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人已逝,海棠依旧——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47周年

 城北十五里666 2023-01-08 发布于北京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这是47年前首都百万群众泪洒十里长街送别周恩来总理的场景。时至今日,这些画面好似仍能够鲜活地出现在我们脑海……

周恩来曾在书信中写下“我是爱南开的”,这是他把自己真真切切当做一名南开人后从内心深处发出的真情实感。

1913年8月,周恩来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开启了与南开的不解之缘。

1917年6月,周恩来从南开中学毕业。经过南开中学四年的培养,他不仅成为了一位成绩优秀、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更成为了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真诚热情的爱国者。

1919年4月,在得知南开即将创办大学部的消息后,留学日本的他赶回中国,回到天津。

1919年9月25日,南开大学正式开学,首期招收学生96人,周恩来经严修、张伯苓批准免试入文科学习,学籍注册62号。至今,南开大学档案馆里仍珍藏着当年周恩来的入校登记表和开学典礼纪念合影。

周恩来在天津积极地组织学生爱国运动,甚至被捕后在狱中都不忘宣传马克思主义。

张伯苓校长曾多次说过:“周恩来是南开最好的学生!”

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总理的拳拳赤子之心未变,对祖国清澈的爱未变!

从“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到“青年人没有不栽几个跟头的,没有不碰几个钉子的。碰了钉子以后,不要气馁。”周恩来总理坚持奋斗,矢志做出一番伟业的决心依旧!

从“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到“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总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永存!

我们看过周恩来总理的很多照片,有青年时期的飒爽英姿,有建国初期的儒雅沉稳,有外交场合的翩翩风度,当然也有在南开求学时和我们一样的孜孜不倦。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身为南开学子的我们,与周恩来学长有着特殊的缘分,我们应当永远记得周恩来总理的伟人风骨,使之在我们心中长存。

47年前的今天,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斯人远去,精神不朽。

47年后的中国,星光熠熠。周总理,这盛世从未辜负您的期待!

斯人已逝,海棠依旧。

今天,让我们一起,纪念、缅怀!

文案丨陈 卓

排版丨王瑞源

编辑丨杨贺宾

审核丨郭龄聪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斯人已逝,海棠依旧——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47周年》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