡仪馆预约号截图给院方,说,我们已经拿到殡仪馆的预约号了,正在等电话通知,时间不会超过明日。

挂断电话,先生坐不住了,毕竟我们走的不是“绿色通道”这条线路,回想昨日老爸被车子推到医院停尸库的一刻,两个看管停尸库的外包工刁难了我,说什么你们不走“绿色通道”的线路,遗体不进入冰库,今天背脊仍然会冒出丝丝冷汗。

不过,先生并没有后悔,寿衣店的老板以自己的经验给了先生信心。下午二点等来了殡仪馆的电话,告知我们三点半之前务必到殡仪馆三楼某大厅办理相关手续。披上外套,怀揣早已准备好的户口簿身份证死亡医学证明等朝殡仪馆去了。原本是明日才可叫到我们预约号的,意外接到今日下午能完成这一件事,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

Image

四十分钟之后,到达了殡仪馆,在门房间登记之后直奔三楼某大厅。殡仪馆从下到上安静得出奇,除了接待办理被叫到号的某个大厅的门开着之外,其余的门关得严严实实。一个长桌上,三架电脑,每架电脑前坐着一位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核对信息之后,签字画押盖章,然后确认无误地告知今晚到信息上写明的地址把尸体接走,最后告知30天左右等电话通知领骨灰。

Image

是夜,姆妈托梦给我,说感激我把她的老伴照顾得那么好,如今他们马上可以团圆了。我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承诺一定会把老爸送到她身边。梦醒了,发现自己的眼睛红肿,脸上还挂着伤感的泪水。

Image

二十年零三个月您俩终于团圆了,却不能给老爸入棺材的仪式,省去告别仪式等众多的环节,取消了老辈繁文缛节那些规矩,姆妈您是一定能够理解的。其实,“厚养薄葬”的风尚早已兴起,它也是一种孝文化。等你俩团圆之后私下去议吧。




鸣谢:陈佩君女士赐稿分享!

Image

作者简介:


陈佩君,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创作。诗、散文和小说均在《文学报》等报刊发表。2003年由北京文联出版社出版诗集《行囊》。2008年获上海市“五一文化“散文金奖,2008年获北京文学文学散文三等奖。2017年长篇小说《弄堂深处有人家》由丹飞传媒有限公司签订改编电视剧的合同。2016年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诗集《魔都咖啡》。2018年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无法刹车》。2020年获得上海苏州河公共艺术奖,并将获奖的诗镌刻于苏州河公共空间。2021年一首《永不消失电波》的诗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推送。如今仍以创作为业余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