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于唐朝,功绩可与唐太宗李世民齐名,史称“小太宗”。 但在他登基前,曾备受侮辱。不仅被人扔进粪坑,更是被自己亲侄子当猪养了xx年,只能靠着装疯卖傻隐忍度日。 那么这位被别人肆意玩弄,最后却稳坐皇位的人是谁? ![]() 悲惨人生他叫李怡(后改名为李忱),公元810年出生,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 按常理来说,古代的皇子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李怡的命运却完全相反。 究其原因,还得从他的母亲说起。 ![]() 李怡的母亲郑氏,曾经是镇海节度使的一位小妾。 在唐宪宗刚登基时,镇海节度使曾意欲起兵谋反,但此事不幸被唐宪宗发觉。 “起兵谋反者,斩立决。” 就这样,镇海节度使被处死,他的小妾郑氏被分配进皇宫当婢女,伺候唐宪宗的妻子,也就是当朝皇后。 由于郑氏长相貌美,干活也麻利,唐宪宗每每去皇后宫中时,都会注意到郑氏。 一来二去,唐宪宗对郑氏有了爱慕之意。一朝临幸后,郑氏顺利怀上龙子。 ![]() 次年7月,李怡顺利出生。 但由于其母亲郑氏依旧是位婢女,这便注定了他在宫中得不到太多关注。 史料记载,李怡的童年生活非常悲惨,不仅得不到父皇的宠爱,就连后宫中的各位娘娘看到李怡后,也表现得非常冷漠。 因此,李怡从小就沉默寡言,不爱与人交流,就连神情看上去也十分木讷。 他和亲兄弟们在一起玩耍时,别人都能侃侃而谈,唯有李怡一整天呆坐在角落,一言不发。 “帝幼时宫中以为不慧。” 在别人眼中,李怡就是个“傻子”。 但殊不知,他的痴傻是有原因的。 ![]() 求生之道在深宫中,“子凭母贵”已然成为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 但李怡的母亲毕竟只是个小小的婢女,李怡明白,要想在这宫中出人头地,唯有靠自己的努力。 其母郑氏也明白如此道理,每每省下自己微薄的月银供给李怡读书。 不得不承认,李怡本质上还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天资聪慧,5岁便能写诗10岁作画,学识远超自家兄弟。 可在外人看来,李怡连基本的沟通交流都不会,呆傻无比。 也就是说,李怡是在装傻,那么他装傻的原因就值得我们深究。 ![]() 史料记载,由于李怡对外表现的呆傻无比,他幼时便被奶妈故意虐待,别的皇子都能吃饱奶水,但李怡却是常常吃不饱穿不暖。 稍长大一些后,兄弟手足也经常明里暗里的嘲讽道:“一介痴傻之人,能有什么出息?” 不仅如此,李怡的大哥还经常往他身上倒屎倒尿,强迫他吃猪食。 更过分的是,宫女太监们都能肆意侮辱他。 那段时间,年幼的李怡过着不见天日的日子,浑身充斥着各型各色的伤口,有的是被宫女掐的,有些是被太监拿木剑或者石头抽打的,还有些是兄弟手足拿烧红的木炭烫的。 可以说,李怡身上就没有一块好地方。 ![]() 每当李怡的母亲郑氏看到李怡身上的伤痕时,痛哭流涕,但受制于身份,不能为儿子出头。 她自责的问李怡:“你为何不向你父皇告状?” 但李怡的回答却让她出乎意料。 “你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我也不得父皇宠爱。就算告诉了他又如何?他能为天下万民做主,却不可能为我撑腰。······我将永无出头之日,何不装傻以谋求生存?” 秉持着这样的原则,李怡便开始在外人面前装疯卖傻,使自己不会沦为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当其他兄弟为争夺太子之位吵得不可开交、大打出手时,李怡过上了难得的清闲日子,毕竟一个“傻子”怎么可能担当太子之位呢? ![]() 公元820年,唐宪宗驾崩,他的第三个儿子李恒继承了皇位,史称唐穆宗。 唐穆宗即位后,第一件事便是处死会威胁到自己皇位的人,尤其是曾经与其争夺皇位的兄弟。 但李怡的呆傻人尽皆知,唐穆宗认为李怡是唯一不会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对他很是保护,从不许其他人欺负他。 一天,李怡进宫拜见当朝太后,不知为何身旁突然窜出来一名刺客,拿着刀就要砍下李怡的头颅。 万幸,宫中侍卫果断出手,将歹徒制服,才避免了这场血光之灾。 也不知道李怡是担心自己生命安全,还是真的被吓到了,从那时候他变得更加鲁钝,反应愈发迟缓。 外界都认为:李怡被吓得越来越傻。 就连自己的哥哥唐穆宗,也觉得是自己保护不力,才导致弟弟变成现在的样子。 自此,唐穆宗对待李怡愈发温柔,时不时的赏赐金银珠宝,准许他各地巡游。 ![]() 公元824年,唐穆宗李恒驾崩。李恒死后,朝中动荡不安,皇权迅速更迭。 同年,唐穆宗的大儿子李湛率先继位,但由于其沉迷玩乐,无暇顾及朝政,于公元826年被宦官所杀。 这两年,李怡的生活与唐穆宗在位时基本一致,每天过得非常快活。 本以为以后的日子都会这般平稳,万万没想到,意外来的总是如此突然。 ![]() 人生至暗时刻公元826年,唐穆宗李恒的第二个儿子李昂继位,史称唐文宗。而李怡的至暗时刻也在此刻来临。 按辈分来算,李怡是李昂的亲叔叔,但李昂可丝毫没顾及二人之间的叔侄情分,对待李怡非常恶毒。 史料记载,李昂闲来无事时经常会捉弄自己的叔叔,以取笑他作为自己缓解压力、苦中作乐的方法。 一次皇宫家宴中,李怡独自在角落里安静用餐,可谁承想他的侄子李昂居然拿他当游戏筹码。 “诸臣为江山社稷献出无数良计,可否让朕的光王叔(李怡,11岁时被封为光王)开口说话?孰能成功,朕必有重赏。” 说罢,李昂还不忘用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羞辱李怡,不管李怡有没有反应,他都会哈哈大笑。 在李昂的默许下,在场的所有人蜂拥而至,不是揪其头发、肆意辱骂,就是嘲笑他乃一介婢女所生,此生难登大雅之堂。 ![]() 按理说正常人听到自己被这般侮辱,肯定会怒不可遏,但李怡却表现的非常淡定。 不管他人对自己是夸赞还是侮辱,他都没有半句怨言。 在场的其他人都因此笑得人仰马翻,只有李昂的弟弟李炎察觉到不对劲。 “皇叔看似外表愚笨,实则恐怕城府极深,有装疯卖傻的可能,未来或将撼动朝堂格局。” 带着这种怀疑,李炎处处提防着李怡,甚至买通李怡身边的侍卫,时刻观察他的反应。 一连几年过去了,李怡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依旧呆傻木讷。只不过,不管别人怎么欺负他,他都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 主角光环公元840年,李昂驾崩,他的弟弟李炎继位,史称唐武宗。他与哥哥李昂一样,对待自己的皇叔李怡无比心狠。 自家宴后,李炎就一直怀疑李怡在装傻,但苦于一直没有证据。 要说李炎也是够心狠手辣的,就算是没有证据,单凭李怡不反驳、骂不还口的态度,就断定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明里暗里的“除之而后快”。 自此以后,李怡经常莫名其妙的出现“意外”,像是骑马时被甩下,正常行走的过程中被掉落的石头或者花盆砸到,等。 但奇怪的是,李怡就像是有九条命一样,不管什么意外都不能对其造成致命伤害,最多只是崴个脚、划破个小口子。 “难不成上天有意在保护皇叔?” 想到这里,李炎怒火中烧,他更加确信李怡是在装疯卖傻,决心用最恶心、最能侮辱人的方式,将李怡赐死。 ![]() 于是乎,在李炎的授令下,宫中侍卫趁李怡睡觉之际将其绑起来,一顿胖揍后,将他毫不留情的扔进粪池,企图将他溺死。 不管李怡在粪池中如何挣扎,李炎都不允许他人伸出援手。 就这样,李怡在化粪池中缓慢下沉,从身子到头颅,直至不见人影。 本以为这位“傻子”的宿命就此了解,但万万没想到,一个贵人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 贵人相助就在众人都以为李怡一命呜呼时,一位名叫仇公武的宦官动起了歪心思。 “如果自己能扶持这位木讷的王爷坐上皇位,李怡便可成为自己的傀儡,届时天下将听我号令。” 要知道,自盛唐之后,宦官左右朝政的事情屡见不鲜。 彼时,在李炎的统治下,百姓民不聊生,所以李炎退位是迟早的事。他膝下子嗣不多,届时谁当皇帝还未可知。 想到这里,仇公武便向皇帝禀报称: “痴傻之人往往命大,以此种方法刺死或将撼动天象,倒不如准许臣将其带出宫外赐死。” 李炎听后,感觉言之有理,便准许了仇公武的做法,命人将李怡捞出,装在粪车中带出宫外。 ![]() 万万没想到,仇公武竟公然违抗圣旨,私自将李怡放跑。 对外,仇公武宣称李怡已被杀死;对内,仇公武将李怡带到一处寺庙,劝其皈依佛门。 于是乎,李怡在浙江的安国寺中成功出家,法号琼俊,一心向佛。 公元846年,李炎驾崩。由于其膝下皇子年幼无知,不可担当皇位;他又没有兄弟手足。 一时间,朝廷无人掌舵,仇公武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命人将李怡偷偷接回宫。 在宦官的运作下,已经37岁的李怡顺利登基,并改名为李忱,史称唐宣宗。 ![]() 一雪前耻坐上皇位后,李怡一改自己痴傻木讷的状态,整个人的举止得体、精明睿智,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这时,除了已经驾崩的李炎,和仇公武等宦官,谁也不知道他就是曾经的那个傻子。 实际上,李怡自己也明白,隐忍36年终于登上皇位,如今的确是他一雪前耻的好机会。 ![]() 史料记载,李怡登基后勤勉为政,处处为百姓着想,以至于开创了晚唐时期的“小贞观之治”。 在政治上,他严禁朝堂官员与宫内宦官往来,一旦发现立即革职。 这不仅破灭了当年仇公武等想利用李怡当傀儡皇帝、独自执掌大权的阴谋,更有力的整治了盛唐时期以来的宦官为政的现象。 在经济上,他更改赋税方式,罢免不作为之官、处死贪赃枉法之人,掐断贪污腐败的源头。 可靠数据显示,李怡上位刚1年,就把整个国家的赋税收入提高了2/3。 这时,晚唐国泰民安,一片祥和之像。 不夸张的讲,要是没有李怡,唐朝会早灭亡60多年。 ![]() 结语:李怡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有时装傻充楞也不一定是什么坏事,他不就是“另类”人生赢家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