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辈子的朋友,都是从中年才开始收藏

 新用户10656616 2023-01-08 发布于新疆

之前,因为自身心态问题,发的文字多少带了些情绪。就过了一天,微信里接到了两个朋友的询问,还特别的一致,问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事,如果需要,就开口。我说没事,然后我们又各自归于沉寂。


就那么简单的一问一答,两句话,让我感觉到心里有很久没有过的悸动,当然,少不了温暖。


如果说我这一生还有几个无法割舍的朋友,那这两个一定在其中,尤其是从时间上算,我和他们友情的开始到现在,已经延续了我生命至今大部分的时光。

但是,这种友情怎么形容呢?似乎没办法有个具体的概念。最早的那些年,每一天基本都是形影不离的状态,后来,青春奔走离散,就成了频繁的电话联系,尤其是各自喝过酒后那些难以入眠的夜,哪怕醉话连篇,哪怕深更半夜,也挡不住说一声想念。再然后,有了各自的家,有了各自的孩子,电话就慢慢少了,就成了每三两年不多的出差办事之余,通宵以酒代茶的见面,然后挥挥手,等下一次到来。

忘了中年是在何时来临的,也忘了我们这一恍惚,是有多久没见了,一个相隔一千公里,一个相隔三千公里,最终的悄无声息,怎么都有五年以上了吧?

没再打过电话,没再见过面,就是偶尔在朋友圈里,能看到彼此的零星消息,孩子都大了,父母都老了,甚至有的走了,工作都疲惫了,样子都变化了,都没有青春的痕迹了,关键是都沉默了,看不到有什么想要说的话。

我想,我们这样隔着时间和距离,都能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吧。不用特别的关心,也不用特别的问候,没什么需要倾诉,也没什么需要安慰,到了这个年纪,没有电话,没有什么消息,就成了最好的事。


那这样能说明彼此之间的关系就清淡了,就一点点散了吗?肯定也不是。对我来说,如果我遇到过不去的事,第一时间开口的,一定是对他们,而我也能确定,只要他们有能力,就都不会拒绝,而且一样最有可能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千里万里的过来,给我陪伴。我想,同样的心思,在他们心里应该也一样。

但是正因为如此,才在狼狈不堪的中年之后,一点也不敢尝试,一点也不敢炫耀,一点也不敢证明,一点也不敢挥霍,因为太珍贵,珍贵到咬着牙坚持,也不愿意破坏它的完美。

更何况,都到了中年这个年纪了,还有什么是自己扛不下来的吗?还有什么是自己怎么都过不去的吗?还有什么,是自己不依不饶的一定要赌一个结果的吗?

没有了。

能接受了不完美,能接受了无奈,能接受了妥协,能接受了平淡,能接受了这一生的对错过往和世故人情,所以,才会在心里保留着这一点越来越纯粹的舍不得,舍不得打扰,舍不得惊动,舍不得改变一点点样子。

有人会说,这都只是你自己的心思啊,你哪里能代表得了他们呢?

对啊,我当然代表不了,但我也只是让他们在我心里存在就好,有什么关系呢?一生知交寥寥无几,从来不是知交需要我们,也从来不是我们需要知交随时可以触摸到的陪伴,而是我们心里需要这样的情感,需要让他们活在我们的过往里,需要让他们代表我们曾经有过的美好,这样,我们才能说,这世上最真挚最温暖最长久的,我有过。

这应该就是我们渴望知交一生,但这样的知交又总是奢侈而稀少的原因吧。

关于朋友的一切激情和情怀,在中年之前基本都已经发生完毕了。再往后能继续的,一定都是这样进入了各自时光的最深处,慢慢成了一个人最珍贵的收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