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自恋的人爱上自己后

 教授的拐杖 2023-01-10 发布于北京

文艺复兴艺术时期的'继承者'——卡拉瓦乔,他的一生抛开艺术本身过得是相当匪夷所思,大部分时间都在四处惹是生非,不是在揍别人就是在被揍,可这样一个人他的作品不论从题材到画面都堪称精美绝伦。


《那耳喀索斯》是卡拉瓦乔早期的作品之一,这个时候他精湛且标志性的技艺已初露锋芒,与黑暗中被光照亮的人物创造出戏剧性的张力,简洁的构图却足够吸引。

文章图片1

《那耳喀索斯》1595年,布面油画

卡拉瓦乔

收藏于意大利罗马巴贝里尼宫

那耳喀索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是一个仙女的儿子,在其刚出生时,他的母亲得到先知的提示:'不要让这个孩子看到自己',仙女当时不知道什么意思不以为然。慢慢地,那耳喀索斯长成少年,各路仙女和神女都很喜欢他,常常令其不胜其扰,其中回声女神厄科因那耳喀索斯拒绝自己恼羞成怒,她向神明祈祷,希望那耳喀索斯也爱上一个求而不得的人,结果神明听到了。


一天,那耳喀索斯无意间去到森林里,森林里的湖泊清澈见底,他正好口渴,于是走到湖边俯下身准备喝水,突然地被湖面映射的'这个人'所震惊,第一次他看见了自己。他惊为天人的美貌呈现眼前,一时间都忘了喝水,他试图去'捞'也捞不到,想要'够'也够不着。往后的时间那耳喀索斯就这样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在湖边看着'水中人',直到生命枯竭,他化作了一株水仙花。

文章图片2
(局部)

卡拉瓦乔这幅没有复杂景别的画面中,'明暗对照法'发挥到了极致。那耳喀索斯和自己的倒影形成一个光影圈,人物强力的明暗,严谨且结实的轮廓线条,朴实无华的'去神话化'作风都确立了其个人风格。并述说了绘画艺术已从文艺复兴时代向17世纪现实主义绘画过渡和转型。人们也将他归于巴洛克艺术流派。


或许能从一处清澈的'湖面'去'看'到自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荷兰艺术家阿曼多曾说:'你认为创造一个别人眼中的你,或是做你在镜子里看到的你所认为的你,哪种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