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70大寿,亲自派车去接毛远志:这么多年,你怎么不来看我?

 hbwhcym 2023-01-08 发布于湖北

1949年新中国成立,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掷地有声的宣言,让全世界看到了这个新兴的国家,然而一个国家能否成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能否真正在世界之林站稳脚跟,更是一件需要当时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事。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经历了许多年的战争,百姓生活的很困苦,国家也不富裕。

毛主席所奉行的想法又是不结盟,希望能够与周边国家打好关系,但却不愿成为哪一个阵营之下的棋子,所以当时我们与苏联的关系也仅仅是友好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两国有很多往来,有一次彭德怀元帅就准备出国访问苏联,那时毛主席还问,要带上什么人吗?彭说要带着陈赓,毛主席问原因,彭德怀说,有这活宝一路才不寂寞。

01世界大势

当时的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不被任何人看好,甚至有些国外媒体还曾预言,中国立国不过十年必然灭亡,然而今天的我们用实力将他人的所谓预言全部都推翻了。

毋庸置疑的是,如今的发展离不开当时前辈先辈们的努力,那时的中国刚刚建立面对着国内无粮,国外只有苏联愿意帮扶的情况,我们只能不断的宣传自己的外交政策,在各个会议上寻求能够携手共进的朋友。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情况,在面对朝鲜求援时,毛主席仍然站出来对大家说,唇亡齿寒,如果不顾朝鲜,那下一次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危害的就一定是中国。

所以我们毅然决然的出兵朝鲜,将三八线永远定在了那里,这一次的战争终于打出了名声,使我们新兴起的国家获得了世界的关注。

然而有了关注,得到了别人的重视,并不代表以后的发展就会一帆风顺了,尤其是在那个两极对立,苏联与美国不断争斗的世界格局里,无论站在哪一方,都有可能被作为棋子去与他人斗争,所以毛主席立场坚定,一直宣称不站队。

可是我们的国家性质就已经决定了我们会与苏联更亲近一些,苏联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在一些事情上,确实是对中国施行了帮扶的政策,可惜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每一个国家层面的决策都不可能是仅仅能由帮助两个字来定义的。

有利可图,苏联才愿意对中国进行救助,那时美苏两个国家战备武器比拼已经到了原子弹的层面。然而两个国家都十分默契,根本不愿将原子弹有关的任何消息向外透露,所以当时的中国想要自己不输于人,能够有保护自己的力量,就只能向苏联取经。

于是毛主席与苏联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在他们的帮助下建造一颗属于自己的原子弹,然而苏联方面对这一请求却一直含糊其辞。

换言之他们不直接拒绝,却没有答应下来,所以毛主席决定派遣彭德怀出使苏联,与他们进行沟通谈判,彻底解决一下这个问题,主要也是观望一下苏联的态度。

02可堪大用之人

在彭德怀元帅即将出使苏联之际,毛主席与他进行长谈,询问他是否需要带一些专业人士或什么优秀人才一同出国,那时彭老总仅是开了个玩笑说,一定要带着陈赓一起出门,毛主席询问原因,他只说陈赓这个人很会活跃气氛,有他在路上,这趟旅程才不寂寞。

然而我们都清楚,这样的决定,这种层面的国家拜访是不可能只为解闷就带一个人出门的,所以彭德怀元帅做这个决定自然是有他的用意。

那时彭老总作为国防部长而陈赓却是武器研究方面的专家,带着陈赓就像带着一个专业人士一样,而且陈赓还有在苏联居住的生活经历。所以领着陈赓更像是领了一个向导,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上,这位向导都能给彭德怀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和意见,所以彭才会向毛主席开口,要求必须领着陈赓去访问苏联。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访问的过程中,他们一行人遇到了很多困难,那时苏联的态度就是含糊其辞的,如果说愿意帮助中国建造原子弹那无疑会削弱苏联的影响力,当时苏联领导层一大批人是坚决拒绝帮助中国修建原子弹的。

陈赓也看到了这一点,并对彭德怀说,原子弹建造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努力,通过自己的研究才能建造出这种武器。于是一行人面对苏联模糊的态度却仍然把准了脉。

03圆满结束的访问

这样看来,彭德怀与陈赓的组合确实是天衣无缝,可能有人会很疑惑,这一趟本意不是寻求苏联帮助来建造原子弹吗?两人的出访并没有让这意图实现,怎么能说是圆满的访问呢?

其实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毛主席,当时想的都是找准苏联的态度,苏联在与美军事大比拼的时候究竟是否真的想要帮助中国修建原子弹,是否有能力帮助中国建造原子弹,这都是需要他们一行人探究的问题。

而最后陈赓,也确实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苏联不能帮助中国,所以其实决定回国向领导层汇报需要中国自己起炉灶,自己建造原子弹,这样明确了国家层面的态度,对于外交对于国防都是很重要的事,所以他们一行的访问可以说是非常成功。

正因为国与国之间这种态度在一般情况下都不能被摸清,所以国防与外交之间的关系才更加密切,可以说很多时候外交就是国防的一部分。

04结语

一个成功的外交访问能够让两国互相留下很好的印象,即使当时没有符合双方利益的决定产生,以后也有可能达成密切的合作,所以就像人与人之间互相的交往一样,国与国也是需要外交的。

其实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我们都有许多优秀的外交人士,他们在世界各地努力宣扬着中国思想,充当着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桥梁,他们也是国家的卫士,是民族发展的希望。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