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总出奇制胜打了大胜仗,蒋介石抱头痛哭,毛泽东从此不再用化名

 Karl 2023-01-10 发布于云南

1947年3月,党中央撤离延安之后,鉴于敌强我弱,情况复杂的实际,为了保密,在转战陕北的过程中毛泽东一直使用化名“李得胜”。

文章图片1

但是,五个月后,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打了一个大胜仗,毛泽东给彭德怀打电话,第一次公开呼叫:“我是毛泽东。”从此,“李得胜”便永远成为毛泽东历史上的曾用名了。

而此时的蒋介石却如同一条疯狗,冲进国防部办公大厅,高声狂吠:“娘希匹!娘希匹!还我三十六师,还我三十六师啊!”骂完一头栽在沙发里,抱头失声痛哭,国防部长白崇禧,参谋总长顾祝同几乎被吓傻了。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蒋介石大闹国防部丑闻。

为何彭德怀打了一个胜仗能会有这么大的威力,能让毛泽东和蒋介石分别有如此大的反应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1947年3月,蒋介石发动内战后接连遭受重大损失,在华东战场上部队不断被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整师整旅地吃掉,地盘也在逐渐缩小。在接受了他的日本军事顾问冈村宁次的建议后,开始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他不断调动兵力,进攻的重点东面是山东,西面就是陕北。

蒋介石在陕北投入的兵力,是胡宗南集团的25万人。而此时人民解放军都在外线作战,保卫党中央的部队大都是地方部队和警备部队,总人数也只有2万多人。

情况复杂,形势严峻,联司司令员贺龙远在晋绥,一时抽不开身。总参谋长彭德怀便主动向毛泽东、周恩来请缨,担负起指挥在陕北的人民解放军保卫党中央的重任。

3月13日,鉴于延安兵力有限的实际,党中央主动撤出延安。3月19日,胡宗南率领浩浩荡荡的25万大军占领了延安,并一路向陕北扑来。

彭德怀手里仅有6个旅2万多人,分别是张宗逊的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所辖的第一纵队(独1旅、第358旅)、教导旅、新编第4旅、警备第1旅、第3旅,以及从山西急调过来的王震晋绥军区第二纵队2个旅,再加上一些少量的地方部队。2万多对25万,这兵力悬殊确实有点大。

但彭德怀艺高人胆大,指挥着西北野战兵团从3月25日到5月4日,经过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战斗,三战三捷,歼灭敌3个旅1.4万余人。

文章图片2

彭德怀在做战前动员

这犹如给胡宗南的当头一棒,把他打懵了,也把蒋介石打急眼了。蒋介石把胡宗南召到南京一顿臭骂。但骂完之后,又是一顿安抚。还给他授了一枚青天白日的勋章。我实在搞不懂蒋介石的这种操作,一边骂着胡宗南是头蠢猪,一边又要给他授勋。典型的打一巴掌,再给个糖吃。

彭德怀这边收拾了一下胡宗南,又在5月21到7月7日这47天中指挥部队一路向西,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不断蚕食我陕甘宁边区的青海、宁夏的“二马”(马鸿逵、马步芳),歼敌4700余人,收回了陇东、定边、安边、靖边,迫使敌人退出我边区,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镇住胡宗南,打跑了“二马”,彭德怀开始腾出手来收拾盘踞在陕北榆林的邓宝珊。

7月19日,党中央召开了小河会议。会上,彭德怀建议成立党的前线委员会,以讨论重大作战方针和执行战略任务。毛泽东当即表示同意。7月31日,中央军委决定,将西北野战兵团改名为西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下辖3个纵队另2个旅,1个山炮营。

第1纵队,司令员张宗逊,政委廖汉生,下辖独立第1旅,第358旅。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王震,下辖独立第4旅,第359旅。第3纵队,司令员许光达,政委孙志远,下辖独立第2旅、3旅和5旅。另2个旅是新编第4旅、教导旅。全野战军共9个旅,约5万人。

为了策应陈赓、谢富治的部队南渡黄河,挺进豫西,西北野战军决定出击并相机夺取榆林,取得兵员、物资的补充,吸引胡宗南兵团北上,继续把他拖在陕北。

榆林靠近无定河、榆林河,地势平坦开阔,土质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素有“小北平”之称。由于它地处陕西、绥远、山西三省交界的长城线上,因此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面与沙漠隔榆林河相望。城墙坚固,易守难攻。这里是陕北与晋西逃亡地主的集中地,也是国民党包围、进攻陕甘宁边区的一个重要据点。拿下榆林,我晋、绥、陕解放区可以连成一片,还可以经此外通苏联、外蒙古。因此,这里成了敌我必争之地。

蒋介石在榆林设立“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由邓宝珊任总司令,指挥第22军驻守,胡宗南到陕北后又将整编36师第28旅的2个团6000余人,空运榆林,加强防务。敌总兵力约1.5万人。

8月6日,彭德怀命令西北野战军对榆林外围发动攻击。到了第二天9时,榆林守敌外围据点基本被扫清。

蒋介石得知西北野战军围攻榆林后,非常吃惊,他感到如果榆林不保,则宁夏孤立,胡宗南一旦失去北面榆林的作战配合,将难以支撑整个陕北战局。于是他于8月7日带着空军副司令员王叔铭,急匆匆从南京出发经西安飞到延安。这是蒋介石一生之中第一次到延安,也是最后一次。

到了延安后,他立即召开作战会议。命令整36师立即驰援榆林,途中的粮弹补给由空军每天投送,并限令其11日进抵榆林。同时,他还命令胡宗南的主力立即北上,与榆林守军一起在榆林、米脂之间寻找西北野战军主力决战。

按照蒋介石的命令,胡宗南立即抽调董钊的第1军、刘戡的第29军共10个半旅6.3万人,从安塞、保安地区分两路向绥德、米脂和横山方向前进。整编第36师也同时出动。

整编第36师号称是胡宗南部最精锐的三大主力部队之一,也是胡宗南进攻延安的主力师之一。下辖3个旅,第28、第123、第165旅,每个旅有3个团,部队为半美式机械化装备。这个师的官兵十分狂妄,自吹:“解放军可以歼灭别的部队,可歼灭不了我们36师。”

36师师长钟松,黄埔第一期毕业生,与胡宗南是同期同学。此人非常狡猾,尽管他参加胡宗南集团时间不长,但却是胡宗南部军、师长中资历最老,也最为胡宗南赏识的一个。

文章图片3

在36师可能的前进道路上,彭德怀先是用教导旅外加绥德军分区的两个团阻击36师。随后又决定,用2个旅继续攻打榆林,以6个旅伏击36师,吃掉36师后再集中精力打榆林。

但从后来战局发展来看,两方面进展都不顺利。进攻榆林的部队因为缺少重火器,几次抵近爆破都没能成功,仅第一纵队的一部炸开了小西门,但因后续部队未及时跟进,导致进城的部队又被敌人打了回来。战至8月11日,攻城战斗依然没有太大进展。

伏击部队这边,狡猾的钟松并没有上套。他率领整编36师沿着长城外的沙漠走,绕过了西北野战军设下的阻援和伏击阵地,并且行动很快,到了8月12日先头部队已经进至距离榆林不到30里的苏庄子、天鹅海子一带。

而胡宗南的主力也在一步步向榆林、米脂之间的地带逼近。

形势危急,彭德怀在征得党中央的同意后,于8月12日黄昏撤回了攻打榆林的部队。钟松的整编第36师主力于8月14日进入榆林。

此时我党中央和西北野战军主力被从南来的胡宗南兵团董钊、刘戡部,以及北面榆林的邓宝珊部、钟松部夹在榆林、米脂的中间地带。东边是黄河,西边是沙漠,情况非常不乐观。

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是把我党中央及西北野战军主力围歼于葭县附近黄河岸边,再不济也要将毛泽东带领的中央机关逼到黄河东岸去。

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彭德怀先是想集中8个旅的兵力,迎击刘戡的5个旅,打乱敌人的部署,这样打比较稳妥,但是很难打成歼灭战,搞不好还会与敌成胶着状态。

就在这时毛泽东向彭德怀提供了一份情报:“14日下午钟松可能出榆林向南走二三十里,明日必向镇川前进,其目的是占领米脂。”

几天前,钟松带着自己的36师,成功避过彭德怀布下的口袋阵,还解了榆林的围。这下成了有功之臣,国民党报纸为他大吹大擂,吹捧钟松的行动神速巧妙……

蒋介石更是得意,专门致电慰勉胡宗南,鼓励钟松“悉心讨彭,并嘉奖将士。”

党中央为了避免损失,决定后方机关、医院东渡黄河。胡宗南通过无线电测向、侦听,以及空中、地面侦察得知这一情报。他误以为西北野战军攻榆林不克,“损失”巨大,“仓皇逃窜”,势必东渡黄河。他高兴得不得了,立即命令各部“迅速追击,勿失千载良机”。

应该说,钟松的整编36师经过五六天的长途跋涉,穿越沙漠,抵达榆林时已是人困马乏,加之途中掉队的又很多,急需休整补充。但是,钟松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自认为增援榆林有功,又被蒋介石嘉奖。于是他狂妄地说要“一战结束陕北问题”。

为了抢头功,钟松到达榆林之后,连邓宝珊为他准备的一顿饭都没吃,除了留下辎重部队等待补充外,亲自率领两个团,孤军南下,向沙家店东面的乌龙铺袭来,妄图与刘戡部汇合,再立新功。

当时的钟松部既缺粮又缺钱,临时由师部统一向驻榆林的中央银行分行借了一部分应急,又把各旅的辎重营和团的运输部队留下来等待胡宗南空投给养后再追赶送至前方。但是,这批给养一直到部队被歼灭时也没能看到。

面对毛泽东发来的情报,彭德怀陷入了沉思。彭总打仗有个习惯,在做决策过程中会把自己关在一个屋子里,就盯着一幅作战地图看,他会让警卫员小李帮自己把着门,任何人不许打扰,在此期间不吃不喝。但只要决心一定,命令一下,他就会招呼小李拿点吃的来。

文章图片4

《彭德怀元帅》剧照

彭总小时候读的书不多,但是后来马列的书读了不少。他突然想到了恩格斯讲过的一个战例。

公元362年,在雅典、希腊的争夺战中,维特军的统帅埃帕米农达斯在战争中首次使用了集中优势兵力,于决定性地段,采用新的战斗队形,代替正面平分兵力的传统战术。对于这一大发明恩格斯曾这样评论:

“埃帕米农达斯第一个创立了直到今天仍然是解决几乎一切决战的伟大的战术原则:不要正面平分兵力,而把兵力集中在决定性地段进行主攻。”

彭德怀回想起恩格斯的这句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尽管今天打仗已经不再是铠甲、长矛、盾牌的时代了,但是这种战术原则依然有效。而且华东战场上,陈毅、粟裕已经将这种战术运用得比较熟练了,苏中战役的“七战七捷”就是很好的例子。

于是他决定,集中兵力,出敌不意,吃掉钟松的36师。尽管这样做有一些冒险,但是他认为战争本身就是冒险的事。他问王震:“你王胡子孤军深入中原,转战河南、湖北、湖南,纵横几千里,是不是冒险?”

王震答道:“十分冒险!”

“冒险,但我们绝不盲目冒险!”彭德怀近乎是自言自语道。

“你有几成把握?”王震问。

“六成还是有的。”彭德怀说。

长期战争烽火的锤炼,使彭德怀养成了纯朴、沉稳而严谨的性格,他如果说有“六成把握”,便基本上已是成竹在胸了。

文章图片5

他将自己的方案报给了中央军委,毛主席很快就同意了他的方案。

“小李,有没有吃的。”警卫员小李像变戏法一样给他弄出一碗小米稀饭,两个白面馍馍来。彭总拿起一个馍对小李说:“你这个小鬼还真有点鬼哩!”小李笑着说:“命令不下达您是不知道饿的,这又不是头一回了。”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沙家店,是彭德怀给钟松布下的“死地”。这里北面是沙漠,东面是黄河,西南是无定河和刘戡的5个旅,侧水侧敌,敌人能够回旋的空间很小。但这里又正好处在钟松的整编第36师南下米脂的道路上,也便于我军部队隐蔽机动。

彭德怀准备在此集中了7个旅的兵力,一举将敌36师歼灭。8月18日,伏击部队全部机动到位。8月19日,钟松带领36师离开镇川堡,向米脂进发。8月20日,钟松进入彭德怀布下的天罗地网,战至当日17时,除钟松和第165旅旅长李日基带少部分人化装逃跑外,其余均被消灭,123旅旅长刘子奇被俘。

沙家店一战,西北野战军歼灭了敌整编第36师师部及第123旅、165旅两个旅,共6000多人。

这次战役的胜利,不能不令人佩服彭德怀的革命胆略和指挥艺术,毛泽东称赞他一反兵家大忌而为之,堪称出奇制胜的范例。彭德怀在纷繁复杂的战局中能够敏锐地捕捉战机,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既是彭老总在多年的战争实践中经验的总结,也是我军战役战术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的现实表现。

文章图片6

这一仗也基本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西北人民解放军从此由内战的防御转为内线的反攻。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这一仗之后,毛泽东和蒋介石为何有如此巨大反差的反应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