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肺与大肠相表里?

 中医陈孝和 2023-01-08 发布于北京

上期讲了,大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吸收残渣中的水和无机盐,同时大肠里的细菌会把残渣分解,制造出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营养素。

这两个过程实际上是在横结肠当中完成的。

在腹腔里,横结肠的位置是肋骨下方、肚脐上方,由肠系膜固定悬挂在肋骨下方和后腹壁上。

便秘就是发生在这个位置。

按理来说,横结肠很平坦,不是弯弯曲曲的,食物残渣很容易能通过,正常来说的确是这样。

刚才讲了,结肠是靠肠系膜悬挂在肋骨和后腹壁上的,如果这个肠系膜老化松弛,那么横结肠也会往下耷拉,有了一个下垂的弧度,食物残渣通过横结肠就会更困难,在横结肠里停留的时间更长。

那么结肠就会把残渣里的水分吸收干净,成了干结的粪便,更难往下传输,结果就是便秘。

另外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使你好好爱护肠道,肠道也会自然衰老疲乏,肠道蠕动的动力来源——肠平滑肌松弛老化,弹性不够了。

收缩蠕动产生的挤压力不足以推动残渣往外排了,另外随着年龄增长,大肠吸收水分功能也会下降,所以这一类老年患者的便秘,不一定是那种特别干硬的大便,但就是排便费力。

这两种情况在中医上都归为气虚型便秘,气虚就是气不够了,气是怎么产生的?固定和维持大肠蠕动收缩的肌肉、筋膜老化了,弹性和韧性不够了。气没什么玄妙的,就是肌肉、筋膜收缩产生的力。

另一种情况就是病理性原因,吃的东西太好了、小肠吸收功能下降,进入到结肠的食物残渣里营养太丰富了,细菌加班加点的分解,这个过程就会产生过量的气体和毒素。

产生的气体会充斥着整个大肠,把大肠撑起来了,大肠的弹性是又靠肠平滑肌提供的,老是这样撑着,那么肠道就无法正常收缩蠕动,无法推动残渣往下走。

这种状态咱们叫气滞型便秘,大肠被细菌腐败发酵产生的过量气体撑起来了,肠平滑肌无法收缩蠕动产生挤压推动残渣的力。

这种气滞状态是暂时的,把大肠积气排掉以后,肠道还是能正常收缩的。

但如果经常充气,慢慢的肠平滑肌也会老化,张力下降,蠕动收缩产生的力越来越小,由气滞变成气虚。就跟气球反复充气放气一样,最后就吹不起来了。

刚才还提到,细菌在分解残渣的过程中,除了产生大量的气体以外,还会制造大量的毒素,此时肠道又无法正常蠕动把残渣快速排出去,这就给毒素损伤肠道带来了好机会。

这些毒素会损伤肠道黏膜,造成炎症和溃疡,直接破坏结肠的生理结构,结肠收缩蠕动自然也就更无力,提前老化了,再往下就是会诱发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这些疾病。

关于结肠癌,这几年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而长期便秘正是首要诱因。特别是有长期便秘史的老年人,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

中医上还有一个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其实这个并不复杂。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在安静状态下,咱们吸气的时候小肚子是微微往里收的,呼气的时候小肚子恢复正常,这是比较浅的一种呼吸方式。吸气的时候,小肚子微微往里收,腹壁的肌肉往里挤压到大肠,是不是正好促进了大肠蠕动呢?

如果是运动之后,咱们会大口吸气,这个时候小肚子是往外鼓的,呼气的时候恢复正常,这也叫腹式呼吸。这种方式吸气更深,咱们身体处于缺氧状态的时候,自然就会用这种方式呼吸,不用刻意的去做。

大家再想一下,上厕所的时候,也会不自觉的大口吸气,小肚子会鼓起来,碰上便秘的时候还要憋一口气,因为此时,整个腹腔里,包括肛门括约肌都是舒张的,大便更容易排出来。

古人观察到呼吸的时候小肚子也是跟着起伏的,通过调整呼吸能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反过来,如果大肠里有积气,大肠一膨胀,就会往上顶住横膈肌,肺的扩张受限,可能就出现胸闷、咳喘这些症状。

古人通过这些生理现象,就把大肠与肺联系到一起了。

继续讲食物在大肠里的消化道之旅。通过大肠蠕动,逐渐成型的粪便慢慢通过升结肠和横结肠,然后会往下走,进入到降结肠。

按理来说,这段旅程应该很顺利,正常情况下的确也是这样。

降结肠负责把残渣向下运输,如果残渣在横结肠内停留的时间过长,导致残渣里的水分被肠道吸收的太多,那么到了降结肠这里,残渣就成了又干又硬的团块儿。

之前讲过,如果胆囊里结石,被胆汁冲进了胆管里,而结石又比较大,正好卡在胆管内壁里,胆管就会拼命收缩,想把结石给挤出去嘛,但越挤结石卡的越紧,最后造成严重的胆绞痛。

到了降结肠这里,粪便如果很硬,阻塞在肠道里,那么肠道也会剧烈收缩,想着赶紧把这些硬邦邦的粪便送走,结果就是肠道肌肉收缩的越来越厉害,最后干脆痉挛,收缩到极致,把粪便挤住了,上不来下不去。

这个时候肠道内壁的黏膜就会受到粪便的巨大压力,在肠壁肌肉最薄的地方,这里的黏膜就在挤压下就鼓出来了,在肠道里成了一个个气泡,生理学上把这个气泡叫憩室。

如果结肠里长出了一个个向内鼓起的憩室,那么可以想象,粪便的通过就会更加困难。

凸出的憩室还会把食物残渣拦下来,然后慢慢发酵腐败,发酵腐败产生的毒素又会破坏结肠黏膜,诱发炎症。

如果这个憩室慢慢被腐蚀透了,结肠里的细菌跑到肠壁里扎根下来,结肠就会穿孔腐烂,这些细菌就会进入腹腔,腹腔里有如此多的脏器,随便感染哪一个脏腑都是致命的。

这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来自于便秘。

我们现在的饮食肉类占比越来越大、主食越来越精细,水果越来越甜,摄入的营养越来越多,这种转变往期追溯不超过七十年。

但我们的肠胃还远没适应,我们用了几万年时间,才让肠胃能适应以谷物蔬果为主、肉类为辅的饮食习惯,谷物蔬果中有大量的纤维素,这些不能被消化吸收的纤维会刺激加快肠道蠕动,减少食物在肠道里停留的时间,这也就大大减少了食物在肠道里腐败和发酵的机会。

但现在呢,几十年的时间里,饮食上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摄入的营养远远超过以前,这些营养成分更加精细,再加上狼吞虎咽的吃饭习惯,这些食物就会需要更长的消化时间。

而这些未被充分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大肠里的细菌开始利用这些营养疯狂繁殖,产生大量毒素。

这件事儿总结来说,就好比穷人一辈子粗茶淡饭,他的肠胃就适应这些营养了,身体也会很好。

然后突然有一天富起来了,天天大鱼大肉,肠胃消化吸收效率跟不上,吸收不了的营养在大肠里就腐败发酵,产生各种毒素,各种疾病都找上门儿来了。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一直是个“穷人”,饮食习惯和结构变化是很慢的,这就给了肠道足够的时间慢慢适应,只是近几十年才乍富起来,各种肠胃从未见过的食物都出现了,没有留给肠胃足够适应进化的时间。

我们老说到了一个地方水土不服,吃东西容易腹泻拉肚子,这个问题主要是出在大肠里面,是大肠里的菌群一下子不适应新的饮食结构,打乱了原来细菌正常的发酵腐败节奏。

大便通过降结肠后,会来到乙状结肠。

此时粪便就不会再继续往直肠走了,会在乙状结肠里攒着,攒到足够多的时候,通过结肠蠕动,这些粪便会被推进直肠。

粪便一旦进入到直肠,就会开启排便反射,这时大脑会产生便意,给我们留出找厕所的时间。

排便反射会促使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舒张,再配合腹肌挤压,粪便就会被排出体外。

男性直肠的前面有膀胱、前列腺和精囊腺;女性则有子宫和阴道。因此临床指诊时,经肛门可触查前列腺和精囊腺或子宫和阴道。

如果这些脏器有肿瘤或者增生一类的疾病,肿瘤长的比较大了,就有可能挤压到后面的直肠,造成排便困难。这一般是癌症晚期才会出现,正常情况下腹腔脏腑病变不会影响到排便。

在直肠这里,最常见的疾病是痔疮。

痔疮是怎么形成的呢?咱们身体的所有部位,都需要血液供应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血液从动脉里流过来,然后再从静脉往肺里回流。

如果静脉回流受阻,那么血液在血管里集聚、血液越积越多,就把末端的血管撑变形了,这一阶段叫血管肿,肿胀的血管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挤爆,那么排便的时候就会带血,这是早期痔疮的症状。

病情继续进展,这些破损的血管,会往一起长,往一个完整独立的痔核方向去生长,内部包裹着血管、淋巴、脂肪组织、软骨等等,这个痔核越长越硬,此时再受到挤压就不容易出血了,内部已经很结实了。

再往下发展,这个痔核表面会逐渐纤维化,越来越硬,受到挤压容易从肛门脱出,但在直肠上长的很结实,不会自己脱落下来。

简单来说,痔疮是直肠末端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后的产物。

导致痔疮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长期便秘。

为了排便,直肠会努力的收缩,而大便又很干结,直肠越收缩,粪便对大肠的挤压力就越大,就把肛门周围回流的静脉血管给挤压了,血液回流不了,把肛门周围的血管给撑起来了。

痔疮形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长时间、持续地压迫直肠。因为静脉回流,多数都是从身体下部往肺这个方向走,本身它是反重力的,主要依靠的力量就是静脉周围的肌肉组织收缩产生的挤压力,把静脉里的血一段段的往上挤压。

如果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肛门周围的肌肉它是不收缩的,老是处于紧绷状态的,就产生不了挤压力,那么肛周的静脉回流就很缓慢,时间长了也会形成痔核。

特别是平时开车多的,上班一坐好几个小时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的,这是痔疮的多发人群,为了以后排便不受罪,一定要坐一会儿就得活动活动,拍打一下臀部大腿周围的肌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