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剂中药,该如何安全运用?

 为什么73 2023-01-09 发布于北京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药物剂量是取得临床良好疗效的关键《伤寒论》药味少而精纯,组方法度严谨,临床疗效确切,对后世影响巨大,被后世誉为“经方”。但因为年代久远,度量衡屡经变易,代有所改,悬殊极大,后世对经方剂量的折算众说纷纭,历代医家谓之“不传之秘”。那到底什么时候该用重剂,运用时又有什么技巧,今天我们就跟随仝小林院士学习中药剂量之秘。

图片


剂量心悟
仝小林  义春  赵林华  姬航宇

药物剂量是取得临床良好疗效的关键

11~2g间,亦无出土文物可证,日本汉方学家常用此剂量,在我国则应用较少。

总结中医方药剂量应用的现状,可以用“误、乱、惑”三个字来概括。

误,是指经方剂量传承认识不一,正误难辨;乱是指临床剂量应用混乱,实际上它是由误而引起;惑是指有关中医剂量论述,散落于大量的古今文献之中,临床上缺乏剂量理论的指导。

1、追本溯源,还原仲景本源剂量

经方本源剂量、以及剂量的演变和沿革规律的不明确,导致经方在目前普遍理解的剂量下,单纯使用,疗效却不理想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人遂说,经方不灵。或者通过增加相似功效的中药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于是处方越来越大,药味越来

4.18味, 1~144~810018.2812~20味中药组成;文献报道现代中医汤15.551~42味,方剂10~20味中药组成。

可见,现代中医汤剂处方的平均单剂3
和大司农铜权”(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威标准。此权铸于光和二年闰月甘三日,光和二年为公元123000g。1250g,115.625g。

目前教科书应用的剂量主要受李时珍《本草纲目》和汪昂《汤头歌诀》影响,认为“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他们的观点广为流传,而事实上,该药量是《伤寒论》经方剂1/5

2、重拳出击,非化不足以撼重病

仲景面对来势凶猛之伤寒大疫,必然要求立方贵精贵狠, 传变,挽救危亡。

如果剂量过小,则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用药剂量减少,药味就会增多,清人顾炎武在《日知录》当者,惟须单用一味,直攻彼病,药力既纯,病即立愈。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譬之于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冀有一人获知,术矣疏矣。假令
的复杂性增大时,我们使它精确的能力必将减小,在达到一定
以药之偏性,治病之偏胜,个体化是医学的最高境界。救治急危重症,非做到“化”的地步,难以挽倾颓于一刻,必其

3、多管齐下,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胆大心细,配伍煮服处方

用药应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处方用药,其用量的变
碱类中药
15g30g8h
多次,频频服用。
投石问路,循序渐进

大剂量用药在拿捏不准时,可以通过试药,观察反映,然
以知为度,中病即减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大剂量用药绝不能长期服用,防止出现蓄积后遗反应。临床一旦出现疗效后我们就酌情调整剂
战。
振荡为先,丸散后调
·固疗效,刚柔相济。在农村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结冻的冰,要想打洞,必须用大锤砸一下,有裂纹松动以后,然后才能慢慢
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
基于上述原则,我们对临床常用药的处理方法如下:如乌(包括附子15g240g, 8h600g
当然,我们提倡经方大剂量,是针对特定的病情——急危1/2~1/4递减, 中病即止,随后改用丸散调理。

—END—

经方原方剂量应用临床体会

中药不传之秘在于剂量,老中医的用药剂量经验



版权声明

  • 本文摘自《中医杂志》(2009)丨作者/仝小林、义春、赵林华、姬航宇丨荐稿/云冲丨编辑/居业、念之。
  • 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