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清是海军将领中的后起之秀,也是离休最晚的开国少将,在1997年81岁时才离开一线领导岗位上。 ![]() 这位老将之所以能越来越被重用,按照邓公的话来说 :知识面宽,懂科学,懂装备、身体好,在1989年当选为军委副主席,一干就是8年时间。 在他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也有过低谷,曾一度被降职使用7年之久。 自1952年,刘华清被抽调到海军工作,从此与海军结下不解之缘,经历三进三出。 第一次进海军工作,是在1952年,被调任大连海军学校担任副校长兼副政委,直到1961年离开。这期间,先后在大连海军学校、苏联学习,又到旅顺基地工作。 ![]() 第二次进海军工作,是在1969年,此时是被当成“不受欢迎”的人。因在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时受到冲击,聂帅为保护他,提议把他调任海军担任副司令员。可这项提议遭到海军李、张等人的阻力,任职落空,只能把人事关系挂靠在海军。 几个月后,因为造船工业分给海军方面负责,而刘华清对船舶制造门清。为此,让他担任“船办”主任,这个单位相当于师级。 1970年,他被正式任命为海军副参谋长,尽管职务比“船办”主任要高一级,属于正军职,可依然与他原来的任职不对等。 1964年,他被提拔为副部级职务,聂帅曾建议他回海军任副司令员,没有实现,在1966年被安排到国防科委任副主任。 他在担任副参谋长期间,也是受到重用的。 ![]() 1971年,叶帅交给他一项任务,带一个团去朝鲜考察,制定援建方案。他很意外和为难。 因为他的审查还没有结论,是“不能用”的人。为难的是,自己只是副参谋长,职务和任务不太合适。叶帅看出他的为难,告诉他这是总理思考再三决定的,派一个政治上强,能把握外交政策,也懂得装备技术和工业建设的人,就选了你。 他得知后,也很兴奋,感受到一种久违的信任。 在工作期间,提出很多有建树性的建议,如在55重点科研规划中,强调产量,提出70万吨以上规模,却不讲装备水平和质量。他为此睡不着觉,最终给上级写一份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邓公受到后很重视。 ![]() 1975年,他被安排到中科院协助工作,海军的职务是保留的。 1977年中科院调整领导班子,他面临走与留的问题。上级征求他的意见,他表示回部队工作,最终被调任国防科委任副主任。 此后,他又在总参担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 1982年,第三次调回海军,此时担任司令员一职。在海军工作到1987年,被任命为军委副秘书长,负责全军战略工作,进入军委核心层。随着老干部们纷纷离休,加上他的身体好,懂得装备技术、知识面宽,上级决定让他担任军委副主席。直到1997年才退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