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的公园:和平公园

 df7086 2023-01-09 发布于河北

梁东方

如果集中去看公园,一个一个去看那很容易看到雷同之处。好在公园默认是为周围的居民服务的大多数人经常逛的公园都是居住地附近的一两个公园,所以很少有人将一个一个公园去进行对比。现在真正来对比的时候会发现在上海,大多数公园都是经得起对比的它们各有特点

和平公园是现代格式的开放式的公园。中间是大的水面,有山有有环湖岸的树,周围是环形步道,这个结构是传统的,不过在一个角落里的步道之上,在半空中还有观光栈道,与传统的假山上的俯瞰视角相比,栈道可以让游客的所见更立体、更通透。而自然中心、自然观察点的设立就更有意思了,公园对于城市来说肯定就是自然观察点,关键是将这个名字单独列出来,开辟出专门的园地,就会有一种文化上的引领意味。这尤其会对孩子产生观念上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在这样的细节上,让人觉到和平公园的格局和设置之中的现代理念。

和平公园并不是一个新建的公园它建于1958年。公园里的行道树,法桐、樟树、银杏、榆树因为越来越高大、越来越粗壮而将道路都挤窄了的情况,就可以直观地证明这一点。让人感觉它的理念是崭新的,是现代文明的照拂之下的,也就是说肯定是经过了不断的改造、更新乃至重建

在栈道起始之处的草地花园广场上,有一尊雪白的护士雕塑,地面上有题词崇高的职业,光荣的岗位这种将劳动者竖立为女神的造型,固然是社会主义美学的必然,却也不失园林造像的传统。其间的选择性还是明显的,护士的白衣与雕塑的石头颜色、质地正相符合,而其挺拔婀娜的姿态之中,分明可见花仙子或者花神的样貌。

一座公园的草地广场边有了这样一尊雕塑,让从四面八方任何一个角度上看过来的人都能一眼就望见这种其实属于人类对美的认知的顶级姿态,也就连带着对整个公园的环境层次,有了一种与世界上任何令人向往的公园均相伯仲的观感与期待。优雅的大气、中西合璧的气质与当下国情的结合,是这尊雕像在此情此景之下的恰如其分的安排。难以想象还有其他的替代方案比它更好,坐在旁边不远处森林之下、大树广场中的长椅上端详,就会觉到非此莫属的妙不可言。

除了大树、雕塑和自然观察点的设置之外,和平公园里的儿童游乐园也是一大亮点。在一片大树森林之下,地面都是彩色塑胶铺就,很柔软很鲜艳,不用说孩子,大人走上去都想就地打个滚儿。这里所有的玩具设施全部免费滑梯蹦床攀岩城堡等等,设施很齐全,有各种各样锻炼孩子协调能力、攀爬能力、跳跃能力、平衡能力的大型玩具不远处还配有母婴室在几乎所有的公园里这都已经属于独一无二的设置,很符合和平公园的名字

这里很新鲜地配置了女保安,女保安的职责似乎主要是保姆角色,维持秩序,防止孩子们受伤,引导和照顾不会使用器械和玩具的孩子……如果不是穿着保安制服,她们活脱脱就是幼儿园的阿姨。

儿童乐园占据了公园的一角,一般来说不带孩子的成年人都是会绕道而走的,但在和平公园这个众多大树之下的游乐场里,很多成年人都专门走进来,津津有味地看个没够。因为环境好,因为设施好,所有来玩的孩子都像是舞台上的演员,而观众可以走得很近地观赏,观赏着回味自己的童年,观赏着露出和平的笑靥。

和任何一个汲取了大量江南园林风格的公园一样,和平公园里也一样是有自己面积广大的水域的。有水就有山,有山就有亭,有意思的是,和平公园的水中山岳上层层人工垒砌的石头之上,还蹲伏、行走着一些形式感很强的动物雕塑:猴子和老虎,浑身都是雪白的,雪白的身体是由一个个几何形状的平面镶嵌而成的,很有科技感。远看很像,近看又与完全写实的动物形象有较大区别。这种形式主义雕塑在公园的环境里,在老式的湖心岛上曲桥流水的江南园林格局中,让现代主义走进了传统,互相借力,各自都被赋予了生机。也成了和平公园的现代意味的来源之一。

在假山的山顶亭子里,一边坐着一对互相依偎的青年男女,一边坐着一个穿着制服的保安,两边相安无事,谁好像也不觉着谁碍事,就那么互相守着,在这公园制高点上俯瞰着除了水面之外,冬天里的树冠依然蓊郁地涂满了整个公园天空的景象。

他们不觉着尴尬,反倒是我这样闯进来的游客觉着不能再坐进去成为互相观望的一分子了。快步下山,向着湖心亭走去。

这里湖心亭的曲桥极尽曲折之能事,让人想起来小时候走过的保定莲池的那个曲桥节假日里逛莲池的人们争先恐后去走那个那个曲桥因为是北方人生活里没有的完全模仿江南园林的新鲜格式而被追捧那种人山人海,不小心就会被挤到荷花池里去的盛况,还历历在目。还是小孩子的自己,双脚贴着有斜纹的石头表面小心地向前挪动,很是后悔随大流上了桥的窘迫之感,还能分明看见。现在,自己脚下这个更极端、更纯正的曲桥之上,已经是空无一人

在和平公园这样的好公园里,我觉着自己的脚步实在还是太过匆匆了一些。在这样的园林之中,应该有一天的时间盘桓,把每一个角落都走到,每一个角度都看见。从栈桥最高处下面的湖边遛鸟人聚集,到环湖的林下跑步者的矫健姿态,都慢慢地看过来才好。

人生匆匆,要看的美景很多,要去逛的公园很多,多走多看总是审美充实的基础。从这样的角度上说,匆匆也未必不好,它代表着心中依然的希望。以这样的节奏撷取一座座城市最美的花朵——公园——的行旅,于间望见人化自然的风雅,望见人生的惬意,便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