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菖蒲泛舟 2023-01-10 发布于福建
发布时间:2016-01-21    作者:超级管理员    点击量:50

作为学校实现“十年腾飞,建设世界一流”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新闻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从学科发展角度出发,统筹规划布局,在国际化接轨方面取得了多方面成绩。通过开掘多种渠道、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新闻学院成功地扩展了国际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并最终使之与学科建设相结合。2009至2011的两个学年当中,新闻学院共接待来访外宾220余人次,主办或合办高水平国际会议和讲座40余场,与国外一流院校或研究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4项,学院选派出国进修教师18人,教师和学生共有近40人次出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组织领导:统筹布局 合理规划

新闻学院领导班子从改革和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将配合学科建设、拓展对外交流、加强外事工作的组织和规划、丰富内容、提升水平等作为国际交流工作的发展方向。为此,学院成立外事工作组,选任拥有丰富国际交流资源和经验的多名教师参与外事工作,明确分工和责任。外事工作组定期召开小组会议,根据学院工作重心,设计和规划外事工作内容和形式。

在巩固现有对外交流资源和渠道的基础上,针对新闻传播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学院的自身特征,外事工作小组在学院领导指导下,紧密配合学院教学、科研和师资建设等各领域发展,围绕加强新媒体研究;探索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 深入拓展儿童与青少年发展、公共外交、气候变化、政治学与传播学相结合的国际前沿学术领域建设;创建国内新闻传播院系首家认知神经科学传播学实验室;拓展学院在职教师国际视野,选聘海外教师,充实和提升学院师资等方面统筹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利用资源,开展国际交流工作。

交流互访:“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

2009年以来至今,新闻学院外来访问交流的数量和频率有了显著增加,总计达到220人次。除了保持与境外已有合作关系学术机构的交流,学院鼓励教职工积极拓展个人国际学术关系,尤其是与世界知名院校和学术研究机构的联系,从而有助于学院整体外部资源的拓展,进一步丰富交流内容,提升层次。

近年来,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知名学者和业界专家,如《纽约时报》前国际部主编与网络版创始人伯纳德·格兹曼(Bernard Gwertzman),《纽约时报》艺术设计指导Nicki Kalish,美国普利策最佳摄影奖获奖者Demond Wenter与普利策最佳历史报道奖获奖者Hank Clibanoff,摄影大师乔o麦克纳利(Joe McNally),《连线》杂志前主编凯文 凯利(Kevin Kelly),驻华美国大使馆新闻发言人史雯珊(Susan Stevenson),著名传播学者Elihu Katz(伊莱休o卡茨),约翰·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潘忠党、李金铨、祝建华、贾文山等到访新闻学院,通过讲座、座谈、培训等多种形式与师生进行交流。

此外,新闻学院还积极探索拓展与世界知名院校和机构的合作关系,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圣母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美国帕森设计学院、莫斯科大学、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伦敦城市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首尔大学,以及世界著名生物统计公司、日本电通公司、美国驻华使馆等。这些院校和机构都曾派出代表访问新闻学院,并与学院探讨除常规师生互访、交换学习以外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在“请进来”的同时,新闻学院根据学科发展实际情况和规划,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组团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对外进行访问交流,以更好的展示学院实力、树立学院形象。学院领导倪宁、高钢、喻国明、蔡雯等先后率团或个人出访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瑞士、法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多所著名高校,提升了学院在国际新闻传播学界的声望,并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世界名校之间建立多层面合作开创了新局面。

学术科研: 跨学科优势互补 联合研究共享成果

近年来,新闻学院学院更加注重和强调发挥自身优势,借助学校和学院已有项目,不断拓展延伸,树立学术品牌,吸引国外优质学术资源,优势互补,开展联合研究,共享科研成果,共同发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更直接和有效的方式提升学院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学院借助“学科国际前沿教师培训”和“暑期国际学校”项目,邀请国际知名传播学者来院开展高水平讲座和培训。在这一过程中,我院的科研水平和成果得到更好的展示,许多学者在项目结束后都与学院保持了长线联系,积极主动拓展与学院在新闻传播,尤其是跨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如从2009年开始,学院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那伯格传媒学院连续三年共同主办新闻健康传播、青少年发展和新闻传播学前沿问题研究的暑期学校。平均每届都有来自世界著名科研机构和高校的20名学者和全国34所高校的80名学员参加,极大地拓展了学院的国内外影响力。

2011年3月学院和世界三大生物统计学研究公司之一波兰人类思维和大脑研究中心签订了学术合作协议。该协议的签订为促进传播学和认知神经学科间的互动交流、拓展研究视野、形成跨学科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使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成为大陆最早拥有能够从认知神经学科进行传播学研究技术和人才的新闻类院系。11月,双方又共同建立“认知神经科学--传播学实验室”(Cocolab)学院认知神经科学-传播学研究工作团队以该实验室为平台发挥团队协作优势,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国际性、跨学科合作研究项目,为推动中国传播学研究走向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目前“认知神经科学-传播学试验室”首期5个实验项目已顺利完成,并预期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进行成果发表。

国际会议:结合学科建设 着力组织策划

除了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近年来,学院结合学科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合理规划,调动多样化资源,有针对性地组织和策划国际会议,确保学术会议的水平和质量。近年来学院将新媒体研究、跨文化传播、公共外交等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发展方向,深入探索与此相关的研究理论方法,揭示由此引发的与社会发展、国际关系相关的特征和影响。

以三个会议为例:

2011年7月1日至3日,学院和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联合主办“全球传播新图景”的国际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世界约50位知名传播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围绕当前国际传播的热点议题进行对话和探讨。

2010年12月5日,新闻学院学院联合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东西网主办“微猜想:尖峰对话 链接未来”论坛。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o凯利(Kevin Kelly)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并与中国互联网专家展开高端对话。媒体、互联网界的从业者和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者,近三百人参与了此次交流活动。

2010年12月18日至19日,新闻学院和泛媒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传播学与认知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包括日本、马来西亚等国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及认知科学的教师及博士生50余人参与了研讨会。

像上述这样的国际学术会议近年来已经成为学院工作中的常态,新闻学院还与台湾世新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合作联合举办常规性的学术年会,这些合作直接生动地展现了新闻学院的学术研究水平和成果,增进了与各国传播学者的互动和了解,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新闻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师资队伍国际化:多渠道 高效率

新闻学院还鼓励教师积极申请国家有关高校教工出国进修学习的项目,2009年底至今,共有18位教师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往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等国著名新闻传播研究机构和高校进行至少半年的学习和研究。

学院还根据学科建设发展需求,利用学校“学科国际前沿教师培训”项目资源精心策划和组织,邀请世界一流新闻传播学者和专家为学院教师进行新闻传播前沿研究领域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培训。2009年至今,该项目共开展了新媒体、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健康传播等多个前沿领域的师资培训,学院教师、博士后、博士生等积极参与,该项目已成为提升学院师资国际化水平、拓展国际学术合作资源,增强学院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此外,学院近两年引进的人才全部拥有海外一流院校博士学位或长期研究经历,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正在跟进。

(文:赵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