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航母简史:25.兵棋推演

 科学声音 2023-01-08 发布于上海

上文书讲到,联合舰队和军令部之间讨价还价,最后定下来,打中途岛。但是这个作战计划因为是互相妥协的结果,目标比较多,要满足各方方面的需要,变得复杂无比。因为山本的强势,军令部的妥协,导致联合舰队拿到了战略主导权。按理说,这不是联合舰队应该管的事儿。
山本在联合舰队内部也能一言九鼎,压制所有的反对意见,所以实际上是山本一个人的一意孤行。从管理决策上来讲,这是不正常的。当时反对者其实不少,包括计划执行者南云忠一都是反对的。
从5月1号开始,旗舰大和号上进行为期4天的兵棋推演。1824年,普鲁士的军官莱斯维茨向普鲁士的总参谋部展示了一种他和他父亲研究出来的图上作业推演方式,这就是最早的兵棋推演。
莱斯维茨的兵棋——德国战争
兵棋推演用棋子来代表自己和对方的兵力部署,德国人在拿破仑战争期间一集后来的军事演习之中收集了大量数据。莱斯维茨制定了一本数据手册,就是把士兵的战斗能力标准化了,单位时间内,一队士兵在平原上能跑多远,在山地又能跑多远,这些都是固定值。双方战斗谁赢谁输呢?其实是有计算方法的,用扔骰子来增加随机性。当然,兵棋推演也要设定裁判员。因为战争的模拟不是下象棋,把对方的老帅将死就over,需要裁判员作判定。
后来美国的马汉把这套体系引入了美国海军。秋山真之把兵棋引入了日本海军。其实这种图上作业演习,双方都在用。联合舰队的每次大战之前,也都是要进行图上兵棋推演的。这一次图上作业的主持者的是宇垣缠参谋长。他来对山本长官认可的中途岛作战计划进行推演。

阿留申群岛

中途岛作战计划非常复杂,其实阿留申群岛和中途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作战目标,算作两场战役也没什么不妥。军令部指望着攻击阿留申群岛上的某些美国基地,轰炸首府荷兰港。阿留申群岛怎么说也是美洲大陆的延伸,能威胁阿拉斯加,能切断美国和苏联之间的联系。威胁北方航线,确保日本东北方向的安全。
攻击中途岛是为了确保东边的防御圈半径,顺便威胁夏威夷。中途岛是个环礁尺寸不小,只有5.2平方公里。距离美国西海岸旧金山和距离日本横滨的距离差不多,算是航线的中途,所以叫中途岛。这个岛距离檀香山2100公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这个岛上没有什么基础设施,你要想以此为基地进兵夏威夷,恐怕是够呛。况且这个地方距离日本起码4000公里,补给根本送不来。美国人反而还方便一点,即便是日本人攻下来了,也是守不住的。

二战期间的中途岛

但是,日本军令部根本就没考虑长期坚守这档子事儿,打下来更好,守不住就撤呗。我实在是没想通日本海军军令部的脑回路。那你费这么大劲打中途岛是啥意思?难怪内部意见都不统一呢。
不过,山本司令官的思路还是清晰的,他根本也没打算坚守中途岛,人家玩儿的是围点打援,惺惺念念的就是要调动出美军的航母,这才是心腹大患。准确的说,山本玩儿的是“围点打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一个连环套。
山本设定攻击中途岛的时间是N日。日本联合舰队分成几支力量来执行中途岛作战计划。
  1. 南云忠一的第一航空舰队带着6艘大型航母(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瑞鹤、翔鹤)和高速战列舰(雾岛、榛名)以及重巡洋舰(利根、筑摩),是伏击美军的主力。
  2. 近藤信竹带领的中途岛攻略舰队比较复杂,包括田中赖三的登陆部队,栗田健男的火炮支援部队和近藤自己直接指挥的主力舰队。
  3. 山本自己亲自率领的三艘战列舰(大和、长门、陆奥)和一艘轻型航母(凤翔)组成的主力舰队。
  4. 高须四郎带领的几艘老式战列舰(伊势、日向、山城、扶桑)负责支援警戒,北上可以打阿留申群岛,南下可以支援中途岛方向。
军舰就无法一一列出了,因为这次作战,日本要出动350艘军舰,1000架作战飞机10万海陆军官兵,这么大规模的舰队出动在海战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
宇垣缠就是按照山本的计划来执行兵棋推演的。假设美国人的航母都在珍珠港。从珍珠港到中途岛是2100公里的距离,航母要走3天才能赶到。这就是预设条件。

最先出动的是南云舰队,他们行驶到中途岛的西北方向。在N-3日,也就是近藤登陆作战的前三天开始轰炸中途岛,连炸两天,彻底炸烂中途岛上的亨德森机场。这时候他们根本不用担心珍珠港的航母过来支援,因为航母从珍珠港出发他要3天才到达中途岛附近海域。3天这个数字非常重要,山本就是按照这个时间制定的计划。
在N-1日,南云会换一个地方,挪挪窝,第一航空舰队会开到中途岛的北边设立一个伏击区,等着珍珠港出来的美国航母。美国人也不知道南云哪里去了,因为亨德森机场上的飞机都被炸掉了,美国的航母也还没来,附近应该是没有飞机侦查。按照这个计划,南云不需要同时应对中途岛和美国航母这两个目标。
时间到了N日,近藤的中途岛攻略舰队会开始攻击中途岛的守军,拉开架势准备登陆作战。时间刚刚好,美国的航母也来到了中途岛附近海域。当然是会派飞机去救中途岛,攻击近藤信竹的中途岛攻略舰队。近藤的中途岛主力舰队这时候就得摆出逃跑的架势,引诱美国航母来追击,一路向北。把美国航母引诱到南云划定的伏击圈里。由南云的一航战来解决美国航母。
这就是山本的计划的第一步——围点打援。
山本带着舰队在南云的西边300海里的地方等着美国的战列舰队。山本认为,航母是用来给战列舰打前站的,战列舰应该跟在航母的后边,美国的战列舰队一定也会和航母编队分开。南云对付美国的航母,山本自己对付美国后续前来的战列舰队。
这就是第二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大和号战列舰

有人反对山本这样部署,因为山本的主力舰队和南云以及近藤的距离太远了。如果前方不顺,山本来不及支援。山本也有自己的考虑,他觉得美国人前期作战损失比较大。如果自己亮出主力舰队,会把美国人吓跑了。美国人看见威风凛凛的大和旅馆,会吓得不敢来支援中途岛。他诱惑珍珠港航母支援中途岛的计划就无法执行了。不行,必须离得远远的,不能吓到美国人哦。
大家发现没有,山本的这个连环计,时间要求非常紧凑,配合太复杂,容错性不高。如果美国人不配合,那该怎么办呢?如果人家美国人的航母不在珍珠港,人家提前出来溜达,距离中途岛很近,不需要3天就能赶到。那这个仗还怎么打?

这种情况还真的在兵棋推演里出现了。扮演美军的是日向号的舰长松田千秋,他指挥的美军航母就埋伏在中途岛附近。南云的舰载机攻击中途岛的时候,松田千秋指挥美国航母偷袭了南云的舰队。南云等于是要两面作战,顾此失彼。最后加贺号被击沉,赤城号命中9颗炸弹,已经没有作战能力了。联合舰队彻底丧失制空权。这一下,中途岛作战计划也就Game Over,再也执行不下去了。
宇垣缠具有多重身份,一方面他是裁判员,另一方面他又担任兵棋推演日方指挥官。于是,宇垣缠决定修改数据,让赤城号从命中9发高爆弹改成命中3发,这样的话,赤城号还是有战斗力的,算是“半血复活”。
接下来,宇垣缠又做了一个参数修改,那就是日本飞行员和美国飞行员的战损比是1:3,日本飞行员就是牛嘛。最后,在修改参数的情况下,日本是惨胜。总算是赢了。
你可能觉得日本人这简直是在自欺欺人,兵棋推演还能这么玩儿?那么宇垣缠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呢?你还真的就不能说他不对。这就涉及到兵棋推演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兵棋推演就是在棋盘上探讨战争的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毕竟你不能真的去打一仗,可是又要寻找各种各样的作战方案,那你该怎么办呢?那就来个图上演习喽。

如果真的按照一般人的想象。既然中途岛作战计划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有可能满盘皆输,那么就不应该执行这个计划。可是作为军人,宇垣缠能这么想吗?他需要考虑的是追加多少资源,才能把这一仗打赢。换句话说,那就是日本在遭遇重大损失的情况下,距离胜利到底还有多远?这个距离用什么办法能弥补?手里面还有多少资源可以继续投入。你当然要搞清楚这些问题,脑子里不能是一笔糊涂账。
你看流言终结者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很多实验最后都是以爆炸结束的。他们就是在寻找达成目的的最终数值。枪口的火花能引爆一屋子煤气吗?试验过了,不行。他们是不是这就完事啦?并不是哦,他们一定要搞清楚距离爆炸还有多远。于是他们换成了氢气,氢气是极其容易爆炸的。结果手枪发出的火焰真的引爆了一屋子氢气。做实验嘛,炸就炸了呗。
扯远了,扯回来。说实话,宇垣缠对这个结果是非常惊讶的。他甚至问过草鹿龙之介,如果美军航母就在附近,他们有什么应对之策。草鹿两手一摊,根本没办法。宇垣缠心头一万只羊驼跑过啊。最后,他还是强调,联合舰队应该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

所以啊,山本司令官到也有所考虑,他让南云在起飞第一攻击波攻击中途岛的同时,一定要让第二攻击波的飞机挂着鱼雷整装待发,以防万一。万一美国航母就在周围呢?哪知道,就这条命令后边能惹出来那么多麻烦呢。是啊,要是第一攻击波效果不理想,需要第二攻击波带着炸弹去再轰炸一遍中途岛,难道你还把鱼雷换下来?这不是倒霉催的嘛。这都是后话了。
这个计划上边也批了,兵棋推演也完成了,结果大家也知道。真要开始执行,那真是麻烦一大堆。山本手下的一大票人都不赞成,甚至包括了山口多闻和近藤信竹。瑞鹤翔鹤两艘航母根本出动不了,现在能拿出来的只有后赤城、加贺、苍龙、飞龙。4艘航母够用吗?显然是够呛。
有人总是在说,美国人的损管能力非常强,航母怎么炸就是不沉。而且人家约克城号3天就修好了,参加了后来的中途岛海战,日本的翔鹤号修起来就是慢。
这话呢,我们也得说清楚。美国和日本的损管技术标准是半斤八两。但是,损害管理工作是个劳动密集型的工作,美国航母人多啊。只要训练得当,能冲上去的人也多。日本航母总体人少,自然是吃亏嘛。

约克城号被炸了一个很深的洞,但是对甲板破坏稍小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问题出在炸弹上。航空炸弹有两种引信,一种是碰上就炸,这种炸弹主要是用来炸上层建筑的,比如甲板上停着一大堆的舰载机,你一颗炸弹下来,舰载机全报销了。另外一种是长延时引信,约克城号中的就是这种炸弹,一颗炸弹砸下来,在甲板上砸出个洞,炸弹一直砸进船体深处再爆炸。所以约克城号的肚子都被炸烂了,但是甲板损坏不大,就是一个洞。封上就能起降舰载机。
日本人其实还是有一点大炮巨舰的残留思想,对航空炸弹也要求穿深。这恰恰不是航母最怕的伤害。所以,只要约克城号动力系统没事,能航行,没有进水,能漂浮,甲板没事,能收放战斗机。这艘航母的功能就基本不受影响,肚子里炸烂了,那可以慢慢修,甚至是一边作战一边修。
美国人用来炸翔鹤号的炸弹就比较缺德了,这种炸弹也是延时爆炸,但是时间很短,就专门设计好了的,刚好钻到下层机库甲板的的时候爆炸了。这种爆炸能把上边的飞行甲板撕开一个大口子,甚至能把飞行甲板扭成麻花,这飞行甲板是没法用了。尽管航母没沉,但是航母的功能也就丧失了。

所以,要想炸航母,要么炸坏飞行甲板,在海上修都没法修。要么你炸的再深一点,能砸到动力装置也可以。可惜日本炸弹威力不够,还真就炸不坏美国航母的动力舱。
翔鹤号甲板算是毁了,在船厂出不来。瑞鹤号的舰载机损失惨重,所以即便航母没事也没办法出动。里外里一算,日本少了125架舰载机。南云的机动舰队只有260架飞机了。
日本这次不光是硬件打折扣,人员也打折扣。因为连续作战,联合舰队的飞行员一直没有得到休息,也没有得到补充。现在还有没有这个实力来打这么大的一场战役呢?够呛啊。但是山本长官说了,谁有意见谁out,谁离舰,大家都不说话了。
山本不知道的是,他的作战计划,美国人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了。道理很简单,美国人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加密电报系统。虽然不能全看懂,也就能破译出1/3,但是他们截获了日本大量的电报往来,怎么也能把山本的作战计划给拼出来。
情报系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提供详实的资料,以供决策者作为参考依据。所以谍战片里面那种绑架啦,暗杀啦,实际上都不应该是情报部门的主要工作。大家还是别被误导。
当时美国陆军认为日本人可能会攻击美国的西海岸。到底猜的对不对呢?倒也不能说不对,因为阿留申群岛本身就是美洲大陆的延伸。攻击阿留申群岛实际上是在威胁阿拉斯加,你可以认为阿拉斯加也算是美国的西海岸,只是这个西海岸实在是太靠北了一点。
日本人如果要真的攻击美国本土的旧金山或者洛杉矶,似乎就有点实在太不切实际了。因为日本人要越过中途岛,越过夏威夷。弃两地而不顾。美国人后来采用跳岛战术的时候,倒是经常使用这一招,越过某些不重要的岛屿。但是这种事日本人从来没干过。

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的情报机构分析的结果认为,日本下一步的进攻作战应该还是围绕澳大利亚展开的。上一次打莫尔兹比港没有成功,他们应该还会来下一次。
英国人的情报机构认为,日本下一步计划还是要打印度洋。二战中的英国情报机构,你可以认为就是个笑话。因为他们提供的情报都是为了忽悠自己的盟友。要么就是忽悠盟友为自己卖命。要不就是自己提前跑路,把盟友扔在原地。所以跟英国人合作,脑子里千万留根弦儿。他们说的话你千万不能信。
尼米兹手下的情报系统认为,日本人的攻击目标应该是中途岛。最近截获的日军电报总是提到一个叫AF的地方,这个AF到底是哪里?美国海军当时的信号情报分析工作是做得相当出色。他们已经知道,太平洋上的目标,日本人总是用A开头的两个字母来表示。所以,这个目标肯定不是印度洋,夏威夷代号是AH,这是早就破译了的,AF很可能就是中途岛了。
现在这个情报已经摆在尼米兹的桌上,最终做出决策的还是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
尼米兹这种决策者就和山本五十六不太一样,他和麦克阿瑟也不太一样。山本五十六的特点是太倔了,他可以说是刚愎自用。麦克阿瑟的问题是他太喜欢耍酷,太喜欢表演,太喜欢个人出风头。也就是说山本五十六和麦克阿瑟个人性格特点太突出。相反,尼米兹个人特点不那么突出,他更适合现代战争。他总是能知人善任,他总是重视决策的科学性,更加重视情报分析。
战争总是充满迷雾的。这份情报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为什么打莫尔兹比港,日本人才出动了两艘大型航母和一艘轻型航母,而且派出的指挥官和部队也很弱。现在为了打中途岛,这么一个弹丸之地,日本人居然要兴师动众,联合舰队的全军出动,看上去似乎不合情理。尼米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想不通,山本五十六到底要干什么。
我们下次再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