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学历史入门级答题技巧(选择题)——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分析

 靖风 2023-01-10 发布于河北

定位知识点
咬紧材料
慎选陌生项
倾向知识点
对文言文“断章取义”
不怕多序号题

作为学生进入中学以来的第一次大型考试,形成正确的答题思维很重要。今天,就以这套试卷为例,给大家讲讲历史试题的入门级答题技巧。

第一,定位知识点。
你要知道每道题要考察的知识点。如果一道题做完了,
你发现对不上老师和教材提到的任何知识点,别怀疑,你肯定错了
就如第15题。从题干“汉代”“盐铁”可定位此知识点考察的是西汉盐铁官营的政策。盐铁官营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加强中央集权,一个是增加财政收入。
如果仅仅根据题干中的“禁淫侈,绝并兼之路”几个字,就选C或者D,那就错了,因为这两点与知识点一点关系都没有。
记住,虽然要把历史材料题当语文材料题阅读,但落笔的答案一定要归到历史领域,选择题答案要体现历史知识点,大题答案要用历史专用词。
还有第14题,就有很大的迷惑性。问题用“启示”这个词,所以很多孩子想当然就选择了A或B这类大气的名言。但是,这些名言,和知识点一点关系都没有啊!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直接挂钩的重视民生,这一知识点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第二,咬紧材料。
近年来,无论是选择题和大题,材料越来越多,很少有无材料直接提问的机械性题目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运用能力是很有益的。
但对于初见材料的同学,经常只看问题,然后满脑搜罗知识点去作答。孩子你要知道,
材料存在的意义,是让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理解材料
出题者也为了治这个毛病,经常设置小陷阱去惩罚那些不重视材料的孩子。
就如第1题,A和B都是北京人的特点,而B选项比A选项更常出现,所以好多学生上来就选B。但是,稍稍看一眼材料你就会知道,这道题在说石器。所以,结合材料,而且题干也明确说了,“由此可知”,答案当然是A。
咬紧材料,不止要答案体现材料,还要体现材料的所有内容
就如第3题。题干体现了两个层次,第一个是文明起源点特别多,答案D或者B都能体现这一点;第二个是这些点最终都以中原为核心,也就是归到一点。这时候,只有A才能把两个意思都体现。
咬紧材料,也要包括材料没写的不要写的情况
如第22题。材料只显示了北方民族如何进入关内,并没有显示他们到关内后如何汉化,更没体现汉民受了他们何样的影响。所以这道题只涉及“内迁”,还没到“交融”的程度,所以不能选A只能选C。这时候,无论A这个选项在书中多重要,都要给其他知识点让路。 
第三,慎选陌生项。
老师和教材没有提的慎重选。历史的世界是深到你想象不到的,短短的三年时间,以孩子们现有的心智,是不可能学到全部的知识点的。
所以孩子们学到的知识是有取舍的,初中历史教材上的知识点往往是某段历史最具代表性的史实和史论。就如中华文明的起源期,文明之火可以用满天星斗来形容,但这个时期,书上只教了南方代表河姆渡文化和北方代表半坡文化。
这本来不需要特别说明,但近些年孩子们通过网络和课外书等渠道,或多或少了解到一些历史知识片段,并发现自己的所知是老师在课上没有提及的,甚至是观点相反。孩子们出现了疑惑。
孩子,你要相信的你的老师。首先网络知识鱼龙混杂,不全是真的,而你的老师几乎都是专业出身,所以你要信任你的老师。
你的老师教给你的是国家要求你必须学习的系统性知识和观点,你只有跟着老师和教材走,才能在国家的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话说远了,咱还回到试卷上。试卷上有时会出现老师不讲的内容,但那都是迷惑你的,试卷和老师是一条战线上的,选项一定是老师讲的那个。如果你发现实在没有正确选项,只有知识盲区选项时,你就得硬着头皮选它。这说明什么?这种时候的所谓“知识盲区”,不是老师没教过,肯定是你自己不记得或者没学到而已。
就如第13题。或者你从图片里读不出东西,或者你读出来的是你没学过的东西时,你要等等,你读出来的“新鲜观点”无论对错,都不太可能是选项。问题就算要求你选错误的一项,那也一定是与知识点完全相反的知识点,而不是你的知识盲区。
就像B和C,什么攻占陈县,什么打到咸阳附近,都是书上没讲过的,所以你先放那,不要轻易选它们。你看,C(陈胜吴广推翻秦朝)选项,就是明显的知识点的反面,就是我们需要的答案。
第四,倾向知识点。
选项两个答案看似都对时,果断选老师和教材常提的词句。就像第一点提过的,每道题都有要考察的知识点,无论选项多迷惑你,它都要落实到具体知识点上
就如第12题。很长的题干都在描述法家思想的影响,所以貌似A选项就是答案。但教材明确指出,秦亡之因就是秦残暴统治。另外我们在学习法家思想时,从来没有说过它直接导致了哪个王朝或国家灭亡。所以从知识点的角度,我们就往D“懵”。
咱们再从知识点来看,秦的残暴统治,就包括了严刑峻法。严刑峻法和法家思想不可以划等号。
看吧,你所谓的似是而非,其实还是没有牢固掌握知识点。所以呀,下次
遇到这种似是而非的时候,就往知识点上靠拢,得分的可能性会大些。但也不是绝对,毕竟你都沦落到“懵题”的地步了,就得承担输的风险。
第五,对文言文“断章取义”。
当然,如果你有能力把文言文翻译过来进行作答,再好不过了,以下的建议仅适用于那些读不懂文言文的。
你要记住,你眼前的是历史试卷不是语文试卷。你若实在读不懂,就拿起笔,把你能读懂的和历史课上出现的词句圈出来,圈出来的它们所贴近的历史知识点就是答案。当然,现代引文你看着腻歪不懂,此方法也适用。
如第4题。“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这几个字可以直接定位到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所以答案一下子就出来了。
第六,不怕多序号题。
见到①②③一类应该很高兴,不要被字数多吓到。这种题型一般都很简单,你只要检查这几条中是否有明显的硬性错误,没有就全选。有的话一般也就只有一条而已。
如第24题。这道题考察的是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四个选项都没有硬伤,只要耐心读完,就能选对。
好了,题型有限,选择题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希望认真阅读至此的你,至少能够记住其中一两点。别等着了,赶紧拿出练习册,操练一番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