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级非遗】视频:丰镐三灵民间故事传说

 A老虎 2023-01-08 发布于陕西

Image

丰镐之地曾是我国西周的国都所在地,史称丰邑和镐京也称双子王城。其中,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在丰、镐之地,西周文化圣地灵沼、灵台、灵囿遗址,人们称之为“三灵”。与“三灵文化”紧密相关的许多民间传说故事,从西周至今,世代相传,影响极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些民间传说故事,属于传统口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对其保护传承。我们经过调查、搜集、整理、现已整理出民间传说故事集。

Image

三灵,指西周时代丰、镐二京中灵沼、灵台、灵囿三处文化圣地的文化活动及其成就。 西周文王时代至周平王东迁和周的始祖后稷开始直至当代。灵沼的形成,是文王修灵台时采土形成。有方圆三公里的水面,成为自然湖泊,湖北周祖宗祠,湖中有辟雍明堂;灵台,为周文王时代所修,借以高台教化;灵囿,夏,商,周时期特别是周代教民稼穑之地。

Image

古往 今 来,文人骚客,对“三灵文化”多有称颂。其深刻意义,就在于:三灵文化和民间传说彰显了西周:“敬天保民,崇礼尚德”的治国理念,并使这种理念发扬光大,恩泽后世。对当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Image

灵台是三千多年以前,周文王讨伐殷商崇国成功后在沣河西岸建立的以丰京为国都的西周所建,灵台的建造昭示着周已三分天下有其二,标志着国家机制的完善。灵台在灵沼境内沣河西岸两百米处,南距秦渡古镇二里,北距阿底村二里,西邻丘家庄和吴家村。现存有两丈多高的土堆台基约有14亩地,上面是唐代时改建的“平等寺”寺院。寺院内有坐西面东的文王阁大殿一座,现内塑周文王姬昌的坐像,周围的墙壁上彩绘着:讨伐崇侯虎、修建枯骨冢、文王运渡台、渭水访贤、文王演易、教民稼樯、拯救牝鹿、灵沼瑞莲等历史典故的大型图片。

Image

据史料记载,灵台是当时的英雄纪念碑、决策地和天文观象台。周文王筑灵台用以祭祀和发布时令节气,教化黎民科学农耕,祈福上苍保佑子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灵台是集观察天候、制定历律、与民施教、动员战争、占卜大事、庆祝大典、会盟诸侯的一个多功用重要场所。据《诗经·大雅》记载:“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孟子·梁惠王》中有“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其谓台曰灵台,其谓沼曰灵沼”。宋敏求《长安志》载:“灵台高二丈,周百二十步。”这些史料记述着灵台的功能和营建过程以及地理范围。清末民国文士、史学家吴廷锡先生在游灵台时曾诗语:“灵台犹是成周物,往复窥瞻想盛时”。可见以前文人墨客对西周丰京的思念,从而产生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而今,在灵台遗址文王阁前由长安文化名人王作兆先生所撰述的碑文,详实记述了西周迁丰建灵台的历史,以及顺应民意重修文王阁的过程,彰显出灵台遗址的远古与厚重。

Image

杨军辉:唤醒沉睡三千年文明奠基地——丰镐灵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