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际关系分层理论,让你的社交更有效率

 逍遥他二大爷 2023-01-09 发布于北京

我们在这节课当中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在人际关系管理上面的一些经验。
这节课给大家分享的理论是我独家原创的,叫人际关系分层理论。如果你在别的地方看到了,一定是抄袭我,因为这个理论是我在几年之前,自己社交焦虑的那段时间,总结出来的。
我相信你对这种焦虑非常熟悉,就是你觉得自己应该多出去交一些朋友,但是你本身并不享受这个过程,去了你后悔,因为你到了那之后,你发现其实聊了这么多,花了这么多时间,也没有什么用,可是你不去更后悔,你总觉得自己错过了一个亿。
所以这个感觉是很差的,就是你经常在这样的社交焦虑当中,很煎熬。
而且你经常会看到那种公众号,今天给你发一篇「爸爸妈妈已经老了,时间不多了,你应该多陪陪他」,你很内疚,你觉得陪他们的时间特别少。
可是问题是你对家人陪伴不够,你在外面好像也没有什么社交成果,所以你又煎熬,又焦虑,然后又自责,总之,你在社交方面,可能是一团糟。
我就经历过这个时段,我就发现,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人的精力跟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管理精力跟时间,在我们的时间跟精力当中,留给社交的就更有限了,是非常少的。
你要吃饭、要洗澡、要睡觉,这些都是刚需,是省不掉的,可是你要不要学习?要不要工作?要不要为自己的事业奋斗?
可能你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都要拿来学习跟工作,你一天当中又去掉了一部分时间,留给社交的时间,是不是非常少?
所以你想想看,让你结交一个陌生的朋友,让你去陪伴家人,这个时间根本就没有你想的那么多。
怎么分配这些时间,就变得特别重要,如果你对你的人际关系,没有进行分层管理的话,你会发现时间不仅不够用,而且怎么用都不对。
在介绍人际关系分层理论之前,我们先给大家介绍另外一个理论:社交价值理论。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鸡汤「你这个人不行,你的社交都是无用社交,你必须提高自己的价值,才有人愿意跟你交往,你的社交才有用,你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价
值。」
确实是这样的,因为社交的意思,就是社会交换,交换首先必须要有价值,但是大家记得,人并不是明码标价的,比如我和一个大明星,大明星因为红,因为有钱,所以就值一千,我因为过气网红,所以就值500,我就不如他,我就没办法跟他交往吗?不是这样的。
大家要记得,这个社交价值理论没错,人跟人之间必须是有价值进行交换,你这个人什么东西都没得给人家,你给人家做朋友,人家凭什么?你参加再多的局,你认识再多的人,也不会有人愿意帮你,也不会有人向你伸出手。
从这个根本上来讲,是没有错的,只是这个价值交换,大家要明白,并不是要跟他等价值,并不是像其他文章里面写的那样,我们要特别强大,才能交到有用的朋友。
而是我们之间交换的时候,你可能比我有钱,比我强,比我资源广,但是我身上可能也有你需要的地方。
我们之前在公号当中的一篇文章,举过一个这样的例子,并不是两个人都要一样强,才能交朋友,你可能是个大老板,我可能只是个普通员工,但是我这个人干活特别忠诚,特别勤奋,我们之间其实是可以发生交换的,因为你的公司需要人,所以你可能会愿意跟我交朋友。
如果大家觉得自己很弱,也没什么积累的话,不要因此就不去社交“我要等我强了再去社交”,你不要有这种想法。另外,你也不要自卑,也不要看不起自己,你身上肯定有别人需要的价值。
所以在社交价值理论这,我们其实已经强调了两点了。
第一点,你不要觉得「只有强了,才可以出去社交,才是有用社交」,每个人身上都可以给别人提供价值,都可以跟需要价值的人做交换。
第二点,你不能不出去社交,如果你天天坐在家里面自我封闭,你说「我强大了就好,强大了别人就来找我」,就等于在你这个成长过程当中,失去了很多跟别人进行价值交换的过程。本来大家交换一下,两方都好,你就没有这种机会了。这是我们在社交价值理论这,强调的两点。
还有最后一点,我们要强调的就是一个人本身社交价值的大小,其实不仅跟他客观价值的大小有关系,还跟这个人的开放程度有关系,这个也是我自己发明的理论。
其实有些人特别强,比我厉害很多倍,但是我认为跟他交往没有用,因为他满脸就写着「我不会帮助任何人,不愿意跟任何人打交道」。这种人我一般就觉得,你的社交价值再大,你的资源再广,能力再强,跟我也不太有关系。
可是有一些人可能跟我处于同一个水平,或者比我高那么一点点,但是她特别开放,特别愿意帮助别人,在业界,在圈内都很有好评,这个人特别喜欢成就别人。这样的人,是不是人人都愿意交往,人人都愿意跟他做交换?
看上去是他成就了别人,因为他可能帮助了甲乙丙丁,但是对他自己来说,也是好处极大的,因为甲乙丙丁这几个人的回报,都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所以这样的人是很聪明的。
我在这就总结了一个理论,一个人社交价值的大小不仅是客观取决于他强不强,还取决于他价值的开放程度。
再往下,我们给大家讲的,就是我们在社交当中,到底能给别人提供什么价值。这个社交价值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种社交价值,叫信息价值。
我跟这个人交往,我就能得到一些自己以前不知道的信息,这个价值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慢慢减弱了。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我在上高中的时候,那时候我们班上有一个别人都爱跟她交朋友的社交达人,班上的「super star」,人人都爱跟他交朋友。
原因你猜都猜不到,不是因为她学习好,也不是因为她长得好,原因是这个女孩知道的八卦特别多,从明星八卦,到学校里面谁跟谁在一起牵手了,被校长抓了,全知道,不知道她从哪得到那么多信息,交友很广泛,所以班上的人都愿意跟她交往,都愿意跟她多聊一会儿。
因为她可以给别人提供的东西,就叫信息价值,不仅知道八卦,他还知道很多时尚知识。那时候,时尚杂志小孩都没有钱买,她就有,所以等于是就用信息价值在跟别人去交往。
到现在,这个信息价值仍然是存在的,其实也挺大,比如你的大学老师就知道你们专业的学长、学姐大部分都在哪工作,对口的公司哪个能开出更好的薪资待遇等等。很多时候,我们特别喜欢围着老师打听一些有效的信息。
总之,这个信息价值是我们在社交当中,可以给别人提供的价值。第二种价值,叫做资源价值。
这个人身上有别人不能带来的资源,比如他可以给别人工作机会,可以给别人客户关系等等。我们平时说的人脉,也属于这种资源价值,拥有资源价值的人,也可以快速把自己的人脉网给搭建起来。
这是我们在社交当中,能给别人提供的第二种价值,就叫做资源价值。社交的第三个价值,是情感价值。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在社交当中,提供的归属感和接纳感,价值一点都不比其他的价值差,而且人人都可以为别人提供。
不管这个人是业界大佬,还是你身边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兵,在社交活动当中,人人都有这种强烈的需求,渴望被别人接纳。
你别看你是个小兵,别看你不被别人放在眼里,如果大佬觉得你不喜欢他,他心里面也会受伤害,你千万不要听那种「一个人足够强大,就可以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一个人只要足够强大,就可以不在意别人的评论。」
如果你当面给他难看,他还是会难受,这个东西不是靠鸡汤能够说服自己的,他是很深刻的心理,甚至生理问题,每个人都不喜欢被别人排斥,都喜欢被别人接纳跟认可。
曾经有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告诉一个团体当中的几个人「你被其他成员所排斥,你没有被其他成员所接纳」。
这个人居然就开始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出现各种负面情绪。而且他这种负面情绪的出现,并不是因为内心不够强大,他是实实在在的出现了心理创伤。
很多时候,人们会低估这种被别人排斥带来的痛苦,其实你被一个人这样排斥、拒绝带来的痛苦,就跟你被别人打了一顿差不多,你知道被别人排斥是多痛苦的了。
通常来说,情感价值一般什么人会提供?
首先,家人,或者其他很亲密的人,他们是爱你的,会让你觉得有归属感,被接纳,这是家人跟亲密的人提供的。
但是在日常的社交当中,别人也会给你提供这种情感价值,比如你到了那一坐,别人就说“好喜欢你”,觉得你今天穿的特别漂亮,其实这是给你提供的情感价值。不管说这句话的人,是个大佬,还是一个小兵,你听到之后都会开心。这个话也是告诉你,你被接纳了,你被喜欢了。
所以这种情感价值,你千万不要小看,不要觉得又没给你钱,又没给你资源,有什么好在意的,但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情感上的归属和被接纳,是人人都需要的,是刚需。
这是我们社交当中,能给别人提供的第三种价值,叫情感价值。在社交当中能给别人提供的第四种价值,叫智力价值。
智力价值这个词,也是我创造的,因为我自己有一个这样的朋友,特别聪明,我能在她身上学到很多想问题的方法,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个东西,也不是信息不是知识,也不是情感价值,也不是资源,你跟她在一起,会有一种智力上的提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穷查理宝典》这本书,查理本身就特别聪明,他是巴菲特的合伙人,巴菲特曾经说”查理把我推向了另外一个方向,这是他思想的力量,他拓展了我的视野。”就是这种智力价值的描述。
以上,就是我们在社交过程当中,能给别人提供的四种价值,包括信息价值,资源价值,情感价值跟智力价值。
我们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去想问题,我们在社交当中,能给别人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别人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价值,这就是社交价值的四个方面。
再往下,就是我们在社交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投入成本,成本就是投入的时间跟精力,有时候还要花钱。比如昨天我就请人吃饭,吃了我5000块。
所以我们在社交过程当中,投入的是时间、精力和金钱。
我们之前有一个朋友,是个富二代,有很强的资源价值。他爸爸特别厉害,厉害到可以帮助我们同学解决工作,按说她这样的人,是不是人人都很喜欢?特喜欢。
因为你跟她玩一年,你能把自己的工作跟户口搞定好,别人拼四年才能搞定,所以这个女孩是不是极具吸引力?
由于具备了这样的社交价值,她周围确实吸引了一批朋友,就冲着这个目的来的,可是慢慢的,这些朋友就散去了。
因为这个女孩虽然能够给别人提供资源价值,但是她浪费别人的时间、精力太多了,这女孩的情绪特别不稳定,你天天哄她不够烦的,天天哄他得花多少时间精力,还不如自己去学习好好考个证,以后找个工作。
所以她即便有极强的资源价值,也交不到朋友,因为我们在社交过程当中,不仅去衡量社交价值,我们还去衡量社交成本。
这种现象在两性关系当中,也比较常见,有一些女孩就说「我条件挺好的,有一个人也挺喜欢我的,后来怎么就放弃不追我了?」
有可能那个人就觉得投入的时间跟精力太多,也就是成本太高了,所以我们在社交过程当中,不仅去看价值,还要看一个因素,叫成本。
除了价值跟成本之外,你还要看社交风险。
为什么我们以前总说,不要跟人品不好的人交往?哪怕这个人能够提供再高的社交价值都不要。
因为他的社交风险太大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会坑你一把,你再后悔就晚니。
以上,就是我们在社交过程当中,需要衡量的三个因素,社交价值、社交成本和社交风险。
以上,就是社交价值理论。
再往下,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重点了,叫人际关系分层理论。
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的人际关系分个层次,分了层次之后,我们才有对付每个层次的策略,我们才不会乱分层,分成三层。
第一层,叫做亲密层。
亲密层就是我们人生当中最核心的社交关系,我一般把家人跟关系特别好的朋友,才会放到亲密层,因为这些人给我提供了非常大的情感价值,我在这获得了极强的归属感,这是我活着的根本,没有这些人,我的人生孤单,我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就没什么意义。
所以说亲密层是特别重要的,一般情况下,都是你的亲人或伴侣。亲密层往外一层,叫人脉层。
我们平时经常说要搞搞人脉关系,就是指这一层次。这一层次人的特点,就是他们最有可能给你提供帮助。
在社交理论当中,有个这样的说法,强联系的人会比弱联系的人,给你提供的帮助更低。
强联系的人,比如你的亲人,或者你特别亲密的朋友,这些人跟你的社交圈子、资源能力是差不多的,所以你在这个圈子得到帮助的概率不是特别大。这是一般情况,如果你是个富二代,你所有的东西都要靠你爸给,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相对来说,人脉层的人可能跟你的关系不是那么亲密,他们相对于你的亲密层来说,属于弱联系,这些人很有可能偶尔给你提供一个工作机会,或者职业上的帮助。
比如我前两天有一个朋友就介绍了另外一个朋友一份很好的工作,他们俩就是一起考过研,其实也不是那种日常特别亲密的关系。
你要去想想,谁是你的人脉层。
第三层,就叫做社交层,是人脉层再往。
外社交层的人,可能我们知道她叫什么,一起吃过一顿饭,但是后来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交往,就加了个微信,也没说过话。
人际关系可以根据从强到弱的联系,分为亲密层、人脉层跟社交层,这样分了之后,你就可以把每一个你认识的人,都填充到这三个层次当中,分完层之后,你就知道怎么跟他们交往了。
我们每个层次的社交目标是不一样的,比如亲密层的目的是什么?你不要想那么多,不要给他那么多功利性的东西,我们给对方爱,对方也给我们,所以我们能够幸福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即便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多的钱,没有那么成功。
所以第一层,亲密层的目的,就是满足你活在世界上,对于爱的需求。
人脉层的社交目标是什么?是对方可以给我提供帮助。
你有了社交目标,就知道怎么对人家了。那么人脉层的人来找你帮忙,你要不要帮他?你当然要帮他,因为你帮了他,他将来才能帮你。
你跟他用不用天天吃饭?用不用天天发微信?其实是不必的,但是你可以保持一个常规联系,比如逢年过节给他发个微信好,免得你要找他帮忙的时候很突兀。所以人脉层的社交目的比较明确的话,你就知道应该怎么去跟人脉层的人交往了。
社交层的目标就很简单了,可能大家互相尊重,就可以了。
一般情况下,你去找社交层的人帮你,他是不会帮的,点头之交,如果这个人肯帮你的话,一定是鸡汤文章里面写的,或者电视剧上看的。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相信大多数还算成熟的人,都有过这种感受,就是帮别人一次是很难的,我说的帮,可不是帮倒个水,帮拿个快递,我说的帮,是真的切切实实对他的工作,对他其他方面有过很大帮助,这种帮是很难的。
因为每个帮忙都要耗费一些资源,一般情况下是很难的,如果社交层的点头之交,其实帮助你的概率并不是很大,你们真的是只要互相尊重,并且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就可以了。
可能你们只是见了个面,吃了个饭,偶尔联络一下感情,让对方觉得你这个人不错,就挺好的。
你们可能有进一步的交往,如果进一步的交往,你发现对方也是将来有可能帮助你的人,也很好,也是有一些社交价值的,你可以把他归到你的人脉层里面。
当你把你的人际关系分层,并且这么梳理好,明确了每个层次的社交目标之后,你就会发现,你心里面对社交这个事情再也不焦虑了,而且你非常清楚对于每个人,你应该付出多少时间跟精力,该怎么跟他交往。
比如亲密层的人,其实是需要你花费最多时间去经营打理的,你需要用爱跟他相处,你需要互相陪伴。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犯这样的错误,觉得亲密层的人已经天然跟我们亲密了,比如家人,所以我们不应该在他们身上,再浪费任何社交精力,我们应该拿出去给到外面的人,把外面那些陌生人变成我们的朋友。
这你就大错特错了,你永远记得,你活在这个世界上,对你来说最重要的社交关系就是你的家人,就是跟你最亲密的那一拨人。如果你的亲密层出了问题,你在这个世界上的幸福,就是有缺憾的。
相反的,如果你亲密层处理好的话,你的幸福感是持续的,这个很重要。所以亲密层才是需要花费最多时间,去爱、去陪伴的。
再往下,人脉层就是用真诚跟善良去相处,一定要给对方一种感觉,就是他来找你帮忙,你一定会帮他。
再往下,社交层,我们刚刚在说社交目标的时候,也简单提了一下,就是需要用社交礼仪来相处,留下好印象,更多展示自己就可以了。
这样分层之后,你就可以合理分配自己的社交时间跟精力了。我们在实践当中,需要注意哪些点?
第一点,就是社交价值的误判。
比如这个人,你上来就把人家归到亲密层,但人家跟你并不亲密,人家只是你社交层的人,你就觉得能跟人家做朋友,你不会受伤害。”我投给对方无限热情,对方只给我一个冷漠眼神”,你就受伤害了,你就痛苦了。
不要痛苦,你只要告诉自己,我只是把他的社交价值误判了,我把他从我的亲密层拿放到人脉层,或者放到社交层,就可以了,然后跟他的相处就顺了。
以上,就是社交价值的误判,社交价值误判会给你带来社交时间的分配失衡,就是把你的社交时间,花费在不应该花的地方,当你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要迅速做调整,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像以前一样,还伤心哭泣。
第二个问题,就是你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把对方放到了社交层,你觉得对方人不太好,但是点头之交,互相尊重就可以,可是对方想把你放到他的人脉层,想把你放到他的亲密层。
比如他天天来找你,就是喜欢你,天天跟你说话,你又不会拒绝他,然后你还陪他聊,这样就浪费了你的社交时间跟精力,这就是属于你的社交时间精力分配失衡。
如果你把他放在社交层,你就只对他做社交层的事情就可以了。如果他经常来找你要聊天,又要跟你一起干嘛的,你就拒绝他,一定要拒绝他,你大脑当中的人脉关系分层图,要一下亮起来,告诉你自己不必要,如果有这个时间,还不如给妈妈打个电话。
所以这是我们讲的,在实践过程当中,遇到的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叫做接纳我的陷阱。
我们在社交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有个陷阱,叫做接纳自我。
比如一个人的社交价值特别弱,很多人不喜欢他,不接纳她,不跟他玩,这时候他可能告诉自己「没关系,我做自己就好了」,或周围人就劝他,其实是骗他「你喜欢自己就行了,不要管别人怎么想,你要接纳自己就可以。」
接纳自我在很多时候,都是个陷阱,你就记得这句话:一定要有社交价值,一定要被别人需要,被别人接纳,这样他才能满足自己的归属感需求。
没有人是完全可以做自己的,这个不是我说的,是哈佛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人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或者根本就取决于他的社交关系。
我没有感受那么绝对,但是我从大概过了大学之后,就发现人不可能摆脱社交关系,你一定要社交价值,被别人需要,否则的话,不可能出现那种情况,就是“我一个人很幸福”。
你不要看别人一个人学习很好,他不爱跟别人社交也很幸福,也很知足,你不要这么看别人,因为一个学习特别好的人,他在其他方面,已经被别人接纳了。他可能成绩优秀,被他的老师接纳被,他的家人接纳,周围有朋友不喜欢他,他才可以做到不在意。
所以大家要注意这个陷阱,不要跟别人学,别人可能已经被一部分人接纳了,所以人家不在意另外一部分人而已。你不要看到人家可能对某一部分人不在意,你就得出一个结论「人只要做自己就好,我不用跟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
千万不要这么想,千万不要掉入接纳自我的陷阱里面,没有人是不需要被别人接纳的。
第四点,叫做社交价值不够的时候,以后就展示开放状态。大家觉得最好的自我介绍是什么?
最好的自我介绍就是一定要在自我介绍当中,展示出你的社交价值来。一个人的自我介绍特别幽默,你为什么愿意跟他交朋友?
因为他能给你提供情感价值,你跟他在一块开心,开心其实就是一种被接纳的表现。你跟对方在一块开心,你会感觉幽默的人特别容易接纳你,所以你愿意跟他交朋友。
但是不是一个人只要在自我介绍里面,抖机灵就可以了?未必。
如果你机灵抖过了,你很有可能让别人觉得自作聪明,你这个人自作聪明的话,就意味着很有可能跟别人接触的时候发生不愉快,对别人有一些排斥,可能你的情感价值就弱,别人就不愿意来跟你交朋友。
所以我说最好的自我介绍,其实就是展示自己的社交价值,跟什么形式都没有关系。
我之前就见过一个人,他做自我介绍特别符合我说的这个方法,他上台就讲「我是一个医生,我这个人不太会说话,但我平时很爱帮助别人,我在某个医院工作,如果你们需要我的话,就来找我,我留下我的电话号码。」
这样的自我介绍谁不喜欢?说实话我所在那个场合,这个医生并不是里面最强的人,他的社交价值没有那么强,其他人全是大企业家,但是他的自我介绍一下子就把自己的社交价值给打开了。别人就觉得我跟他交往其实挺好的,因为可以得到帮助。
人会有这样的心态,所以我跟大家讲,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社交价值不够的话,一定要展示开放帮助的状态,这样也可以帮助你交往更多的朋友。
再往下一点,就是你一定要主动求助,不要害怕拒绝。
很多人面对人脉层的人,会不好意思开口提要求,他担心被别人拒绝。
其实你根本不用担心,如果你请求之后,别人帮助你了,他就是你人脉层的人,由于你跟他提过请求,被帮助了,你就欠他的。其实你们这时候的社交关系更紧密了,反而感情更好了。
如果你提了要求之后,对方并没有帮助你,把你拒绝了,你就要把他调到社交层,不要放到人脉层了,你以后也不用对这个人提供什么帮助。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主动求助,不要害怕被拒绝。
以上,就是我们给大家提的,在社交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点。
上完我们这个课程之后,大家的思维方式要转变了,以前我们出去跟别人交朋友,我们总是盯着谁强,谁有资源,总觉得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
以后你不要了,以后你出去跟别人交朋友的时候,你要想我能跟别人交换什么,我能给他提供哪种价值,他能给我提供多种价值,用这种思维替代以前的那种出去交朋友,特别功利的,就希望别人去帮你,让你一步冲天,或者帮你少奋斗个好几年的这种心态。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自己亲身实践过的,最高效的社交方法。
第一步,提升自己的价值。这个是万变不离其宗,永恒的真理。就是你一定要提高你的社交价值,从四个方面去提高。
第二步,你可以寻找到社交明星,然后用他搭建人脉网。社交明星可能什么都不干,天天就社交,他认识很多很多的人,他就攒局,你去一次就可以,你只要去一次,把社交明星带来的朋友认识一遍,就可以了。
你回家就可以对他们做分类了,有的可以把他们放到人脉层,有的可以把他们放到社交层,由于你本身有很强的社交价值,所以别人其实是愿意来跟你交朋友的。如果你在饭桌上,还展示了你开放。帮助的状态,一般情况下,你就可以把这一桌人都放到你的人脉层了。
第三步,你一定要注意社交礼仪,你在桌上千万不要做不得体的事情,千万不要去冒犯别人。
如果你冒犯别人,你冒犯一个,其他人就会觉得跟你交往有风险,其他人可能就觉得你人品不行,就把你放到社交层了,人家就不愿意对你提供帮助了。
我自己也是用这个方法来社交的,首先,提升自我价值,其次,找到社交明星去搭建人脉网,第三步,注意社交礼仪,干万不要做傻事,千万不要做一些冒犯别人的事情。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课程,课程已经很长了,但是我已经很尽量把我想说的话都缩短了,在这节课里面,把我自己在社交方面这么多年总结的经验,全部分享给大家了,等于总结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处理社交的方法。
这世界上未必没有比我的方法更好的,但我可以告诉大家,因为我这个方法完全可以达到一种自洽的状态,就是你再也不用为社交焦虑了,而且你的社交时间跟精力的分配也会有序很多。
总之,我到现在使用这个方法,还是成功地推荐给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