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章回小说《魔稻传奇》第37回:后起之秀谢华安 带领福建向前赶

 PaperRSS 2023-01-09 发布于北京

作者:毛昌祥 广西农科院,PaperRSS已获得作者授权发布。

本文系章回小说《魔稻传奇》第37回章节。

第37回 福建谢华安

后起之秀谢华安 带领福建向前赶

在杂交水稻获得成功之后,许多有功之臣也获得了应该得到的奖励、荣誉和地位。前面提到的如李铮友、汤玉庚、李成荃、杨振玉大家都已熟悉。现在我们要认识一位院士,他是杂交水稻功臣中唯一一位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人,他就是谢华安院士。连后来袁隆平申报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没有成功,所以在杂交水稻功臣中,没有一个“双院士”。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评价体系来看,是各有侧重的,科学院院士侧重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工程院原始侧重于应用科学的研究。谢华安院士似乎有点例外和特殊。

图片来源百度,侵删

谢华安1941年8月16日出生于福建龙岩新罗区适中镇的一个贫困家庭。和其他年长于他的功勋人物一样,也是在童年饱受饥饿和战火灾难,小时后的谢华安,在心灵的深处就立下了“长大后要让全家人吃饱饭”的理想,真的是最最基本的要求,吃饱饭、求生存。初中毕业后,他选择了最容易使家人吃饱饭的途径,考入福建龙岩农校,1959年从福建龙岩农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了永安农业学校任教。先是安排在福建永安县大陶农业中学,后来是在永安县农业职业中学教书。

看官请注意,这里的龙岩农校是福建省的几个地区级重点农校之一,而永安农校只是县一级农校,能分配到县一级农校教书,算是很走运的了。1960年前后那几年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出现全国性饥荒,饿死的人很多。所幸谢华安是在基层农校教书,多多少少能搞到一点农产品,接济家人,但是从那时起,他就立下了“要让全国人民吃饱饭”的理想。

图片来源百度,侵删

谢华安是一个肯学习,吃苦耐劳,有上进心的人,他1964年从福建农学院(函授班)结业后,先回到永安农业职业学校继续教书,后来调到福建三明地区五七干校担任教师。1972年调入福建三明市农科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直到1995年。使他改变人生轨迹的事发生在1972年,那个时候,袁隆平团队研发杂交水稻,对全国的影响很大,各地调集力量,也要开展杂交水稻的研究。谢华安到了三明地区农科所,接受的任务就是水稻育种,主攻方向是杂交水稻。他参加到了福建省组织的学习小组,这个小组里有包括福建农科院和全省农科院所的育种人员,被派往海南岛到袁隆平团队的南繁基地跟班学习杂交水稻,袁隆平给他们讲了课。当然,谢华安是新手、是学员,袁隆平是老师,是权威。

其实在1971年,福建农科院到海南学习的人员就得到了袁隆平团队慷慨分享给全国的200多粒“野败”杂交种子中的10粒左右,福建农科院雄性不育利用研究协作组用这些珍贵的资源,育成了一个叫做“V41A”的野败型不育系,这个不育系,后来被广泛利用,在福建全省,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大面积种植了用V41A配制的杂交稻组合,产量高,抗性好。

图片来源百度,侵删

 1972年初涉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谢华安到了海南,他是农校教书的,与同样是在农校教书的袁隆平认识之后,他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他们之间无话不谈。谈得最多的还是如何选育优良杂交水稻,增产粮食,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初入水稻育种门槛的谢华安,教书育人多年,现在改为育种,他就知道要加倍努力学习,尤其要学习那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到了海南岛,三十才出头的谢华安,总是希望比别人多学一点,所以他经常奔波在各省育种基地之间,人也搞熟了,育种材料看得多了,也得到一些种子材料,这就给这位初入门的教书匠增加了不少教材上没有的东西,干起来了踏实了许多。他一般是步行,远一点的地方,就借上一辆自行车去跑。当然他跑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袁隆平所在的湖南农科院海南育种基地。从1970年起,袁隆平已经调到了湖南农科院,升为研究员,实际上是海南试验基地的司令,不过大家都叫袁隆平为袁老师或者更亲切叫他“袁司令”、“袁老板”。

 谢华安每次去湖南南繁基地,都能碰到袁老师,那时袁隆平也很年轻,才四十出头,人晒得黑黑的,瘦瘦的,但有肌肉。每次见到袁老师,他都在忙碌,但是对谢华安等来访者很热情,笑容满面。那时袁隆平已经是业内知名人士,技术权威,即便没有太大的头衔,也没有院士称号和“杂交水稻之父”这类光环,但是大家都很尊敬袁老师。他没有架子,随便问他什么问题,袁老师都乐意回答。谢华安最喜欢的是请袁老师带他到试验田里看育种材料,听袁老师的现场点评,那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谢华安还将一些重点记了下来。

 看官,搞育种,经验很重要,对于谢华安这类刚入门的菜鸟,能听袁隆平这种师爷、高人的指点,收获是巨大的,进步是飞跃的。但是,袁隆平有时候反而问谢华安的看法和建议。使人感到袁隆平对科研是非常谦虚谨慎的。 那时还是凭粮票买米的时代,各个试验基地的伙食是严格控制粮食的,煮饭按人头,吃饭有定量。对于到访者,即便是到了吃饭的时候,也不能临时招待的。

 谢华安有一次正好遇上了湖南试验基地开饭时间,正准备告辞时,袁老师拉住了谢华安,说“谢老师,我不饿,也吃得少,我们两一起吃,没有关系的”,袁老师随便吃了几口,然后拍拍肚子说“我吃饱了,你多吃点”, 他们两人一起吃饭,边吃边聊,都是谈论杂交水稻的事。那次以后,谢华安总是看着手表,早去早离开,尽量不在饭点再遇到尴尬了。后来袁隆平多次赞扬谢华安,说他肯学习,肯动脑筋,今后会出大成果的。袁隆平看人也如同他选种,看得很准,后来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眼力不错,谢华安进步神速,后来的贡献也特别大。

图片来源百度,侵删

 谢华安从海南学习回去后,在福建三明地区农科所拉起了自己的队伍,埋头苦干,用从袁隆平那里得到的育种材料,和从袁隆平那里学来的一些绝招,很快就培育出了一批适合福建三明、南平一带的高产、高抗杂交水稻组合。这两个地区是福建水稻主产区,但是高温高湿使得这里稻瘟病严重、高发。水稻有时被稻瘟病搞得严重减产,群众形容是“一丘田的稻谷,三只鸡都吃不饱”。谢华安团队选育出了一个高产、抗病、优质的组合“汕优63”,关键是他们培育的恢复系“明恢63”的作用。这个恢复系后来被广泛用来和许多不育系配组,都很好。

 而这个“汕优63”正式按照袁隆平的“远缘才有优势”的指导思想,搞了很多远缘杂交,得到混合血缘育成的。1981年,谢华安将他们的“汕优63”多点多次重复试验的结果带去参加一次全国会议,袁隆平是主持人。他特意给袁老师看材料,请袁老师审评。袁隆平看了材料,拍着谢华安的肩膀说,“谢老师,你这个组合一定要参加明年全国南方稻区区域试验,我可以写推荐信”。得到袁老师的赞赏和推荐,在1982年全国区试里,“汕优63”名列前茅。很快,凭借着“汕优63”强大的杂种优势和很好的适应性,成为全国主要稻区争相种植的组合。

图片来源百度,侵删

 到了1991年,“汕优63”在全国的种植面积超过了一亿亩。这是中国唯一一个在一年种植面积超亿亩的组合,多年累计达到近10亿亩。谢华安就凭这一个成果,就获得了国家的大奖。他1980年培育出恢复系“明恢63”,1981年选育出高产组合“汕优63”,1987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92年升为研究员。1996年调往福建省农科院,1996-2006年担任福建省农科院院长。2003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院士去世后,杂交水稻继续发展的这面帅旗,由谢华安院士等人重新扛起来了。  

图片来源百度,侵删

2023年1月5日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奖”经多位专家线上评审、会议评审及网上公示,最终共有动物、园艺、水稻、小麦和其他五个领域的19位专家、3个科研团队获奖。其中水稻领域谢华安院士入选。                  

(2022-06-17, 22:30 完成)

作者简介:毛昌祥,广西农业科学院研究员;2020年11月13日荣获第十一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近期代表作品有《恩师袁隆平——袁隆平的亲笔信》;《稻济天下——袁隆平鲜为人知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