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国浪漫还是时代的眼泪——查士丁尼时代的黑暗

 雾海中的漫游者 2023-01-08 发布于山东

大国浪漫还是时代的眼泪——查士丁尼时代的黑暗

摘要: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初期的一位战功卓著的皇帝。他的查士丁尼东征几乎将先天孱弱的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恢复到了罗马帝国全盛时的水平,我们不能不正视查士丁尼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才能,他给东罗马留下了珍贵的法典和最鼎盛的版图,但是查士丁尼一生令人诟病的便是其治下的社会尖锐的社会矛盾,本文从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的经济,政治情况入手,揭开查士丁尼时代璀璨背后的另一面。

关键词:贝利撒留 尼卡起义  普罗科比乌斯 查士丁尼

一.引言

让文章在开启论述之前,先聊一聊拜占庭历史上的一位史家,普罗柯比,他的代表作《战记》《建筑》对查士丁尼大肆歌功颂德,极力吹捧查士丁尼时期的丰功伟绩,他的文笔流畅,语言精妙。但是如果他的作品只有这些,那么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过就是本朝歌功颂德的一个历史学家罢了,但是后世发现了一本名为《秘史》书籍,这本书籍对查士丁尼本人竭尽嘲讽,对查士丁尼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政策进行了尖锐的批评,经对照考证这本书的作者是普罗柯比,这本书使得普罗科比的在史学的地位重新得到了书写,同时也让史家意识到当时的东罗马帝国强盛之下却暗含巨大的危机。

二.失控的赛车

不得不说查士丁尼的时代,拜占庭的政治已经与平民关联不大了,在罗马到东罗马帝国初期的历史之中,不管是奥古斯都终结罗马共和国,还是君士坦丁受洗所导致的罗马基督教化共同的作用都是导致平民对政治的影响力越来越下降,用西塞罗的话来说“只有在三个地方,人民的意愿能得以表达:公共集会、选举和运动会,前两种已经没落了,只有在竞技场中才能看出人民的真实感情。”所以说面对逐渐消弭的对上反映渠道,当时的东罗马帝国社会只有通过赛车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图,将自己对社会的意见融入进对对手的竞技,将自己的政治观点变成加油的口号。相对而言的,罗马皇帝获得的向下的情况因为向上反映渠道的减少,作为明智的君主肯定也会出席这项空前的盛会,以此来彰显自己的亲民,同时也了解社会情况,查士丁尼的丰功伟绩无需多言,能干出这种丰功伟绩的君主也非等闲之辈,所以他自然也会出席赛车运动,以此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图片

但是,通过赛车运动作为对上反映工具本身就是一种畸形的,不稳定的方式。首先,前两种向上反映渠道的没落本身就意味着拜占庭的统治阶级并不希望过多倾听社会的声音,第二,这种分蓝绿党的赛车运动,运动即是政治,在竞技双方本身就是政见相左者这一类人能够向统治者反映多少有效信息这值得怀疑,第三,如果社会的声音长期无法有效表达,那么在这种激烈运动过后的情绪渲染力加上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很容易成为一场不可控的政治暴动。体育赛事对人的感染力是不可估量的,1985年的欧冠决赛,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海瑟尔惨案,这场比赛本身没有什么政治意义,还是发生在自誉“理性”的现代人身上,更别说拜占庭时期的赛车本身就富有政治意味,参与者还极容易被煽动的古代人。

畸形的反映方式必然会造成沟通不畅,而沟通不畅的结局就是社会的怒火越来越大,火山终归有一天要喷发,所以最终这些挤压的怒火的结果就是尼卡暴动。

还应该普及一下尼卡暴动的背景,即赛车的双方蓝绿两党其实分别代表旧贵族和平民阶层,赛车两党的矛盾其实在于阿纳斯塔修斯即有,查士丁尼本人在他还没登上东罗马帝国的皇位之时还平息过竞技党的骚乱,但情况到了他这里有所不同了,社会民众的意见明显是冲着他来的,事实上他任用的官员早已成为他玩弄权术的工具,《战史》指出“普通民众对查士丁尼的不满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禁卫军长官卡帕多西亚的约翰有关。”查士丁尼是个操控政治的高手,他利用提拔和他一样出身低贱的人来壮大自己的实力,但是他有一个问题就是他曾一度联合蓝党的旧贵族,但是到了他任上却开始羞辱他们,为了宣誓权威,他甚至要求元老院的人物出席会议之时亲吻他和皇后的脚。这很显然是一种失误,最终造成了蓝绿两党合流,扩大了尼卡暴动的社会基础。对于权力的回收操之过急,这种刚愎自用的性格也为他后来统治脱轨埋下了伏笔。

图片

此外,拜占庭当时对萨珊波斯的用兵失败又让其底下的子民被横添了一道盘剥,战争带来的损耗,本就高昂的赋税让社会不堪重负,统治集团又在下盘未稳的同时争权夺利,最终尼卡暴动从一次简单的赛事变为直指颠覆查士丁尼统治的运动,不过客观上讲,查士丁尼和皇后狄奥多拉的处理得当,加上前朝的积蓄较多,查士丁尼本人统治也不过才五年,社会对他有期许,尼卡暴动最终被成功镇压,但是尼卡暴动真的给统治不到五年的查士丁尼敲响警钟了吗?

三.撕裂的社会

查士丁尼上位之初就表达过他要恢复罗马帝国荣光的想法,根据普罗科比的《秘史》所述,查士丁尼的挥霍无度和横征暴敛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查士丁尼发动了大量的,不必要的战争,去成就他想要恢复罗马版图的伟业,就《秘史》前言中有关普罗柯比的记述来看,在查士丁尼后期他发动了诸多“不必要”的战争,查士丁尼四处征战,“长期的战争给西地中海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作为战场的北非和意大,财富被毁,人口减少,土地荒芜,贵族消亡,罗马元老逐渐消失,罗马贵族为躲避战乱纷纷举家外逃,投奔帝国东部。作为传统贵族和贵族文化的代表普罗柯比对此深感悲哀,使改变了最初对查士丁尼发动战争拥护的态度。

战争一大危害就是快速的损耗经济财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战争对于经济基础的破坏是很明显的,尼卡暴动实际上有部分原因就来自于查士丁尼为了推进他对萨珊波斯的战争授意下属官员横征暴敛,一篇名为《查士丁尼和尼卡暴动研究》的论文指出“普通民众为主的绿党与皇权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卡帕多西亚约翰的横征暴敛及其税收政策,这使得相当数量的普通民众破产沦为流民难民,这些人大量涌入君士坦丁堡,也有些人加入竞技党。”这点在上文也指出过,很遗憾的是这种现象实际上是贯穿查士丁尼的统治的,中等阶级不断滑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正如彼得·布朗所说:“教士和俗人站在同样滑向贫困的对立两极。”诚然查士丁尼肯定试图去解决这种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情况,但事实上在要西征日耳曼蛮族的东哥特西哥特帝国同时还要保证提防东方的萨珊波斯的情况下,查士丁尼要为了自己的“罗马帝国梦”继续向社会吸收财富。查士丁尼在尼卡暴乱结束后继续启用了约翰和特里博里安,这二位不仅是主管帝国的税收,还负责查士丁尼《法学阶梯》,《新律》,《法学汇纂》的编写早在尼卡暴动前就有人指责这二位官僚借编写法律之举,行以权谋私之实,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查士丁尼默许了他们这样的行为,因为书写更多的法律才能让自己的征税更容易推进,至于这些法学家的腐败,在他眼里无伤大雅,没有影响自己的征服梦。尼卡暴动后查士丁尼的君主权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查士丁尼在尼卡暴动的过程中做了一个精彩的演讲“朕以此权,谅尔等之过,停息叛乱者皆无罪;皇冠在朕,祸起于朕,朕之过错,轻视尔等之诉求。”查士丁尼嘴上说的确实振聋发聩,赢得了民众的信任,且尼卡暴动后没有在大规模清算民众,但实际上他在尼卡暴动后更加阻断了向上的反映通道,论文《4-7世纪君士坦丁堡竞技党论说》表述了这一段话“有学者根据史料总结认为,尼卡暴动之前的统治者对竞技党及其请愿较为宽容,而其后的统治者对于竞技党的态度则更加傲慢。”心有余悸的查士丁尼显然是限制了赛车运动的政治功能,这件事情侧面说明了查士丁尼出尔反尔,也说明了皇权的空前强大,皇权强大带来的就是拜占庭整个国家的管理体系不透明,在和平时期这种体制还会向社会增添无数盘剥,更何况查士丁尼在位时期战争连年。

如果说拜占庭这些靠近核心地带的行省和城市的居民仅仅只受税收上的剥削,那么那些拜占庭边疆地区的行省受的不仅是税收之苦,还有战争调遣之苦,仅就拜占庭对波斯的征战之中,查士丁尼发起了一系列根本没有什么必要的战争,不仅将本就和萨珊波斯脆弱的关系搞得更糟糕,还让边境人民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安条克原是拜占庭第二大城市,在波斯的库斯科攻破安条克后,“安条克陷落,城市遭到焚毁,大批市民则被强制迁往伊拉克定居。”此外,后期为了保证西线攻击蛮族王国的战事顺利进行,拜占庭还不得不缴纳巨额钱财给波斯以维持脆弱的和平,最后这笔钱的压力会继续落到拜占庭社会的头上。

图片

如果说,查士丁尼连年的战争是出血的过程,那战争后的延续就是摧毁拜占庭造血的功能,拜占庭的一大支柱产业是纺织业,而纺织业的原料要想进入拜占庭不管是海上还是陆上必须得通过雄踞西亚的萨珊波斯,查士丁尼在无视自身条件的情况下,为了战场上的优势悍然发动对波斯的贸易战,查士丁尼第一个方法就是企图绕过萨珊波斯开辟新航路,为此他加大了对自己属国拉齐卡王国的控制,这直接导致拉齐卡王国脱离了拜占庭帝国,并且成为拜占庭在黑海上一颗刺。第二个方法就是扶持红海上的阿克苏姆帝国,通过阿克苏姆帝国运入原料,不过事实证明和波斯的运量比起来,阿克苏姆帝国的那条线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杯水车薪而已,况且最后阿克苏姆帝国发现自己不过是拜占庭帝国的旗子之后也转投进入了波斯的怀抱,查士丁尼的行为最终导致了自己在黑海和红海上的商路的控制权的完全失败。查士丁尼的行为不仅带来了政治上严重的后果,经济上更是摧毁了拜占庭的经济支柱“独立的织工由于缺少原料而被赶出了该行业,其中很多优秀的技术工因此永远地离开了拜占庭帝国定居在了波斯。”在养蚕技术传入拜占庭之前,截止至553年之前拜占庭的丝织业都没有恢复。

前文只是仅仅论述了对波斯的军事行动对拜占庭造成的损失,实际上西边的征途同样也给拜占庭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不计成本的攻伐已经在拜占庭社会撕开了一道伤口,还留下了疤痕,到了查士丁尼统治末期,东罗马帝国如同一个穿着华丽服饰的癌症病人,空有其表,更何况还遇上了查士丁尼大瘟疫。

四.黑暗的缔造者

普罗柯比在《秘史》一书中完全对查士丁尼展开了诋毁与谩骂,诸如“蠢驴”、“人形恶魔”、“吸血鬼”、“野兽”、“杀人魔王”、“白痴”、“披着人皮的魔鬼”、“吸血鬼”、“低能儿”等词语。这表达了他对查士丁尼厌恶,但是作为一个有技术的史家,他在时代局限性之下已经尽力客观的描写了查士丁尼时代的问题,查士丁尼肯定要为东罗马帝国的衰落负责,甚至要为这个千年帝国在后半段大部分时间都任人宰割负责,他看似创造了辉煌时代,却要让东罗马帝国用数百年时间还债,他的穷兵黩武耗空了他前朝阿纳斯塔修斯一世做好的经济基础,他甚至还在此基础上好大喜功,大兴土木,“以君士坦丁堡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例,其就被认为总计造价达到了 200 万诺米斯玛(Nomismata同为罗马-拜占庭帝国所发行金币,等值于索里达金币)”帝国的经济早已经被他弄得千疮百孔,在他治下的帝国不事生产,生产也只为服务于战争,他刚愎自用,玩弄权术,集中专权,对拜占庭社会出尔反尔,在他治下官僚腐败,社会赋税压力大,极高的贫富差距,民不聊生,他留下的法律尽管对后世启迪不小,但是于当时不过是为他不断集权立威的工具,耗费如此,只为了他的黄粱一梦。后人说他建立了恢弘的帝国,那是建立在拜占庭人民血泪上的帝国。

图片

五.结语

文章主要是侧重于查士丁尼时期的黑暗面进行论述,所以对查士丁尼的批判居多,而事实上,围绕战争来治理国家最终也只能得到战争和废墟,查士丁尼的一些政策,比如治理贫富差距,最终也只是为了新一轮扩张集中权力和筹集资金,查士丁尼力图恢复的那个罗马帝国早已因为地区里越来越强的民族差异和东罗马帝国本身的控制力减弱从而不可能在重现,妄图逆历史潮流而行终归要失败,逆历史而行终归要付出代价,代价最后还是要由拜占庭社会承担,最终查士丁尼所谓的大国浪漫化作一滴滴时代的眼泪。

参考文献

1.Cicero, Pro Sestio In Vatinium, translated by R. Gardner, Loeb Classical Libra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1958,

2.普罗柯比:《战史》,崔艳红译,大象出版社 2010 年

3.( 东罗马) 普罗柯比. 秘史(M) 吴舒屏 吕丽蓉译.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07

4.李旭阳:《查士丁尼和尼卡暴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

5.BROWNP.PovertyandLeadshipintheLaterRomanEmpire[M].Hanover:UniversityPressofNewEngland,2002

6.Michael Whitby and Mary Whitby trans. by, Chronicon Paschale AD284-628,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7.李心昌:《4-7世纪君士坦丁堡竞技党论说》硕士学位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8.Averil Cameron&Bryan Ward-Perkins&Michael Whitby,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Late Antiquity:Empire and Successors,A.D.

9.吴琼:《早期拜占庭帝国的丝织业》,《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 年第 2 期

10.Warren Treadgold,A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State and Societ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