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隔着玻璃再一次听到
羲和敲日的叮当声
哦!好瘦好瘦的一位书生
瘦得
犹如一支精致的狼毫
你那宽大的蓝布衫,随风
涌起千顷波涛
——洛夫《与李贺共饮》(节选)
大唐盛世,风流传奇数不胜数。
身处大唐的诗人,都好似以一首华丽的诗篇开场,揭开人生的序幕,而后凡尘奔走,难料祸福,今日还着紫袍金带,明日贬至海角天涯。
大唐人物,几多潇洒,几多风流,有一位诗鬼,带着他冷冽的气质,翩然而来。
李贺于贞元六年出生,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大郑王李亮,算是一个旁支远裔、家境破落的宗室之家。
传说李贺出生时,夜有鬼哭,如同上古仓颉造字之夜。
李贺长相比较奇特,庞眉、青眼,身形削瘦,指如长爪,人称鬼相。
李贺天资聪颖,少年成才,七岁能诗,相传那年诗人韩愈和皇甫湜造访,李贺援笔写就《高轩过》一诗,惊艳两位文人,从此名声大噪。
长安城,从此又多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为大唐的盛世诗篇又添上一笔绚丽的色彩。
李贺心怀抱负,他寒窗苦读,期盼在那庙堂宫阙大展身手。
南园十三首·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他的未来本该是一片光明,年少便名动京师,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但人生就是这般跌宕起伏,你永远不知道前方等待的是什么。
年未弱冠,却遭父丧,李贺不得不丁忧三年。
为父丁忧三年后,李贺重整行囊,再次来到长安参加考试。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有妒忌李贺才名的小人,竟然放出流言,说李贺的父亲名“晋肃”,与“进士”犯讳。
这种流言如此可笑,然而却能轻易摧毁一个人的前途,叫人可惜!可叹!
尽管有韩愈为他说理辩解,但无可奈何,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又不讲理,最终李贺还是被迫离开了长安,返回家乡昌谷。
开愁歌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也许人生的遗憾,就是由很多身不由己的时刻堆砌而成。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这是李贺发自内心的感慨和愤懑。
如此朝气蓬勃的青春年华,本该春风得意,诗友相伴,游于茶馆酒肆,兴起之时,挥毫而书,吞吐一腔热血,不尽风流啊!
岂料人间世路艰难,功名无缘,来日茫茫,世路渺渺,叫他生出“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的悲叹!
如此沉寂了几年,又一年春天,李贺重返长安,此次他授任为一个从九品的小官,执行宗庙祭祀礼仪相关的工作。
李贺初入仕途,且官职低微,宦海浮沉,实在难以应对自如。
在为官的三年时间内,李贺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写下许多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
他虽是文人,却怀有积极入世的志向,能够发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般的豪言壮语!
奈何心有抱负,身陷牢笼,李贺因仕途困厄,疾病缠身,最后还是辞官而去。
京城
驱马出门意,牢落长安心。
两事谁向道,自作秋风吟。
李贺此后的人生,再无得志顺达时。
李贺怀才不遇,落魄潦倒,昔日光芒四射的天才诗人被尘世掩住了他的光辉,去哪里寻找当初那飞扬文采的少年人呢?
他本抑郁难解,妻子又因病离世,这割情断爱之痛,更让他陷入不可自拔的痛苦。
人生没有快乐,只好耽于诗酒,尘世也无知己,只好与鬼神相会,寻求一点点安慰。
将进酒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这首《将进酒》不似李白那般豪气,却别有情致。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这是多凄美的画面啊。
青春、光阴,都似指间流水,不可挽留,只有那遍地的残红,提醒着我们,岁月已暮,姹紫嫣红终作土。
世间的盛衰离合,都付诸烟尘。
所以李贺道,罢了,不妨对酒当歌、终日酩酊吧,哪怕好酒如刘伶,一日归黄土,也再尝不到美酒的滋味了。
李贺人生的最后时光,在故乡昌谷,此时他已缠绵病榻,孤灯寒影,甚是凄惨,病卒时,才二十七岁。
一代诗鬼,如此短寿,叫人唏嘘。
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定数,他也不用再受世间严寒风霜,不会再四海飘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