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招人就招“整个人”!看看柳韩金佰利公司是怎么做的

 A探索者 2023-01-09 发布于江西
这是包子堂与您相识的第3036

本文知识点

“只有通过确立员工原则,才能从根本上调动人的工作动机和协同意愿。工作者的动机源自工作,源自工作者在工作中获得的成长感和成就感。他们的工作效能就会大幅提高。面对未来,所有企业都想获得这种内生的力量,获得这种源自员工天赋与天然创造力的内生力量。(点击此处学习完整内容)

——《企业的本质》包政著

柳韩金佰利公司聘用“整个人”


大家好,今天讲柳韩金佰利公司聘用“整个人”的故事。


因为在历史上,福特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成了流传管理学、企业界的一句名言,他说我本来想雇佣一双手,可是却来了一个人。他本意就是说,你只要来一双手就可以了,在流水线上干好流水线给你安排的工作就OK了,非得来一个人。

它其实揭示了一个最基本的逻辑,原来是由流水线来统筹的,基于工序的技术一体化。由于来了一个人,还带着脑袋想法和情绪等等,这就使得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复杂了,需要提高到社会心理一体化层面,这太难了。

所以福特知道这个难处,他说了你来一双手就行,可你来了一个人。

柳韩金佰利公司的老板文国现先生他却偏偏喊出来了,我要聘用“整个人”。


柳韩金佰利公司是一家韩国的日化企业,产品有女性日化用品、婴儿日化用品、浴室用品、面部用品,到现在为止它已经成为全球的七大日化公司之一。

文国现先生他喊出这句话,我要聘用“整个人”,他后来为柳韩金佰利公司带来了好处。不仅使得柳韩金佰利公司在当年的亚洲经济危机中胜出,他还得到了德鲁克先生的关注。由此德鲁克先生与伊藤雅郡管理研究院的Min S.Shin这个人一起编写了一个案例,来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

案例中写到,柳韩金佰利公司的宗旨中,就有一条是“尊重人”。它没有把员工看作是生产的原材料,而是看作能与公司共同成长的共同体成员。

在1997年到1999年,发生了亚洲经济危机。期间,公司需要在大约6个月内关闭几条生产线。如果按照一般的思考逻辑,就把多余的这些人裁掉就是了。但是,时任总裁的文国现先生却基于“尊重人”的组织原则,提出了“工作分享制”的解决方案,努力要做到不让任何一个人下岗。


具体的做法就是“四个人一组,双班倒的制度”。看看他怎么实施的,比如说,你和我还有小王、小李咱们4个人算作1组。你先上白班连上4天,每天12个小时,从早晨7点上到傍晚7点。我上夜班连上4天,每天12个小时,从傍晚7点接你的班,一直干到早晨7点。其他2个人,也就是小王和小李他们休息,4天以后小王来接你的班,上白班,小李来接我的班,上夜班。我们俩就能休息4天,然后再过4天我们接他俩的班,可以再倒腾一下,我去接白班你去接夜班,这样就能够循环起来。

点击↓↓↓小程序,收听音频课程


这不仅能够保证员工充分的休息了,因为他是连续上12个小时,所以有充分的休息时间4天。然后又为了员工能够持续的提高能力,文国现先生就提出了终生学习的模式,在你休息的4天中,你要拿出来一天做培训,公司给你出钱叫做带薪培训。

一开始,即使这样,员工不领情。员工觉得你该裁的人裁别人就是了,你只要把我留下,我的工资就不变。你要采取这个政策的话,我加班终归会少一些,工资肯定得下降。但是随着亚洲经济危机,也就是金融危机的加剧,员工一看还是得接受这种制度,尽量让我们这些人公司的人都不被裁,如果裁掉另外的人,说不定哪天就裁我,大家在这想通了。

这样,公司和员工都获得相应的好处。员工他不仅是获得足够的休息时间,体力完全恢复,还能够进行脑力上的充电。公司调整生产线以后,公司的好处是什么?所开的生产线它的效率就提升了。以前要是两个班的话,每个班是8小时,现在是12小时,2个班16小时,现在两个班24小时,效率就提升了。


公司为员工做的企业内部培训,内容也相当丰富。当时是计算机“热”,公司认识到计算机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所以课程中就包括了初级计算机技术、高级计算机技术,还有外语,还有相关的工作技能培训等等。而且公司还鼓励员工到公司外部去参加学习,参加培训,公司将为其支付70%的学费。大家想一想虽然经济危机来了,人工成本并没有去降低,而是让人工,我们这些员工进行转型。

因为文国现先生坚信,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将体力员工转化为知识员工,而且只有知识员工才能在工作中不断的产生新的想法,有创意的工作,才能够在工作中独当一面,也就是要聘用“整个人”,而不能只是一双手。

也就是说,我们由过去的体力劳动者的一双手,转型为“整个人”的这种知识员工。

同时,柳韩金佰利公司还建立了家庭友善系统,因为你在家的时间长了,那么就让员工的家庭和邻居有一个更融洽的关系,家庭也有个更融洽的关系,这样就稳定了你员工的后方。员工在工作中就能够更加的聚焦,更加的专注。


在第二年开始,这种方式就提高了员工的生产率水平,还有绩效的工资水平,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公司收入成倍的增加。从1996年的3.32亿美元,到经历金融危机之后,增长到了2003年的7.04亿美元。到今天,快过去20年了,不知道怎么样了。但同期它公司的净利润也增加了6倍,从1996年的盈利1440万美元,增加到了2003年的盈利9040万美元。

但是,每个员工的状态有了更好的变化,每个员工每年的工作时间减少了150小时,减少这么长时间,每个员工的工资,整个的工资水平减少了6%。该裁的人没裁,每个人的工资水平比以前减少了6%,工作的时间整年每个人减少了150小时。公司的业绩提升了这样。但你看工人的状态,他来自员工的改进和革新的建议数,一共增加了1200条,大概每个工厂都达到了3000多条,平均每个人10条,它有多个工厂。

正如文国现所说的,我们需要这些每天在公司每个角落做具体工作的员工,他们知道如何将新产品投入实际应用。就这些一线员工,普通的最普通的这些员工,他们都被激发出来,他们能够解决实际操作的问题,这是核心。


好,故事很简单,这就讲完了,我们来看一下理论。

包政老师在《企业的本质》第2章企业的宗旨第5节企业的员工原则第46页写到,只有通过确立员工原则,才能从根本上调动人的工作动机和协同意愿。工作者的动机源自工作,源自工作者在工作中获得的成长感和成就感。他们的工作效能就会大幅提高。面对未来,所有企业都想获得这种内生的力量,获得这种源自员工天赋与天然创造力的内生力量。

你看,文国现先生他在柳韩金佰利公司的管理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经济危机来了,大概要清退几条流水线上的工人,我没有清退,让员工就有了一种能够和公司一起抵御风险的安全感。安全感很重要。有了安全感以后,员工的工作动机又被激发起来了,他更具工作热情。这从他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中我们看得出来,也从最后公司业绩增长中也看得出来。我们会想这种动机和工作热情是被什么激发出来的,是被高工资和高奖金激发出来的吗?

肯定不是。因为它的工资包并没有增加,而且减少了6%。但是,他整个人的身心获得了愉悦,他能够用自己的思考、方法、创意、策略为公司做贡献,他就获得了成就感。而且他心里踏实了,我在这个公司工作,我的工作的状态,工作的环境和以前不一样,不仅是一个纯粹的带有一双手的体力劳动者,逐渐的我能够思考贡献自己的业务,变成了知识员工了。而且这个公司不会轻易的,碰到一点风吹草动就辞退人。所以你们看,就这样对待员工,那么员工他能够为公司做出更大的绩效,这需要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好,课就讲到这,那么大家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到学习社区留言、讨论,咱们手拉手学习。

听故事,学管理,到包子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