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浪人西门庆;今年交易通胀,就看它了 !

 老鸦树 2023-01-09 发布于重庆

粉丝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成长光伏+储能上午表现一波后回落,消费白酒接棒,代表价值板块顶了半边天,价值消费跟成长赛道有轮动表现,这都是之前文章里预料之中的

但去看市场板块的涨幅、资金流入量,会发现今天涨幅最大,机构资金流入最多的是有色板块,有色板块成交比白酒还多30亿,有色自然就成了昨天留言中所谓的“奇兵”

12月中旬发文提煤炭的时候,延伸出来一个结论:23年还是有“交易通胀”的逻辑,而有色就是通胀的最佳代表

图片

上周某头部机构发了一篇名为《通胀的魅影》的文章,这篇文章估计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其实关于23年通胀的逻辑一直都在,关于这点,我在12月11号的文章就明晰过:图片

当时我就表示,资金进场了

卖方机构进入1月才说,其实从时机上来讲,已经属于滞后,当然,毕竟是机构公开的年度策略,在择时这个问题上不能有太过分的要求

在这其中,机构的用处就是把未被明晰的逻辑,从桌下端到桌上

行业内黑话叫:上菜  (😀)

其实仔细关注一下最近跟通胀息息相关的美元,人民币,跟大宗价格

还是能很好的理解,为什么市场资金卡在这个点,去交易通胀

而今天突然爆发,还真不是偶然,这一切都跟人民币汇率、美元指数的走势有关。

图片

拉远点看,人民币升值,对岸的美元回踩,这种条件就是经济复苏最好的温床,而通胀在其中担任什么角色呢? 典型的助推剂

关于这点,去年12月我发文时候,就有西粉提出:

如果通胀继续上行,会不会不利于23的经济复苏

对于美国而言是会的,而对于我们而言并不会

去年煤炭、能源价格上涨确实给美联储抗通胀带了很大的困扰

而现在全球,包括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通胀,而是衰退

全球通胀弊端只是仅仅对于美国而言,去年隔绝外部通胀向内传导,也是为了流出通胀的空间

换个思路,如果我们23年全年经济复苏,投资需求加大,尤其是工业,制造业,原材料价格是难免会上行,从这个角度上讲,附属伴随合理的通胀上行,通胀就成了助推剂。

22年机构从美国的高通胀以及能源危机导致的能源高价,看懂了交易通胀的逻辑,选择了煤炭,所以在22年,煤炭成了各位西粉最大的收益项

而今年,交易通胀的逻辑从全球转移到了国内,机构大概率会选有色,而北上则先一步看透了这个逻辑,北上配置型资金(中长)在交易通胀时,最大的持仓持仓是有色

今天有色品种锌、铜、铅以及黄金等品种的上涨以及紫金矿业的走势,估计还是有大把资金看不懂,这些都是机构在交易的逻辑

这跟去年的煤炭一样的,等市场大部分资金都能看懂了,哪怕不在顶上也是在接近顶上的位置。

还有一个现象是:


同样是交易通胀的逻辑,在去年煤炭强了大半年,从4月开始,直到9月拐头向下

而有色在去年跌了一整年,恰好也是在9月拐头向上,11月北上先入场

12月我根据机构持仓发现了端倪,发了文章,直到最近大涨,逻辑得到验证

图片

同样的交易通胀,为什么有色跟煤炭的走势相悖呢?

为什么外资尤其看好有色,难道煤炭的逻辑丢失了吗?

内外资各自选择的阵地不同,外资不会去接内资的盘,煤炭是国内机构公募基金的地盘,外资不会过多参与

外资买板块的核心资产有两个特征,第一位置够低,第二一定是行业龙头,为什么之前12月我发文时就说,外资已经逐步进场有色,不光是资金数据的结论,更重要的是紫金矿业完全符合以上说的两个核心点,这也符合北上配置型资金的胃口

这种逻辑比较复杂的线,新西粉肯定理解不了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是,这部分老西粉,去年都在煤炭上吃了至少70个点以上的大肉,有部分波段交易能强的,甚至翻倍,所以有一个结论:机构玩法一定要在逻辑被明晰的那一刻,尽量趁早,先占位置,而不是等市场走出行情了再去追

看到这里,问题自然也就来了,没看懂之前文章的西粉一定有问题,例如说:

有色会复制去年煤炭的行情吗?

煤炭要不要放弃,切换到有色?

当然,问得最多的问题,一定是:

有色还能买吗?还能继续涨吗?

首先,光靠外资,有色不会有板块行情,如果春节后复苏明晰,有色钢铁都会有行情,这方面内资比外资谨慎,外资是先预测,再做计划,内资是看到数据的确定性再入场,在这点上“机动性”内资不如外资,(为什么底总是被外资抄,就是这个道理)关于FK问题上,外资是不是也先内资一步?

有色在逻辑方面,被外资首选不是没有原因的,但缺少了内资的加持还是少点意思,说直白点:内资机构不来抬轿追,有色难有类似于去年煤炭的大主升行情,但你说逻辑在不在呢?明显是在的,我去年4月提煤炭时,同样也没预料到9月能涨出接近翻倍,如今有色也是一样,考虑逻辑的同时,也要考虑主升行情是否能形成,以及形成所需要的必备条件(逻辑本身,资金端是否允许)这些条件都满足,行情自然就会按照逻辑来兑现涨幅。

而煤炭在23年的逻辑缺少了一环是,22年能源危机的驱动,也就意味着只走国内的交易通胀,煤炭不会再出去年的大主升,以188为例,目前位置再往上出翻倍,到60甚至70以上的概率很小,但回到大波段震荡往上的格局还是不会太难,毕竟煤炭价格降价有限,价格摆在这,业绩有保证,深跌后冲着业绩修复来算估值,煤炭股在23年也一定是平稳的,但不如22年这是现实情况。

至于有色会不会完全复制22年的煤炭,同样是交易通通胀的逻辑,从历史走势中去翻,吻合度一定不会太高,自然也不存在完全复制一说。

玩机构票,玩行业基本面,玩自上而下的逻辑,千万不要以游资票的“模型”来套用,也千万别产生完全复制的想法,游资短线完全看情绪,情绪是短期指标,而机构票出主升需要的条件多得多,更重逻辑,机构票走得必然也更稳,确定性更高,退一步说,就逻辑逆转了,你随时可出局放弃,其实玩基本面更多的是,等不到那一天就已经被K线折磨得放弃了,而不是行业基本面跟逻辑本身的问题。(跟认知有绝对关系)

所以看不懂以上,那么你当没看到去年说煤炭时我就没加这条备注,以至于很多不懂的西粉稀里糊涂上车煤炭,在经历了2个的震荡,虽然最后有大收获,但这种经历能汲取到经验的西粉还是少数,大部分是煎熬后看到黎明后欣慰:还我好没放弃, 其实如果你看懂了,你会觉得这就是理所当然的,该涨的,也因为你看懂了,这本就该是你赚的,不会有那么多的感慨。

······

以上说透交易通胀的逻辑花了不少篇幅,市场这边就简短一点

市场今天还是收阳,除了有色在权重上做了贡献之外,消费白酒贡献是最多的

图片

内资机构跟外资北上配置长线都有买入,也就代表白酒基本上全是格局资金,而不是做短,今天能涨得这么顺畅,也得益于上周北上大幅度流入,做短线的配置型资金没什么白酒的持仓,做短线的北上上周基本都去了赛道新能源,价值这边配置并不多,所以今天白酒大涨也没什么抛压

图片

消费的核心还是白酒,其次是食品饮料这类二级行业,这些都是机构买后期经济复苏会去的地方,其次是免税旅游,游资通常不会去这些行业,游资通常都是炒零售这类消费分支,今天消费方向的细分,游资的地盘几乎没表现,这也是为什么我提,最近行情最好以机构思维去参考,玩游资打板,今天破板率不低,一地鸡毛的概率特别大

有个细节是,今天被消费带起来的旅游,今天涨的基本是机构标的,游资标的没什么表现,小市值的游资票基本没涨,甚至还有跌的

图片

涨的最多的是也是之前被部分西粉嫌弃过的众信旅游

关于旅游之前我文章就明晰过,在合适的标的上做回踩买入,如第二天轮动到,不板则做高抛或减仓是大概率不会错的

图片

旅游这边盘后也给了利好消息:

图片

在不改之前的趋势走势前提下,都是回踩低吸来消息利好则高抛卖出

旅游板块大把做T的资金,除非有游资硬吃抛压引导上板打造情绪,没出现这种情况,都是按照之前的玩法去把握,现在消费线,能涨的情绪分支不多,大多都是走趋势,包括市场也是小阳线碎步往上

今天市场能出阳,北上做了不少贡献,有西粉好奇,上周北上虽然大幅度流入,但也是有买有卖,但为什么到上周四周五开始,以及今天,就不怎么不砸盘做T,买入居多了?

还是汇率升值的问题, 人民币升值破6.8,进入升值通道,难免会刺激外资

手持人民币能赚汇率差价,买入有逻辑的板块能获得收益

反之,为什么贬值的时候外资不买?因为哪怕A股赚了,可能还不够填补一天货币的贬值,就算能,从交易的角度来说也是逆势而为

而现在,双重收益是顺势而为,所以市场超预期的上涨离不开北上这股情绪资金,北上大笔买入也离不开汇率的升值

之前我写过23年展望的文章中,其中影响23年A股走势中的因素,RMB汇率在其中之一,现在各位估计能理解到,那篇文章的意义,同时那篇文章也写过交易通胀,以及后续复苏的问题

各位把那篇文章读懂了,就大概明白23年这个开局,以及全年大概是个什么节奏

·····

最后对板块总结一下:

价值消费继续看好,旅游免税震荡往上

猪肉猪周期见底,位置安全,但年底弹性有限

赛道成长也有机会,储能,钠电池,光伏(中下游),半导体制裁继续看好

地产跟旅游也是后续只有利好,没有利空的板块,没有看衰的理由

其他题材板块就不说了,现在资金的交易风格明显“偏机构”

有些题材没有情绪,也悄咪咪的在涨,例如之前的游戏板块,跟今天涨幅榜第二的教育,这两个是之前都被↑锤到地板上的行业,当下重要的是要复苏,这些行业在整顿之后,都会被放宽,好贡献GDP

例如说,游戏,当时版号批量放出后,就释放了一个信号

有些个股已经短期炒了好几十个点,并且市场还没关注度 

例如之前,圈里提的 游族网络

图片

图片

这种板块30个点就差不多了 

后续这种被锤过的,又对GDP有贡献的行业,都会慢慢放开

例如平台型经济,周末马云失去蚂蚁金服控制权的事一直在发酵,各方解读都很多,其实这个事从某些方面来理解就是:大家都做一下让步,目的就是要平台经济要起到盘活经济的作用,为复苏做贡献,23年会有各种政策围绕 复苏 来进行。

而复苏跟通胀在某些角度来看不是对立的,反而是相互助推

而高景气的新能源赛道,在2023年也不会失宠

23年有“多面开花”的机会,问题是你想摘哪一朵花?

家花还是野花? 🤭

今天的文章4000字,有点多,能耐心读完的,我打心里给个 Respec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