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珍今年82岁,网瘾比岁数还大。 一离开电脑和手机就焦虑,一共7个QQ账号,网名:时髦老太太。 时髦老太的冲浪日常,偶尔兴奋,多数沉默,全部以骂骂咧咧结尾。 阿珍住东屋,我住西屋,隔了两道门,但她的这些碎碎念我都听得极清楚,从早上8点一直到太阳落山。 老人大多耳背,意识不到自己说话声音大,但我也只是默默听着,不点破。 千万不要提醒他们老了。 对老人来说,不认老的精气神儿比身体实际情况更重要。 如果你也喜欢网上冲浪,那么大概率见过她的这张出圈照。 ![]() 阿珍熬夜上网的照片火了之后,我不止一次劝:“奶,你开灯玩吧,对眼睛不好。” 面对来自孙女的体贴关怀,时髦老太只觉得吵闹:“我的草原我的马,我想咋耍就咋耍。” 阿珍的冲浪精神,让我突然相信了70岁大爷王者峡谷五杀这件事。 哎,青春期的奶奶,不好管呐。 以下是阿珍孙女的自述—— ![]() 从小我就许诺阿珍,长大要带她看世界。 人总是潜意识以为,亲人年纪再大,也一定还会有明年。 但去年爷爷的突然去世让我明白,来日并不方长。 决定在新年这样特殊的日子带阿珍旅游,最大原因是她太傲娇。 一生要强的老太太不肯去儿女家过节,但又怕她触景生情,所以我决定带她出去散散心。 但通过近期的观察我发现,阿珍不仅不想我爷,甚至每天晚上边喝酒边自言自语:“单身真爽。” 我爷人缘好,邻居都爱找他帮忙。 前几天隔壁老太太和阿珍聊天感叹,附近就数老陈头最好,你想不想你们家老头? 阿珍当时没说话,到家打开电脑,东屋的碎碎念再次如期而至: “你一个老太太想人家老头嘎哈?你想你就跟他去!” 我爷平时没啥爱好,有个手机在旁边放情感主播就能听一天。 阿珍对此嗤之以鼻,嫌太吵,“瞎编的故事也就能骗着你傻爷”。 阿珍爱好上网,对网速要求极高,但我爷不喜欢她乱花钱。 就升级宽带的问题,俩80多岁的老人在院子里battel,跟街坊们打赌第二天就去离婚。 老两口相爱相杀一辈子,但我爷走了一年,我却觉得他一直都在。 他平时就不声不响,睡得很早,醒着也只是坐沙发上静静听我们聊天,没什么存在感。 现在,那个旧手机仍然每天放着情感主播,只不过它的忠实听众变成了阿珍,睡前准时收听,没到5分钟准时打起呼噜。 ![]() 这样的日子循环往复,一切都与一年前没什么区别。 ![]() 一开始,当我提议带82岁的阿珍去旅游过年时,她大概每周反悔一次。 同意了就说:“灶王爷绑腿肚子上,人走家搬呐!”没几天又犹豫,说:“那得花多少钱啊?” 最后我买好机票,她才终于说了心里话:“我这么大年纪了,万一在外面犯病,怕你害怕。” 还好我了解阿珍,老一辈似乎天生被什么东西绑架着,要求他们永远保持拒绝和克制。 还好我明白,一生总在奉献的阿珍其实也有一个想出去看大千世界的不老灵魂。 当时我不在东北,所以这是阿珍第一次独自一人坐飞机。别看她82岁,一看见城里的高科技,心思特别大。 从安检到登机,再到取行李,阿珍都拒绝空姐帮忙。她还主动打开几次手机信息,等着人夸:“哇!你哪像80多啊?”一听这她就骄傲得很。 飞机上的云低低的、厚厚的,阿珍把每一朵看得都很认真。 ![]() 看累了,就主动要杯拿铁,不加糖。她说:“我很喜欢那种清醒的感觉。” 阿珍出现时,拖着行李箱,后边还背着一个大包,不用猜就知道一定是她的宝贝电脑。 ![]() 落地青岛是晚上9点多,刚喝完咖啡的阿珍却丝毫不觉疲惫,一路上炫耀是如何像年轻人一样独立坐飞机,那样子像极了一位凯旋的将军。 上一次见阿珍这么兴奋,也是飞机配咖啡的一个午夜。 凌晨3点一进屋,家里灯竟然亮着,我爷出奇地没听直播,只安安静静坐在沙发上。 我们一进屋他就紧着问:“难不难受啊?饿不饿?”左右阿珍睡不着,俩人就这样唠了一整晚。 到青岛的第一夜,大概是怕我担心,阿珍整晚碎碎念着自己身体没问题。 我说:“奶,快睡吧。”可她不听。 “我一点都不难受”“一点不饿”,几句话来回重复。 也许她不是说给我听,只是想一遍遍提醒自己,走过的路呀,别忘记。 ![]() 和阿珍的旅行,让我见证了她的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站C位。 这并不是阿珍第一次旅行。以前大家出去玩带过她几次,她怕耽误大家行程,一把年纪还总要迁就别人的节奏。 这一次,阿珍终于拥有了私人订制旅行。 今年东北的冬天比往年更冷。飞机落地西双版纳,闭眼前还是光秃秃的树干,一睁眼,霎时被红的黄的紫的色彩挤满。 阿珍光是走在版纳的小路上都开心得不得了,一路惊叹:“哎妈,这花多俊!” ![]() 阿珍特别喜欢拍花,后来只要有亲戚串门,她都会掏出手机翻出几千张版纳花照片,要求所有人都从头到尾看一遍,边翻边说着她在版纳的新奇见闻。 有时阿珍还“夹带私货”,说起一些她年轻时在生产队迷倒万千少男的往事:“那时候我多俊呐!” 我想,在阿珍的记忆里,她大概也曾和那些花儿一样明艳。 ![]() 版纳很美,她走得也很慢,阿珍把每一朵花都拍得认真。 我拉着她的手,按她的节奏慢慢走、慢慢看,慢慢讲每一处的风景,也翻来覆去听着那些过去的故事。 第一次探店。 既然是双人旅行,给我拍照的压力自然给到了阿珍。 ![]() 自从82岁的阿珍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新手机iphone13,摄影技术噌噌噌再上一个台阶。 其实老年人学习新东西很快,只需要年轻人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 陪我探店打卡,阿珍的拍照技术已经让很多男朋友完败,堪称一个合格的老闺蜜。 不仅喜欢帮我拍,阿珍偶尔还来点自拍。 ![]() “我们俩拍一张。”阿珍主动提议。 “没人给我们拍啊。” “自拍呗!” 只是原相机总不能让她满意:“这根本照不出我的美!” ![]() “看左边,手掐腰!”80老太颤颤巍巍在网红店兴奋地指导孙女摆pose拍照。 这个画面光是打字形容,都觉得非常诡异。 在收到120%回头率后,我的大脑冒出一个问题: 如果不结婚,以后没有孙女帮我拍照发朋友圈可怎么办? 大概等我们老了,孙女会是个职业吧。 第一次赶时髦。 阿珍有三大底线:不能说她老,不能说她笨,不能说她皮肤不好。 带阿珍买新衣服,她从不肯去老年服装店,只愿意和那些穿得花里胡哨的年轻人一起选衣服。 ![]() 版纳口味偏酸辣,我几乎默认了阿珍吃不惯南方菜。 万万没想到,几天下来,相比之下更挑食的竟然是我。 阿珍热衷找网红店尝试年轻人的花样,什么柠檬鸡爪、蚝油芒果、拌木瓜、烤香蕉……一切稀奇古怪的做法都让她兴奋。 ![]() 在版纳的第10天,我的护肤品旅行装一滴都不剩了。 “奶,你有抹脸的吗?”我发誓,我真的随口一问。 “神仙水你用吗?”阿珍手里赫然出现一瓶SK2,我揉揉眼,确定没看花。 阿珍的一些行为,经常让我怀疑这个82岁老人身体里是不是住着一个千禧辣妹? 我奶比我还潮这一现状,是时候整顿了。 ![]() 第一次住民宿。 周围人对我和阿珍的旅行日常十分好奇,在版纳开民宿的朋友甚至愿意免费借住给我们一个月。 于是,在版纳的旅行生活变得缓慢而自由。 每天花三四个小时带阿珍逛逛,租车环洱海、看大象、逛夜市、再买点菜回来做饭,二两半小酒下肚,大脑放空得有理有据。 这样的旅行生活,我称它为“旅居”。 不是“旅”,不用匆匆赶行程;也不是“居”,不用把风景只当作生活的背景。 ![]() 和阿珍的旅居生活,每天晚饭后都有半小时的谈心环节。 我躺在床上,阿珍一边玩手机一边和我闲聊,目不斜视,主题大多离不开结婚。 一会说:“你总得找个人照顾你啊。”又小声碎碎念:“我要是你,我也不找!单身真好。” 一会又出谋划策:“你也不能只看脸!” 我故意调侃起这位嘴硬的少女:“我爷哪里时髦啊?” 像是被戳穿了小心思,阿珍猛划拉两下手机掩饰慌张。 “……你爷是钢铁直男!他这样的也不能找!” ![]() 有人给阿珍算过,说阿珍能活到83岁,也就是明年。 我压根不信这些。但旅行的这一年,我只怕被命运算计。 每一次出门,表面上我可以故作轻松,但无时不刻不在绷着一根弦。 睡不着的晚上,我一遍又一遍刷新当地信息,生怕突如其来的意外吓到阿珍。 同时住宿方面,除了民宿外我都不考虑,就是为了保证阿珍能随时做饭吃。 每到一个新景区,我都会偷偷提前看好最近医院的位置,随时观察阿珍的身体状况,还好她全程都没有不舒服。 老人的速度特别慢,一方面是体力,更多的是心理方面。 尤其到了台阶前,一看见台阶我心里就紧张。到了这个年纪,很多老人去世的原因都是不过轻轻摔了一下。 所以,所有路线我都会筛选出没有台阶、距离最短的方案,提前踩点,最后牵着阿珍的手,以她的速度缓慢前进。 以至于旅行结束回家后,阿珍跟所有人唠叨:“出门孙女一直拉着我的手,像牵小孩似的。” ![]() 这句话不只是吐槽,平时霸气外漏的阿珍,在这次旅程中确实变了性子。 她开始小心翼翼,行程看似以她为主,但“一个附属品”“拖油瓶”才是她给自己的定位。 意识到这个变化,是在大理的某个早上。 早饭前,我有冥想半个小时的习惯。 但这半个小时里,阿珍在我房间出入不下10次,她耳朵又对音量判断有误,摔得门哐哐响,我终于忍不住跟阿珍发了脾气。 果然,之后的几天阿珍安静了很多。 大概一周后,我还没开始冥想,只是坐着看手机,余光突然瞟到半个脑袋慢慢从门缝探进来。 以为我又在冥想的阿珍吓了一跳,赶紧轻手轻脚退了出去,样子滑稽得像做错事了的小孩。 很奇怪,我忽然开窍一般想起了那些旅途中的细枝末节。 原来,阿珍说“你不是喜欢喝咖啡吗?一起进去坐坐吧”,或许是她累了的暗号,但又不想扫我的兴。 阿珍说“摆渡车200块钱也坐!”或许并不是她舍得花钱,而是在保证自己不犯病,必须不打乱我辛苦安排一整晚的行程安排。 或许那些香料很冲的东南亚菜她其实吃不惯,或许指挥我摆拍的那些照片她根本看不清,手也一直在颤抖。 或许…… 或许,整场我自以为服务于阿珍的旅行计划,不过是阿珍在用自己的方式陪伴我。 我不敢看阿珍,只埋头吃饭。 那天的早饭咸咸的,大概是盐放多了。 ![]() 历经2个多月的旅行,我和阿珍终于回到了东北。 果然一到了自己的地盘,阿珍立刻生龙活虎起来。 和阿珍逛超市,我竟然逛出陪大佬视察工作的感觉。 她全程手插兜,或者背在身后,走得大步流星,睥睨四野,让82岁的老人难得看起来很有安全感。 ![]() 我问阿珍:“不驼背有什么秘方?” “人这一辈子,腰板都要挺直。” 这是我选择回家陪阿珍的第2年。 其实我并不是恋家的人,如果不为了阿珍,现在我可能在世界上的任意一个地方。 但对阿珍,我只说我喜欢自由职业,实话只会让傲娇的她徒增压力。 但有些事情无法掩饰,阿珍知道我是待不住的。 毕竟,我是她亲手养大的玫瑰。我像她,脑子里有她的思想,生活里有她的影子,她就是一部分现在的我。 “不用了,不要了,没有事。” 这就是阿珍那代人的特点吧,永远都要拒绝和克制。 但是我们要主动一点,再主动一点,抓住一切机会去陪伴,别留遗憾。 如果你也有挚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请记得珍惜。 来日,并不方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