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上小学一年级起,就一直以为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是权威、是真理,一旦遇到不懂的或悬而未决的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查字典,看看字典上怎么说的。甚至在和别人争辩的时候,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便理直气壮地搬出《新华字典》,颇为骄傲的跟他说:“你看,字典上就是这样说的”,一下子就把对方搞得理屈词穷哑口无言。…… ![]()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意识到字典、辞典以及所有的工具书也是人编的,也是人的意志的体现,并且编纂机构会通过工具书将所要表达了意志渗透到方方面面。曾经认识一个辞书编纂专家,他给我讲了很多其中的轶闻趣事,比如中小学生用的最多的《新华字典》,里面的每一个例句,都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仔细推敲过的。“飘扬”的造句是“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后来为了保持工具书的中性,改成了“彩旗迎风飘扬”,结果编委会就被人告了,并且定性还比较严重。……如此事端,不胜枚举,才逐渐认识到字、词典也是价值观的渗透非常严重的地方。 ![]() 正因为这些缘故,《辞海》才每隔10年就要不断的修订,以便收录最新的动态。于是,辞书学也就应运而生,甚至出现了专家学者,研究工具书更是成为管中窥豹了解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的入口。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疯狂的收集各种专业和语言类工具书,家里有一个书架摆的满满的,但由于互联网的兴起,日常检索都依靠度娘了,这些工具书也就多数的束之高阁了。时间久了便觉得对不起她们,也就很少再增添新的东西了。但真正需要的时候,仍然回避不了去查阅翻检她们,毕竟谁都知道度娘并不是100%的可靠,也不可能引作文献资料出处,不然会贻笑大方的。 ![]() 下午单位年终述职,四时毕,看为时尚早,驱车到兴善寺西街露天书市逛了一圈。在柳师的书摊上,见到一套名为《大辞典》的皇皇巨著,16开精装上中下三册,规模和《汉语大词典》的缩编本大体相当。因为没有见过该书,便好奇地从书堆里面抽了出来,令人惊讶的是外封衣正面竟然没有任何的标识,书脊上除《大辞典》三个字之外,也没有出版社信息。这一下子便勾起我的兴趣来。结果打开上册的第1页也没有找到版权页,反而看到了几行敬告读者的文字,下面署名是广州516邮政信箱。浏览后才发现该套是台湾三民书局编辑出版的工具书,由广州516邮政信箱影印出版,供有关专业人员内部参考使用。告示中还特别强调,由于明显的原因,本辞典的内容有不符合我们观点和失之偏颇之处,特别是对我们国家和党的组织、人物、事件等的描述解释,常有错误或避而不提,敬请读者在使用时注意分析批判。 ![]() 于是便一下子恍然大悟了,原来是海峡彼岸的一套工具书。再往最后翻,果然找到了版权页,并在编委会名录后面找到了出版说明。该套辞典的编筹始于民国六十年(1971),成书于民国七十四年(1985),并于当年八月正式出版,前后费时达14年之久。全书收录汉字15,106个,词条127,430余,按康熙字典的部首先后排列为序。当时还是活字印刷,为了该套书,三名书局特意从日本采购并定制新的字模六万有余。及排版完成,又费时5年。铅板印刷时,用铅达70吨,所铸造铅版堆积如山,占场地百余平。可以说三民书局费出了太多心血。 ![]() 该套书本为国营二六二厂所藏,扉页钤202厂图书资料专用章,202厂归属核工业集团。唯一不惑的是广州516邮政信箱属于何地何种性质,他们为什么有资格来翻印这部《大辞典》,按常理,这应该是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之类的工具书专业出版机构的责任。最后却有一个神秘邮箱来负责,并且没有年月日,也算是奇事一件。 |
|
来自: tcfzhf的图书馆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