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木匠能够做到量材而用,材尽其用,既不舍得把好木料次置,又不舍得把边角料浪费,还不会把产品做成次品;善于种地的农民能够相地利而为,顺天时而动,既不会让土地闲置,又不会让种子撒错宜地,还不会错失播种时机;优秀的家长能够因材施教,因人施管,既不会使孩子失去上进的动力和信心,又不会使孩子缺失快乐和错失最佳求知时段,还不会使孩子成为无用之才。 天赋是存在的,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天分差不多,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主要是教育和环境。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子女的第一课堂,父母和家庭对孩子成长十分重要。托尔斯泰曾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家庭治疗师萨提亚也说:“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多半能从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子女的天赋由适宜的家庭环境,父母勤勉培育而进阶。这里的培育并非拼爹妈的资产,而是在于爹妈的观念、眼界、格局、思维方式、教养方式,以及创造的家庭环境。培根就说过:“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 古往今来,成功子女背后都有父母艰苦付出的影子。“孟母三迁”为孟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断机教子”传导做事坚持的重要;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使其不致因贫穷而放弃学习;岳母刺字更蕴涵中华民族教子有方的精髓;郑板桥临终以“欲尝亲蒸之馍”,使子深感平凡小事学之不易,又以枕下留纸“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祖宗靠自己”,让子懂得人生莫过于自强自立;司马光“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常教诲其子:“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并以家书之体撰有论俭约之文,劝戒子女切忌奢侈,祟尚俭约;今天也有母亲忍辱负重,帮助孩子走出班级倒数,考上大学的艰辛过往;还有父母有意艰苦度日,让其子体会不学无术的艰难困苦,从而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这些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目的明确,煞费苦心,应当作为做父母学习的榜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教育是一项巨系统工程,是家庭和父母的第一要务,关系家庭兴衰,生命延续,有赖于父母全心投入,全力以赴。常言:“子不教,父之过”,强调的就是父母对子女教育责任和义务。客观地说,多数父母都有教子成才、望子成龙的欲望,没有谁甘心成为有“过”之父母。然而,“教育子女真是一项挑战极大的工作。全年无休,压力巨大,凡与孩子有关的事,无论巨细都得负责—从吃喝拉撒到性格、习惯,从才艺技能到学习成绩。”(摘自《知乎》《以子为师共成长》略改)从升学就业到增强社会认可度。况且,无论是谁,为人父母如同初学绘画、写字者,面对的是白纸一张,所不同的是手头纸张不多,涂抹错了很难重新来过。孩子不过是父母的试验品,扪心自问,谁敢说自己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全然做好了前述准备?谁敢说我就比父辈强?谁敢说我的知识积淀一定教的了子女? 好的父母与子女是亦师、亦友、亦长的关系。作为师者,《师说》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欲为子女老师,首先要把相关知识学扎实。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不可能把什么知识都学会、学扎实,不会就要虚心请教别人,学懂弄通再教,或者直接请别人来教,千万不要不懂装懂,不会并不会降低身价,装懂并不能赢得尊重。怕就怕如孟子所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不行还放不下架子和面子。欲做子女的老师,先做子女的学生,以了解子女之长短,以扬长避短而教,并学习子女所长,获得再次成长。况学为吸收,教为倒出,善学者不一定善教!作为朋友,首先要确立与子女平等的观念,把尊重、平等、互助作为基本原则;其次要做孩子的玩伴,理解他的天马行空,欣赏他的天真浪漫,宽容他的顶嘴反驳;三是要经常反思自身言行,正如《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所讲:“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爸爸!”以此反思,大有益处,做孩子朋友其实要的就是一个态度!作为长辈,就要有长辈的样子,行是不教之教啊!虽然如今社会不再提倡“父为子纲”,但是,现实基本是子学父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做父母应当谨言慎行,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行有行相,说有说相。做到这些,坚持一时易,坚持长久难啊! 父母教育子女最根本的不是教给多少知识,也没有多少家长具备教会孩子的完全能力。根本的是教会子女责任、勇毅、勤奋、习惯、坚定、创造、礼义。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首要的是家长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并有意识地使孩子学着去做。其次要适当搞些“示弱教育”,故意演些懂装不懂的戏码,带着孩子研究探讨,引导孩子找到自我解决问题方法。轻易不要对孩子说自己小时候如何学习好,因为事实上我们中的多数人不一定是同龄人中最好的。这一点孩子越大会越明白。三是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这时很容易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相反,要学会把他们的情绪调整到快乐、自信、专注时,再督导孩子进入学习,如此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情绪是情商高低音符,情商低的人很难得到社会认可!四是要力戒慵懒、自私,矛盾说:“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那天分比他低的人。”杜甫也说:“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自私是人性使然,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一弱点,要有意识地戒除和斗争。这一条知易行难,说易行难。但是,为了子女又必须努力去做。五是要多给孩子期望和鼓励,有道是:“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但是,家长也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诚地表扬孩子,应当做到表扬恰如其分,批评实事求是。六是要教育孩子养成节俭习惯,尤其是现在少子家庭多,家庭经济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自身和孩子懂得节俭难能可贵,做得好必将终身受益! 说到家庭环境,就不得不说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他们虽然没有教育的直接责任,但是,对于孩子有着间接影响,负有间接责任。至少应当做到四点:一是不袒护、包庇孩子错误;二是不干涉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三是不多说自身吃喝玩乐的不良习惯;四是不要处处看不惯年轻人的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