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8年,国军军长在南京被判处死刑,临刑前高呼:毛主席万岁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23-01-09 发布于北京

引言

在解放战争当中,蒋介石用了狭隘的思想“绑架”了一大批中国人,一手造成了惨烈的内战。同胞之间只得兵戎相向,这是历史无法冲刷的遗憾。

虽然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队大都腐败不堪,思想落后,但在他们的军队当中,其实也有着有识之士存在。黄樵松就是这样一个人。

文章图片1

(解放战争)

在连年摸爬滚打的革命当中,黄樵松凭借着自身的战略思维,在国军内部站稳了脚跟,官至军长。

在抗日战争中更是大放异彩,一手参与指挥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算得上是一位响当当的抗日名将。

而正是这样一个对历史有着突出贡献的人,在解放战争时期却被蒋介石在南京判处死刑。在临行之前,身为国军的黄樵松竟然高呼:“毛主席万岁!”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黄樵松又到底是什么人物?他为何会被自己的队伍判处死刑呢?

文章图片2

(黄樵松照)

一、英雄陨落,黄樵松之死

1948年11月27号,黄樵松被押赴到南京水门中央军人监狱,他深知自己的生命将在今天迎来句点,不过黄樵松的脸上都没有畏惧,反而是一片从容。

在不久之前,黄樵松曾经遭遇过一场名不符实的“审判”,国民党军队当中的法官问他们为何要叛变?黄樵松义正言辞的说:

“我不是叛变!我只是不愿打屠杀人民的内战!”

这样真挚的话语并没有改变顽固的国民党法官和军队,黄樵松在经过审判之后依旧被判处死刑,所谓的判决书下来后,黄樵松直接果断的拒绝在上面签字。

文章图片3

(黄樵松生活照)

曾经,他贵为国军军长,虽然那是一个战争的年代,但他的生活也衣食无忧,哪怕最终国民党军队走向失败,他也绝对能够跟随蒋介石败退台湾。

但是,黄樵松没有选择在民族大义和个人信仰面前苟且偷生,而是积极的做出了一些不愧对自己内心的事。只可惜事与愿违,黄樵松将为自己的信念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行刑之前,黄樵松曾经高呼:“毛主席万岁!”

短短的五个字,响彻在当时还是国民政府的南京,震撼了在场的很多人,而解放战争的局势,也在这一声呐喊当中变得逐渐明朗起来……

文章图片4

(黄樵松雕像)

黄樵松与我党的渊源究竟在何处?国民党法官所说的“叛变”又是从何而起?他一生的轨迹,画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二、革命之先驱,抗日英雄黄樵松

黄樵松出生在1901年的一个小商贩家庭,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但父母还是让他在小的时候就念上了书,所以黄樵松也可以算半个文化人。

1920年,黄樵松考入了河南省第四中学,那时的他已经是一个青年,看着军阀割据,四处混战的祖国,黄樵松的心中有着万千悲愤。

正因如此,他在冯玉祥到河南开封招兵的时候,果断离开了学校,穿上了军装,成为了一名战士。弃笔投戎是当时很多年轻人救国安邦的选择,黄樵松自然也不例外。

文章图片5

(冯玉祥照)

在加入国军部队之后,黄樵松凭借着个人的努力,很快在队伍当中站稳了脚跟,他天生聪慧,并且在战场上沉着冷静,能够做出十分准确和必要的判断,很快就得到了抗日名将高树勋等人的赏识。

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期,黄樵松就已经成为了营级干部,后来在高树勋的提拔之下,甚至当上了团长,当时的他还只有23岁,算得上是年少有为了。

文章图片6

(黄樵松生活照)

事实证明,高树勋的眼光并没有错,黄樵松的确是一个天生的军人,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他直接参与了娘子关,台儿庄,武汉保卫战等多个战役,并且立下赫赫战功。

在民族大义面前,黄樵松从不含糊,卢沟桥事变之后,他曾给家中的妻子写去一封诀别信,信中有这样一句话:

“…将与日寇决一死战,他不死我便亡,最后关头,便是今日!”

面对倭寇的侵略,黄樵松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在台儿庄战役的指挥当中,黄樵松巧用奇袭,组建了一批250人的敢死队,趁着夜色摸进日军的占领地,用一副副肉体凡胎大杀四方,为台儿庄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图片7

(惨烈的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胜利之后,黄樵松又在1945年3月参与了惨烈的南阳守卫战,虽然当时的日军已经在走下坡路,但他们的武器装备还是要优于国军,所以这场守城战势必会打得十分艰难。

为表决心,黄樵松竟然让人准备了一副棺材放在南阳,并且还亲手写下了“黄樵松灵柩”的字眼,表达了自己是与南阳共存亡的决心。

这一举措也大大提升了守城士兵的士气,最终,南阳保卫战获得了彻底的胜利,黄樵松也在这场战争当中名声大噪,受到了国民党高层人员的重视。

文章图片8

(投降的日军)

当时的黄樵松天真的以为,只要将日本鬼子打跑,中国就能迎来和平,人民就能迎来幸福。

但他并不知道,蒋介石对于权力的渴望已经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一场血腥残酷的内战,正在前方静待……

三、急流勇退却身不由己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蒋介石疯狂的撕毁了已经签署了和平协定,悍然发动了一场劳民伤财的内战。

这一举措也彻底让黄樵松寒心,在解放战争初期,黄樵松就告病回乡,在开封老家过起了闲暇的生活,他实在是不想参与屠杀同胞的内战。

文章图片9

(疯狂的蒋介石)

不过,国民党的高层怎么可能会放过有着出色战略天赋的黄樵松呢?黄樵松回家仅一年,他就又一次被召回到军中,以30军军长的身份继续统领队伍。

这并不是黄樵松个人的选择,他参军是为了报效祖国,让中国人安居乐业,让这个国家繁荣发展,而不是为了成为夺权者的工具。

曾经的军人身份在他眼中变得越来越不值钱,黄樵松虽贵为军长,却整日深陷苦闷,虽然他不愿意打内战,但时代的洪流并不会因他个人的愿景而停滞不前。

文章图片10

(黄樵松照)

无奈之下,黄樵松只能带队驻进太原,给蒋介石守住门面。而黄樵松也知道,太原深居内陆,目前完全属于孤立无援的状态,面对来势汹汹的解放军,自己的胜算可谓是十分渺茫。

虽然黄樵松早就已经急流勇退,但军人的身份竟在此时变成了他的枷锁,这身军装让他身不由己,只能去打一些自己不愿意打的仗,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黄樵松渴望着救赎,渴望着和平,他已经对国民党的所作所为感到厌倦甚至憎恶。却一直找不到一个适合的方法来寻求自己的解脱。

其实,解放军队伍在得知守卫太原的是黄樵松之后,也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太原的解放问题,因为太原城本就易守难攻,虽然已经陷入层层包围,孤立无援,但却依旧可以被称得上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文章图片11

(易守难攻的太原城)

而在1945年,曾经一手提携黄樵松的高树勋将军发动了起义,加入到了解放军的革命队伍当中,所以我军也希望能够通过高树勋的政治攻势,来为黄樵松指出一条明路,帮助他弃暗投明。

四、黄樵松的选择

高树勋亲手给黄樵松写去了一封信件,在信件当中,高树勋以兄长自称,耐心的给黄樵松分析了战场的局势,以及国民党军队内部的腐败,最后又表示希望黄樵松能够弃暗透明,发动起义。

信件被送到黄樵松手上之后,很快就被他重视了起来,没过多久,黄樵松就主动派人去往解放军驻地进行联系,真正聊起了起义的相关事宜。

文章图片12

(起义将领高树勋)

从局势上来讲,这是黄樵松的最优解,他早已深陷包围,当时的太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死城,解放军队伍之所以不强攻,只是顾及军人的伤亡而已。

而且黄樵松本身就已经十分厌恶国民党的领军政策和政治恐怖,解放军队伍摧枯拉朽一般的在全国多地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防线,这一切也都被黄樵松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再加上劝黄樵松起义的人,正是曾经对自己有着提携之誉之恩的高树勋,黄樵松哪里有什么理由不去答应起义呢?

最重要的是,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黄樵松就曾经去往苏区,了解到过共产主义的红色思想,算得上是一位共产党的老朋友,他对共产党的政策,自然也是十分放心。

文章图片13

(1937年的苏区)

就这样,太原秘密起义的事宜正式被提上了日程,他找到了自己在军队当中最信任的戴炳南,此人是27师师长,黄樵松希望能够同他一起进行起义,最大程度的保证起义的成功。

黄樵松的计划是提前控制部队,并且已换防的缘由离开太原城,同时在城门口引导解放军进城,这个计划本身没有什么问题,而与戴炳南这个位高权重的师长提前商量,也似乎是一个正常的选择。

文章图片14

(图文无关)

但是,黄樵松的这个选择却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他虽然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但却依旧看不透人心……

五、人心不古,惨遭背叛

戴炳南在得知黄樵松的计划之后,明显有些慌张。黄樵松对他来说算得上是一个恩人,自己在军队当中的一路升官都是黄樵松一手提携的结果,所以黄樵松的话语在他心中的分量也是十分足的。

文章图片15

(戴炳南照)

不过,戴炳南在政治立场上来讲,却是一个十足的顽固分子,他的老上司是鲁崇义,在国民党军队当中有着极高的声望。

而且,阎锡山这个晋系军阀的首领在解放战争进行到末期的时候,依旧在晋西北地区有着很大的势力,这也让戴炳南感到十分忌惮,生怕起义不成,直接被阎锡山摆上一道。

戴炳南在此时已经完全拿不了主意,最终选择秘密找到了27师副师长仵德厚进行商讨。但是这样一来,黄樵松的起义计划就全部被暴露了,仵德厚与戴炳南一样是一个顽固分子,二人最终决定去往阎锡山处进行告密。

文章图片16

(晋系军阀首脑阎锡山)

毫无疑问,戴炳南所做的事是对黄樵松的背叛,他也彻底辜负了黄樵松对他连年的提携和最终的信任。

阎锡山在得知黄樵松即将起义之后,马上想出了对策,召开了一场名不符实的军事会议,逼迫黄樵松前来参加。

黄樵松在当时完全不知道戴炳南已经将自己背叛,为了不引起怀疑,黄樵松果断出席了这场鸿门宴。结果,他果然被阎锡山等人拿下,并且很快就被押送到了南京。

文章图片17

(图文无关)

最终,在一场假惺惺的审判之后,黄樵松的生命走向了终点,在临行之前他高呼:“毛主席万岁!”没能真正弃暗投明,也成为了黄樵松人生当中最后的遗憾。

和平解放太原这件事随着黄樵松的死去已经成为了泡影,解放军将士只能在1949年对太原发动总攻,仅仅花费了一天,就将太原成功解放,并且抓捕了杀害黄樵松的直接凶手戴炳南。

文章图片18

(太原解放)

最终,戴炳南被判处死刑,正是因为他的告密,使得太原的解放被大大延后,而一位真正的有识之士,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全国解放之后,解放军队伍找到了黄樵松的遗孀王怡芳,并且帮助她回到了开封老家。在1950年,中央还给开封市人民政府写去一封信,要求帮助王怡芳找到合适的工作。

文章图片19

(中央给王怡芳安排工作的信件)

而黄樵松本人在后来被追认为烈士,他的光荣事迹也被后人所传唱敬仰,虽然起义最终以失败为结局,但黄樵松的所作所为依旧值得铭记和缅怀。

1979年,黄樵松烈士的骨灰被正式迁往太原,当地政府和军区也为他举办了十分宏大的骨灰安放仪式。

文章图片20

(黄樵松起义纪念馆)

在今天的太原,我们能够看到黄樵松起义纪念馆,每天都会有人在此地进行瞻仰和学习,对这位烈士进行最真诚沉痛的缅怀。

参考资料:

探访黄樵松起义接洽地旧址:为真理而死的“悲壮烈士”[OL].中国新闻网,2021-02-06

黄樵松[OL].中国南京红色在线,2020-04-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