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兵器时代的技术细节如何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

 静逸阅读 2023-01-08 发布于北京

希波战争,又称波斯战争,是对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间波斯帝国与希腊城邦之间爆发的一系列战争的统称,前后持续了半个世纪。战争以希腊联军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希腊城邦国家和制度得以幸存,而波斯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军事里的世界史》对希波战争中的两场最著名的战斗——马拉松之战和温泉关之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在这两场战斗中,希腊人以少对多,令波斯人付出巨大代价。希腊人以弱势力量对抗强大的波斯军队,他们的底气来自何处?看完关于这两场战斗的文章,我们可以得到答案。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希波战争的背景。

古希腊整体实力弱于波斯帝国,有其地理原因。由于地形限制,古希腊许多城邦被山脉彼此分隔,中间只有极少的陆地交通,所以每一个城邦几乎都是一个小的独立王国,他们都以“天下”自居。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

这些城邦在城墙之内独立运作,把城墙之外的其他城邦都视为竞争对手或敌人。在希腊本部、爱琴海岸和各岛屿上,一共兴起了几百个城市国家。他们如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各自独立,互相争斗不休。

争斗的原因一是随着各城邦人口的增多,希腊人开始向沿海地区移民和殖民,城邦之间经常对新的领土和人口进行争夺;二是由于本邦粮食生产有限,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口需要,夺取敌人的庄稼也成了经常发动战争的理由。

古希腊城邦

在古希腊的众多城邦之中,雅典和斯巴达的力量尤为强大。

雅典濒临爱琴海,海上交通便利。这里的商人可以远航到埃及等地,商业贸易使城邦繁荣起来。雅典实行民主制,组成“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城邦的日常事务。

斯巴达的强大来源于他们超强的战斗力。在斯巴达,男人都不在家居住,只在营房里准备打仗。斯巴达人残酷地鞭挞男孩,锻炼他们忍受痛楚的能力。女孩们也必须接受严格的体育训练,希望她们能通过遗传把强健的体格传给下一代,成为优秀的战士。

斯巴达战士

雅典和斯巴达成为抵抗波斯帝国力量的主要成员,他们分别与与来犯者进行了马拉松之战和温泉关之战。

波斯是古代西亚的一个奴隶制国家,发源于现在的伊朗,从一个小部落,通过征服而发展起来。到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波斯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公元前500年,位于爱琴海东岸的爱奥尼亚诸城邦无法接受波斯的统治,以米利都为首,进行了爱奥尼亚起义。米利都自知打不过波斯,因此渡过爱琴海,向斯巴达和雅典求助,雅典和埃雷特里亚两城邦派出士兵及军舰援助爱奥尼亚的诸城邦。

爱奥尼亚的地理位置

数年后,希腊各城邦联军最终不敌波斯大军,公元前494年,波斯完全征服了爱奥尼亚地区,米利都城被毁,一道举兵起义的希腊城邦也遭残酷洗劫。

之后,大流士一世意识到,他在爱奥尼亚地区的活动无论如何也会受到来自希腊城邦的干涉;另外他也发现,掌握爱琴海和地中海的航路对帝国的经济发展大有好处。因此,他借口雅典曾援助米利都,决定出兵希腊。

马拉松之战是波斯帝国第一次入侵希腊时发生的最重要的一场战斗,在这场战斗中,人数上处于绝对劣势的雅典军队以192人阵亡的代价大败波斯军队,斩杀6400名波斯士兵。

《军事里的世界史》这本书在《马拉松之战:绝对劣势也能翻盘》一节中分析了雅典的弱势军队如何对波斯帝国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的军队形成了碾压效果。

公元前七世纪以来,希腊发达的贸易路线重新开启。作为古希腊最繁荣的城邦,雅典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有足够的能力购买大量金属武器和盔甲,发展出了重步兵这一强力兵种。

古希腊重步兵

波斯帝国的军队由职业化士兵构成,其军事装备的成本需要帝国财政承担,因此波斯士兵主要是以弓箭手为主的轻装步兵,这样的部队完全依靠弓箭杀敌,几乎没有近战能力。

波斯帝国还拥有大量骑兵。骑兵同样依靠远程武器发动攻击,并且以其速度优势,快速行进至敌军两侧,从侧后方袭击敌军阵营。然而马拉松湾并没有能使轻骑兵发挥最佳作战效能的平坦地形和开阔视野,波斯骑兵的优势根本施展不开。

而且在马拉松之战中,由于海船运输能力的限制,波斯军队只带来了少量的骑兵。根据《军事里的世界史》介绍,在这场战斗中,波斯骑兵不超过1000人。

波斯海军统帅大提士率领26000名士兵在马拉松登陆,距离马拉松最近的雅典城邦派出米太亚德率领1万名雅典士兵出城迎战。

波斯帝国皇帝大流士一世

两军对峙到第九天,埃雷特里亚城陷落的消息传来,米太亚德决定不再等待援军,直接向波斯军队发起冲击。由于波斯军队的弓箭杀伤距离在200码左右,希腊人先是缓步推进,进入弓箭的杀伤范围后,开始全速冲击。重步兵和轻装部队的差距展现出来,依靠身上的铠甲和握持的大盾,希腊士兵在冲锋过程中没有受太多的伤。

短兵相接后,希腊军队的近战经验和装备帮助军阵两翼的步兵们迅速击败了对手。两翼获胜后,士兵们回头从后方进攻波斯军中路,波斯的中路部队被前后夹击,陷入困境。

古希腊重步兵

最终,装备精良的希腊重步兵们将波斯军队逼回海边的船上,获得了胜利。在这场战斗中,希腊战死192人,而波斯人付出了6400条生命的代价。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一是波斯军队的统帅们对希腊重步兵的作战方式十分陌生,没有意识到铠甲和大盾的威力;二是由于战场选择不当,波斯弓箭手和骑兵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温泉关之战是波斯帝国第二次入侵希腊时的重要战斗之一,战斗的双方是当时希腊各城邦实力最强的斯巴达组织的一万名步兵军团和波斯帝国的万王之王薛西斯亲自率领的将近20万人的大军。

《军事里的世界史》在《温泉关之战:虚构的斯巴达悲歌》一节中介绍,希腊联军的统帅、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决定,驻守在易守难攻的温泉关。“温泉关的关口地形狭窄,守住这里,能让波斯军队无法发挥兵力优势,也能限制波斯骑兵的活动。”

电影《斯巴达300勇士》剧照

战斗一开始,波斯王薛西斯采取步兵轮番冲击的方法进行强攻。第一天他派出附庸国米底人和萨卡人,付出了大量的伤亡后,波斯军这天的进攻失败了。希腊联军激烈反击,波斯军最终不得不退回待命。

第二天,薛西斯派出了帝国的精锐部队“不死军”。斯巴达人佯装败退,引诱波斯军队冲进温泉关。狭窄的地形使波斯士兵无法展开阵式,前后军不能相互配合,斯巴达人依托城墙,突然转身,重整队列,猛地扑向敌人,波斯军再次被打退。

波斯军精锐“不死军”

第三天,波斯人再一次全军出动。在希腊联军的顽强抵抗下,波斯军队还是没有占到丝毫便宜,再次败退下来。

人数上的悬殊差异使希腊联军无法长期驻守温泉关,加上得知薛西斯派一支部队从小路绕到希腊联军的背后,准备前后夹击,为了给之后的决战保留实力,一部分希腊军队开始撤退。

列奥尼达带领少量的斯巴达人留下来掩护部队撤退,他们最终全部英勇战死。斯巴达人在温泉关战斗中面对强敌永不后退的大无畏精神激励着希腊人继续作战,也为希腊联军重振士气赢得了时间,最终希腊人取得了此次希波战争的胜利。这场战斗后来被改编成电影《斯巴达300勇士》,展现了当时如史诗般恢弘的战斗场面和传奇色彩。

“万王之王”薛西斯剧照

《军事里的世界史》还在其他章节中对“斯巴达为什么在古希腊军队的内卷中由盛转衰”、“希腊轻步兵这种边缘兵种如何决定战争成败”、“古希腊人如何攻克一座城池”等问题,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分析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各种技术细节,找出导致最终结果的具体原因。

“冷兵器研究所”的这本书,对古希腊时代、古罗马时代、中世纪、大航海时代以及工业时代的各场主要战争,都进行了技术上的具体分析,为我们展现了细节如何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败,相信每一位对军事和科技感兴趣的读者都会对这本书产生极大的兴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