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中四塞

 zqbxi 2023-01-10 发布于江西
关中四关是东函谷关(东汉后被潼关取代),西大散关,南武关,北萧关。居其四关之中的地域统称关中。

基本信息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在中国古代史特别是秦汉史中,关塞文化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如今,关塞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总能令人想起"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浑。而关塞文化中著名的"秦之四塞",就是秦人崛起和统一的根。

古都西安,位于渭河南岸,这片土地因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而称"关中之地",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兵家重地。自西周起,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而四关即被称为"关中四关",又称"秦之四塞",可以说触摸到了四塞的根,就是触摸到了长安历史的灵魂;怀古四塞,等同于感悟秦汉雄风……

触摸四塞遗迹感悟金戈铁马

四塞俱是进可攻,退可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其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占据四塞之险,最终平定天下,统一六国。近距离感悟四塞,触摸历史遗迹,感受秦汉雄风,是每个陕西人的深切愿望。

神州大地纵横万里,名山奇峰星罗棋布,江河山川缀乱其中,其形胜之奇特,地貌之复杂,谓天下之冠。本文要说的就是这其中的“四塞之地”。

四塞者,四周被自然之险所围之地也,比如《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掉落的山谷就是四塞之地,金庸描述其地曰:“放眼四望,但见翠谷四周高山环绕,似乎亘古以来从未有人迹到过。四面雪峰插云,险峻陡峭,决计无法攀援出入”。这样奇特的地方不仅仅存在小说中,现实中更不乏存在。

四塞之地往往四围高山环绕,中间则或为平原,或为谷地,与小说中描述的不同,这些地方不会“亘古以来从未有人迹到过”,而往往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色,而外人都大多只知其地,不知其奇也。

按照区域分布的不同,神州的四大塞地分别为巴蜀、关中、汉中、上党。

巴蜀是最大最有名的四塞之地,其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北临秦巴山脉,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四围山峰多海拔近三千米,中间却是一个将近20平方公里的大盆,此大盆中山川秀丽,河网密布,更兼人文荟萃,自古便有“天府之国”之誉,实乃天下之第一奇地也。

桃花源可以缘溪行而入,古时蜀道艰难,也可以缘江行而入,否则就得翻越秦岭大巴山,云贵高原。战国从汉中入蜀的著名小道只有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傥骆道以及由汉中通往蜀地的金牛道、米仓道等,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难以通行;沿着长江水道则水急峡深,更为艰险。

诗仙李白曾作《蜀道难》曰:“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具言蜀道之艰难。料想张无忌落到这样一个地方,虽塞,也足可有一番风云之事。

关中作为一个地理概念,范围大致为目前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一带,总面积约五万平方公里,大约为巴蜀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间。

巴蜀为环,关中则地貌狭长,位于“四关”之内,即东函谷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其地南倚秦岭山脉,北靠陇东高原,西障六盘山,东为吕梁山、中条山,渭河从中穿过,地势险要,山水兼备,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

从中原要进入关中,必须经过中条山和秦岭之间的狭窄的通道,古人称其为崤函通道,秦在此建立了著名的函谷关,汉武帝则建立了潼关。

关中因其特殊的地理特点,自战国以来一直为兵家必争之地,苏秦曰关中:“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秦自关中出而统一六国。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曰关中“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刘邦最终建都长安,大汉王朝诞生。李世民则对其父亲李渊曰“关中豪杰并起,未知所附,公若鼓行而西,抚而有之,如探囊中之物耳。”于是李渊先取关中,后得天下。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司马迁的观点是对他之前历史趋势的总结;在司马迁之后的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历史的演变仍在证明着这个观点的有效。

即使到了热兵器时代,如抗日战争期间,侵略者占据了大半个中国,但只有关中和四川仍然掌握在国人的手中,可见关中地理之特殊。

在巴蜀和关中之间,广袤的秦岭中,另有一块四塞之处,这就是汉中。汉中被巴蜀和关中围在中间,属于塞中之塞。汉中古有褒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褒姒就是该国的美女,刘邦曾为汉王,后建立大汉皇朝,古汉中平原有汉家发源地之称。

与关中与巴蜀相比,汉中的领土又要小一个数量级,大约为关中的三分之一,所以说汉中独立建立政权的可能性不大,历史上也是如此汉中或者属于巴蜀统领,或者属于关中管辖。

东汉末年,关中为曹操所控制、巴蜀为刘备所控,而汉中为张鲁所控,南北对张鲁进行了劝降,他的谋士阎圃劝张鲁北降曹操:“协助以成大事,应该附讬曹操;如果不这样,就西结刘备来归附。”张鲁愤怒的说道:“我宁愿为曹公的附属,也不为刘备的座上客!”于是投降曹操。这一段历史记录在《华阳国志·卷二》。

汉中对外的道路,也只有五条山路和一条水路。往北是三条路,自西而东分别为古道、褒斜道、子午道;往南则有金牛道和米仓道;最后一条水路就是汉水,沿着汉水东下,可到上庸。不过这里水流湍急,基本是只可出不可进。

汉中独特的地理形势,发生了很多故事,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烽火戏诸侯的褒姒。当年诸葛亮北伐关中,主要走古道和褒斜道,魏延曾建议走更险绝的子午道却被否决。

上面的三个地方都在群山环绕的西部,在中原也有一块这样的地方。当年在《关于重庆谈判》中,毛主席说: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区,上党就是第四块四塞之地。

上党,是山西东南部的一个古地名,古潞泽辽沁四州一带,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盆地,东部依太行山与华北平原为界、西部依太岳山和中条山与晋南(也称河东)接壤,狄子奇《国策地名考》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其意即此。

研究上党,其实就是研究太行山,要研究太行山,最主要的是弄清楚围绕太行山的十条路。巍巍太行,号称天下之脊,“俯瞰中州,肘臂河东、并州,则谓晋国咽喉也”,形势十分险要,所以自古为兵家战略要地。此地向来金戈铁马,烽烟不断,为历代“建功立业”者所倚重。

太行山南北走向,自古以来穿过太行山的道只有十条没有多少,最有名的是所谓的太行八陉,包括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等,这些都是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而上党就在这些不同的通道中间。

战国时期,这些狭窄的通道分属不同的国家,各国纷纷在各战略要道建立险关,可以想见,要通过太行山进入上党有多么的艰难。

上党最有名的战争是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长平位于上党南部,故址在今山西晋城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此战由秦武安君白起对赵国的赵括,这个赵括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结果一将功成万骨枯,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赵括身灭。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上党的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实事求是来说,赵括失败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其是否纸上谈兵,原因一在于他遇到的是白起,百年不遇的战神,二他所在的地势在上党,这个地方猛如廉颇也只能坚守,何况是他初次领兵,最主要的还是赵国的国力不如秦国,所以打仗归根结底还是打的国力,其他都是辅助。如果假以时日,赵括未必成为不了一员名将,可惜历史成王败寇,无法假设。

近期利用休假的时间,笔者驱车沿崤函通道,自函谷关入关中,尽揽关中风情,自白陉西侧进入北上党地区,徘徊北上党屯留、长治,经过长平古战场遗址,穿越13公里的虹梯关隧道出太行山(这条道古属于羊肠陉范围)。此行通过自驾算是大致浏览了一下关中与上党的风情,但真正了解其精髓,徒步还是最好的方式,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如果有赞助就好了,哈哈!)。

四塞之地形胜为天下冠,而其蕴含的历史内涵更为蓝星所独有。笔者喜行山走水,更有人文考察之癖,唯愿在这些记录着历史兴衰的地方可以建立国家级的徒步基地,喜欢历史、喜欢山水的人可以一包一杖,走走看看,感受金戈铁马,风云激荡的历史洪流。

四塞

函谷关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函谷关无疑是四关中最知名的隘口,我国历史上设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当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让函谷关大名鼎鼎。而大秦王朝出函谷灭六国更是闻名遐迩。它地处长安古道,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誉。如今,当年的战场已经被众多楼宇等取代,人们在楼宇、庙台和碑林间隐约可以寻觅到当时函谷关残存的雄风,座座石碑间流落着千年历史的沧桑,让访客依稀可以感悟到时空的扭转带来的繁华与失落……函谷关后世多有营建,并且名字也改成了潼关。黄河自上游西来,纳渭水后折而向东。从这里开始的大河两岸,大自然充分展现了她的鬼斧之功:南北两岸,华山、崤山与中条山夹河而立,高岸深谷,险峻非常。关中与中原之间的通道,穿越华山和崤山北麓的山地,延绵数百里,尽皆“车不方轨”之险阻。函谷关当道依险而立,控扼东西。

地理环境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依照《后汉书·郡国志》所载:〖谷城〗瀍水出,有函谷关。谷城隶属河南尹辖治,遗址应在今洛阳市西北磁涧镇柴湾村附近,而东汉时的函谷关应在今新安东3.5公里处。),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古人王氏曰:自灵宝以西今河南灵宝县、潼关以东,皆曰桃林。自崤山以西崤山,见河南名山三崤、潼津以南,通称函谷。

古代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战国时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公元前241年,楚、赵、韩、卫诸国合纵攻秦,至此败还。现代此处有令尹望气台、孟尝君鸡鸣台,老子著《道德经》的太初宫等,太初宫已经成为国内外信仰者祭奠老子的重要场所。1992年,灵宝市政府按照原古关图形,投资重建了关楼。这里已成为知名旅游景点。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之中,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函谷关不仅是一处军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点。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公孙白马"、"唐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和传说,唐太宗、唐玄宗、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马光等历史名人志士临关吟诗作赋,流传至今的有100余篇。

历史渊源

战国时,战国七雄除秦以外的其余六国曾联合对抗秦国,但秦国在函谷关成功抵御住六国联军的攻势。西汉贾谊的政论名篇《过秦论》写道:"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其中的"关"就是指函谷关,可见其战略影响。

由于函谷关易守难攻,秦朝末年各地起义抗秦后,新立的楚怀王为尽快平息战乱,宣告谁先入关中,得为关中王,此处所指的关亦是函谷关,之后刘邦先入关中,不过并非直入函谷关,理由即是函谷关易守难攻,加上关内即是秦的首都咸阳,护守函谷关的秦军必是精锐,为避免攻坚,刘邦接受张良的建议绕道进入关内。不过,项羽不满刘邦先入关,设下鸿门宴,但又不愿违逆楚怀王当初的宣告,因此在册封时将刘邦封为巴王,之后封为汉王,虽然巴、汉两地也属于关中关内(函谷关以西),但当时为未开化的不毛之地,甚至是秦与秦朝专门用来流放罪犯的地方。不过刘邦仍然在汉中成功积蓄力量,最终在楚汉相争中战胜了项羽。

西汉建立后,置关都尉守关。汉景帝初,爆发七国之乱,吴遣其臣应高游说胶西王曰:王幸而许之一言,则吴王率楚王略函谷关,守荥阳敖仓之粟,拒汉兵,治次舍,须大王矣。元鼎三年(前114),汉武帝从杨仆言,徙故关于新安东界(今河南新安县),以故关为弘农县,治弘农郡。王莽居摄二年(7),关东翟义等起兵,遣其部将武让屯守函谷关。东汉初,王霸屯函谷关,击荥阳、中牟贼,平之。王元说隗嚣曰:请以一丸泥,东封函谷关,图王不成,其弊犹足以霸。汉桓帝初平二年,校猎上林苑,遂至函谷关。延熹九年,复幸函谷关。汉灵帝光和五年,校猎上林,历函谷关,遂狩于广成苑。汉献帝初平二年,群雄起兵讨伐董卓,董卓强行将汉献帝从洛阳迁到长安时,就以函谷关坚固易于防守为理由。魏正始初,从弘农太守孟康言,移函谷关,更号大崤关,又为金关。

西晋大安二年(303),八王之乱如火如荼,河间王司马颙举兵关中,使部下名将张方自函谷关,东犯洛阳。

此后两千年间,地势险要的函谷关常常成为军事争夺的对象,包括唐代安史之乱,甚至抗日战争等。

军事文化

函谷关建于春秋战国之际。"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函谷关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太平寰宇记》中称"其城北带河,南依山,周回五里余四十步,高二丈"。关城宏大雄伟,关楼倚金迭碧,因其地处桃林塞之中枢,崤函古道之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北空"(唐·胡宿诗),"双峰高耸太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金·辛愿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伐秦,秦据函谷关天险大败六国军队。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五国伐秦,"至函关,皆败走"。战国时魏占函谷关而锁秦,秦占函谷关而出山东。六国合纵攻秦也全是以函谷关为战场。秦末楚汉战争中,刘邦曾守关阻挡项羽进攻。唐"安史之乱"中,官兵与叛军在关前进行了著名的桃林之战。自春秋战国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函谷关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黄巢、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狼烟烽火,无论是逐鹿中原,抑或进取关中,函谷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可见函谷关的重要性,也是山东入关中的重要通道。.长达五十公里的峡谷,东头是函谷关,而西头就是潼关。"历史上发生在函谷关的重要战争达13次,而潼关则多达45次。"常驻重兵,少则数万,多则几十万,这段峡谷在军事上的作用被历代君主铭记。

老子文化

老子(约前575~?),字伯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后人称其为"老子"(古时"老"字的读音和"李"字相同),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是我国春秋末年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不仅是道家学派理论的奠基人,被后来的道教奉为教祖,而且是先秦诸子百家的启蒙者。他的著作《道德经》,即《老子》一书,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自《道德经》问世以来,上至皇帝高官,下至黎民百姓,都对这部经典著作有着极大的研究热情。据不完全统计,有史料记载的版本达1800多种。不仅在国内影响广泛深远,而且在公元七世纪便以梵文传到国外,18世纪传至欧美各国,以后逐渐风靡世界。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指出:"中国哲学中另一个特异的派别……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征。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这派哲学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德国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其1987年的国情咨文中,曾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言来阐述他的治国方略。老子思想博大精深,蕴含丰富,涉及天、地、人各个方面,在政治、经济、军事、艺术、伦理、养生等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智慧的光焰。研究老子思想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现象。英、法、美、日等40多个国家都在研究《道德经》,翻译《道德经》的版本已达600余种,其中日本人著述达330余种。因《道德经》成于函谷关,函谷关名副其实成为道家文化的发祥地。2002年10月20日,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玉溪道人闵智亭为函谷关旅游区题写了"道家之源"四个字。

名胜古迹

1、关城遗址

建筑无存。据考证函谷关关城为不规则长方形,用长、圆、平夯夯打而成。东城墙长1800米,西城墙长1300米,南城墙长180多米。遗址基本与史书记载相吻合。

2、函谷关东门关楼

原关楼已不存在,2000年看到的是1992年开工修建的复古建筑。

东门关楼南北长工71.2米,高21.5米,呈凹型,坐西向东,控制入关的要道。关楼为双门双楼县山顶式三层建筑,楼顶各饰丹凤一只,所以又叫"丹凤楼" 。

3、函谷古道

东起弘农涧西岸的函谷关东门,横穿关城向西,由王垛村的果沟、黄河峪、狼皮沟至古桑田(今稠桑),全长15公里,是这一带唯一的东西通道。谷深50~70米,谷底宽10米左右,窄处只有2、3米,谷岸坡度40~80度,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岖狭窄,空谷幽深,人行其中,如入函中,关道两侧,绝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势险恶,地貌森然。古书上说函谷关道"车不分轨,马不并鞍","一泥丸而东封函谷"。2000年村内一农民在田间劳动时,曾挖掘出一具古代人遗骨,发现其身上中箭十多处。经文物部门鉴定,死者身上的箭簇为战国时期制品,可见当时战争之斑。

4、战国井式箭库

位于函谷磁东城门右侧城墙下端,为一直径0.9米竖井窑穴式兵器仓库,于1986年7月发现,是战国时守关官吏储藏兵器的箭库。箭库象一口旱井,里面放着一捆捆箭族,约1立方米,箭头是铜质的,箭杆是铁质的,很轻,已经锈在一起,不能分开。此箭库为研究战国朝代的兵器提供了重要依据。

5、尹喜故宅遗址

相传为尹喜的寓所。尹喜,春秋时代人,素识天象,曾为函谷关关令。传说他曾在此接待老子。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陈王府参军田同秀(桃林县人)为献媚皇上,进言玄宗皇帝说天降灵符于函谷尹喜故室,玄宗即遣人去挖掘,果然掘得"灵符",玄宗大喜,以为是老子对他的恩赐,遂将年号"开元"改为"天宝"。

6、鸡鸣台,又叫田文台

成语"鸡鸣狗盗"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重建的鸡鸣台传说就是当年田文食客学鸡叫的高埠。

7、望气台,又叫瞻紫楼

传说是函谷关关令尹喜登高望远,观察天象之地。"紫气东来"这一成语源出于此。唐代大诗人杜甫《秋兴》诗中有"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之句。后人为纪念他,便将尹喜登高望远的土山起名为:望气台。唐时在上面修建了3丈多高的"瞻紫楼"。此楼民国年间毁于兵火。

8、太初宫

位于函谷关东城门右侧。传说,尹喜迎候老子到函谷关,行以师礼,恳

求老子为其著书,老子便在此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这部蕴涵丰富的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也有有认为是后人托名之作)。为了纪念这件事,后人便在老子著经的地方修筑了太初宫,曾是一座道观。

太初宫为殿宇式古典建筑。殿脊和山墙檐边上塑有麒麟、狮、虎、鸡、狗等珍禽异兽,神形兼备。殿顶飞梁纵横,椽檩参差,虽然屋架复杂,但却自成规矩,殿宇宽阔,中无撑柱。史载,太初宫始建于西周。现存太初宫主殿建于唐以前,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庙院现存石碑两通,一通立于元大德四年,一通立于清顺治年间,上面都记载着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的故事。

9、函谷夹辅

位于灵宝市城北17公里的孟村旧村的小谷里,南距古函谷关约2公里。夹辅外形像炮楼,砖木结构,城门式建筑物。分内外二重门,外门口上,青砖镌刻"函谷夹辅"四字。城门上系二层歇山顶式四角楼。2000年除北边房顶和部分部件有损坏外,基本上保存完整。据鉴定现存建筑建于明代,清代重修。

10、函谷碑林

函谷碑林修建于1988年秋,碑林南北长100米,东西宽40米,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有石碑62通。其中不但有从灵宝各地搜集来的古碑,如宋代的法制碑、唐代的地震碑、杨贵妃之兄杨仲嗣的墓志碑、明代吏部尚书许天官夫人的墓志碑等,而且也有近现代书法名家书写名人吟咏函谷关诗文的新碑,如:清代康有为给当时的灵宝县长写的条幅石碑,李向阳原型的笔文碑等。

三处函谷关

【秦关】即春秋战国时期所建的函谷关。

【汉关】在今河南省新安县东500米,西距秦关150公里。据灵宝市志记载,自汉室兴起之后,关中作为帝都,函谷关以东则称关外。人们都以自己是关中人为荣。楼船将军杨仆,原籍函谷关以东的新安县,别人说他是关外人,他深感不快,就尽捐家资,于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在新安县城东也修起了一座雄伟的城池,人们称它为汉函谷关。有了这座新关,杨仆也就成了关中人了。汉关早已废弃,2000年仅存有关门遗址。

【魏关】位于灵宝市东北20公里,距秦关约5公里。相传三国时候,曹操西讨张鲁、马超,为了迅速转运兵马粮草,命许褚在那里开凿隧道,筑起关楼,距秦关不远,故称新关。这处后来成为东达洛阳,西接长安的重要交通干线。抗日战争时城楼毁于兵火,遗址为三门峡水库淹没,现仅留古道和烽火台遗址。

紫气东来

据《史记》记载:春秋末期,柱下史老子李聃看到周室将衰,西渡隐居。公元前491年,函谷关令尹喜,清早从家里出门,站在一个土台上(现瞻紫楼)看见东方紫气腾腾,霞光万道,观天象奇景,欣喜若狂,大呼:"紫气东来,必有异人通过。"忙令关吏清扫街道,恭候异人,果然,见一老翁银发飘逸,气宇轩昂,并且倒骑青牛向关门走来。尹喜忙上前迎接,通报姓名后,诚邀才子在此小住。才子欣然从命,在此著写了彪炳千秋的洋洋五千言《道德经》。以后,函谷关一带的门楣或春联都肯写"紫气东来",流传至今,表示吉祥 。

仙丹救民

老子在函谷关著写《道德经》时,他的坐骑青牛被当地一老农饲养着。当时,函谷关一带流行一种瘟疫,许多人为此毙命,郎中也无能为力。一天,老子的青牛不吃不喝,急坏了饲养人。他找郎中,郎中说人都看不好,更看不好牛,饲养人死缠硬磨让给牛瞧瞧,郎中??奄奄,郎中让人扶起,牛站不稳,只是咔咔不止后突然咔出一个肉团(就是现在人说的牛黄),牛才如释重负,张嘴吃草。郎中大喜,忙将肉团拿回家中,泡制成小药粒,发给有病关民。病人吃后马上见轻。人们为了感激老子的青牛救命之恩,说这是仙丹。至今,灵宝还流传有正月二十三为牛节的习俗。这天,家家门上贴着用黄纸剪成的青牛图案,并写上"新春正月二十三,天上老君炼仙丹,家家门上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

鸡鸣狗盗

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好客喜贤名声很大,秦昭襄王早有所闻,想让孟尝君来秦共图大谋。派其弟泾阳君到齐国为人质,请孟尝君入秦为相,孟尝君到秦后,遭到丞相樗里疾的忌妒。樗在秦王面前进言陷害。后秦王反悔,欲杀害之,又恐遭人唾骂,暂将孟尝君囚禁起来。回国后的泾阳君闻听此讯,欲救孟尝君去求幸姬。幸姬提出要孟尝君已赠给秦王的狐白裘衣。后一门客从狗洞进入库房,巡夜人听有动静,门客学狗叫,骗走巡夜人,盗得狐白裘衣,送给幸姬。幸姬才帮忙弄到出关文书,孟尝君一行慌忙逃至函谷关,正值半夜,当时关规是"鸡鸣开关,日落闭关"。后边追兵将至,形势危急。此时有一门客站在土阜上学鸡鸣叫,周围雄鸡齐鸣,关吏忙开关门,孟尝君一行匆匆出了函谷关。后来樗里疾追到此处,孟尝君已出关多时了。

公孙白马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立论,互相争鸣,使我国古代哲学思潮非常活跃。当时赵国的平原君门客中有一名叫公孙龙的,想到秦国出游。那时赵国一带的马,正流行一种烈性传染病。秦国得知后,在其东大门的函谷关贴出告示:"凡赵国的马概不得入关"。这天,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验过符节就要过关。关吏拦住说:"你人可以过关,但马不能过关"。公孙龙不悦,"马不能过关。白马非马,怎能不让过呢?"关吏说:"白马也是马呀!"公孙龙说:"难道我公孙龙就是龙吗?"关吏被问愣了。他又说:"白马者,马与白也,或白与马也,譬如说要马,给黄马、黑马都行,但要白马,给黄马、黑马就不行了。这说明白马和马是两回事,也是就说白马就不是马,为什么不能过呢?"关吏还没明白过来,他就骑着马过了函谷关。以后关令知道了此事,决心要治治他。后来,公孙龙从秦国返回,公孙龙出关这天,关令故意站在关前。公孙龙被验过符后,关令不叫公孙龙过关,说:"你要出关,请到别处过。"公孙龙说:"自古从赵国到秦国,这个关是必经之路,我不从此过,还能从哪过?"关令说:"这里是函谷关,不是你说的关。"公孙龙苦笑着说:"函谷关怎么不是关呢?"关令说:"先生不是说过'白马非马'吗?"这时公孙龙才意识到遇到了对手,但又怕误了赶路,才跪在关令跟前哀求,最后过了函谷关。"白马非马"的争论是当时哲学上一件很重大的事情。说明我国古代思想家开始在思考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

终军弃襦

汉景帝于公元前153年复置函谷关,下令用襦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诏举贤士。当时济南有一名叫终军的人才华横溢,十八岁时就被选为博士弟子,与少年才子贾谊齐名,并称为"终贾"。一天,他从济南步行赶往长安,行至函谷关,关吏验过符后,交还给他。他弃之而行。关吏笑他无知。他说大丈夫过关图个功名,不再用这一般人用的襦。后来,终军果然得到了汉武帝重用,也任南越大使。重过函谷关时,关吏认出了他,说这就是当年弃襦过关的孩子,随从大呼:"这是出使南越的大使,不许胡说。"关吏大惊,忙跪拜送出关门。以后,灵宝人教育孩子都肯说:"要长进,学终军"、"有才能,当终童"。

玄宗改元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就想着炼丹成仙,有许多方士道人奉献丹药,全家升迁。当时陈王圭府有一个参军,叫田同秀。一日早朝时,说他晚上梦见太上老君在函谷关丹凤楼会见了他,老子说在他著经的地方,埋有一个桃符,谁能得到它,谁就能得天下。玄宗听后,马上命田同秀带人到函谷关老子著经的地方,掘地三尺,挖出一个桃符,上面刻着一个"木"字,众臣解释为四十八。说老子可保佑玄宗坐四十八年天下。玄宗大喜,随即改开元号为天宝年号,立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改桃林县为灵宝县。

过函谷关    李成宇

1965年8月下旬

中原称天堑,无过函谷关,

汉称八关首,中平置元年①,

关址有新旧,相去百里三,

东自孟津起,西边到崤山,

心吊古战场,旧貌换新颜,

陕豫咽喉地,今履若平川,

险途几百里,驰过不半天,

名胜古迹多,不及下车观,

求学时间紧,何日方得闲?

注:①函谷关遗址在今灵宝市坡头北,南峙巍巍秦岭,北临滚滚黄河。战国时,秦始置关,称秦关。汉楼船将军杨仆"徙关于新安",南史称汉函谷关。函谷关为洛阳通向西方的要塞,东指洛都,西望长安,南临涧河,北依邙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洛阳八关即:函谷关、伊阙关、 广成关、太谷关遗址、轘辕关、旋门关、孟津关、小平津关遗址。函谷关为洛阳八关之首。新函谷关为汉代中平元年置。

武关

     远在春秋时即已设置"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是秦、楚、韩三国的边界,也是秦东南重要边塞。汉高祖刘邦与项羽争天下,自武关入关中进咸阳,才引出后来的鸿门宴。陕西美术博物馆馆长李杰民先生就是陕西丹凤人,他对武关有很深的感情。他说,武关的地界为"秦头楚尾"之势,北依少习山险,东西南三面皆临武关河之涧,山环水绕,自古就有"重关天塞控神州"之誉。历史上,凡出长安、东抵三吴、南及湖广者,必走此关。原来的城池已经不见痕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土了大量的瓦当、铜鼎、铜剑等文物,均证明战国及汉代就在此置关设衙。武关位于今陕西省商州东南近两百里之地。汉江支流丹水自西北向东南穿越秦岭东段山地,切开 一条狭长的低谷地带,成为秦岭东段南北往来的一条通道。这条通道沿西北上行,越秦岭分水岭后,可直达蓝田,逼近长安(咸阳),向东南下行,可达南阳盆地。武关正在其东南出口凭险而立,为关中之东南门户。

位置境域

武关,春秋时称"少习关",为"三秦要塞","秦楚咽喉"。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卷五十四中说:"扼秦楚之交,据山川之险。道南阳而东方动,入蓝田而关右危。武关巨防,

一举而轻重分焉。"《续修商志》载陈潜室日"自古入关有三道……一自东南而入武关为间道"。清人顾栋高诗:"武关一掌闭秦中,襄郧江淮路不通。"自春秋始,历来武关均设防守。为兵家必争。 武关旧有城垣,北倚岩崖,南临绝涧,河水环东、西、南三面,城址横出河心。城东有四道岭,特别是吊桥岭高且陡峭,"上山一道,不容并骑",为武关屏蔽。故史称其为"关中东南门户嗟不误也",且有"秦关百二"(以二敌百)之誉。迄今尚有古"秦楚分界墙"一段,约300多米。古称商於道、商山道,是陕西东南部的重要门户,是古都长安连接荆襄、吴越的纽带。起自长安,经积道、灞上、芷阳、蓝田、峣关、上洛、武关、丹水、淅、郦等地至宛城。 [1]

山水环绕,险阻天成,曾被誉为"重关天塞控神洲","关门不锁敌难犯","武关一掌闭秦中,襄郧江淮路不通",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秦出武关而东取十五城,楚怀王即被执于武关;秦始皇东巡皆经武关;刘邦入武关定关中,郭子仪于武关招亡卒使吐蕃夜遁;黄巢出武关转战中原;李自成囤兵商洛后出武关而进军北京;1932年,贺龙将军曾率部与敌刘振华部激战武关。[2] 上下烽火台亦存。武关西有牧虎关,东有富水关,南有白阳关、竹林关、荆紫关、漫川关,北有铁锁关、鸡头关,关关相望,可相依设防。刘邦、黄巢、李自成、白莲教义军及贺龙率领之工农红军,均出入于武关。

遗址

武关城遗址,在龙驹寨镇东42公里,上伊国道南侧。为秦之南关。它和东面之函谷关、西面之大散关、北面之萧关并称"关中四塞"。关中即因居四关之中而得名。其地界"秦头楚尾",为"秦楚咽喉"、"关中锁钥"。

武关城,北依少习山之岩险,东、西、南临武关河谷之绝涧。"山环水绕、险阻天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古有"重关天塞控神州"和"秦关百二"(以二敌百)之誉。《左传·哀公四年》载:"秦哀公四年(前533),楚既克夷虎,及谋北方,将通少习以听命。"说明春秋已设少习关,即自战国更名之武关(关北主山迄今沿称少习)。《战国策·秦策》载,商鞅败亡前曾来关下叩关遭拒。由明太仆寺南镗所撰《重修武关碑记》得知,该关重修于明正德五年(1510)。经现场勘察,今城墙夯土亦断为明城。城址呈长方形,东西1000米、南北500米,夯土板筑,原高8米、厚3.4米。东、西、南各有一门,为砖石包砌券洞,上有城楼。各门均有楷书阴刻石额,西门为"三秦要塞";东门外额为"武关",内额为"古少习关"。

"文化大革命"中城毁碑失。迄今,武关城墙仅余东、西门一带夯土数堆。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后,1986~1987年陆续将所失三块题额征回。城内历代衙署,现已无存。1980年商洛地区文物普查时,在武关城址发现篆刻"武侯"、"千秋万岁"等瓦当及篆书"武"字板瓦。1956年,武关小学在西墙附近取土时,发现类似西安龙首村出土之五角形汉代陶质下水道管。此后,历年多次出土铜鼎、铜钫、铜剑、铜矢及大量陶器和碎片。1988年,商洛地区在文物普查时,又于武关发现汉代陶窑三处,汉墓一座。凡此,均可作为战国及汉代在武关置关设衙之物证。武关城址街道整齐,现为武关乡政府所在地。

关于武关历代设戍防守情况,据《汉书·武帝纪》载刘玄更始元年(23),武关都尉为朱萌。《隋书·炀帝纪》谓:"于上洛以置关防。"清康熙《续修商志》载,唐开元十八年(730),守武关副都尉名阎敬珣,继任萧元昶。《直隶商州总志》称,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武关设巡检司。清乾隆二年(1737)添设营房。

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修衙门,门庭五间,大庭五间、班房十多间。大门悬"武关城守营"金字大匾。门侧有州官罗文思所书"古少习关"巨碑(据传铺于武关东街街心水渠)。其衙门解放后为粮站占用。"文化大革命"后粮站改建为库房。现城中仅存西门内侧清道光时重修的关帝庙大殿及乐楼。原城东南隅之魁星楼,西南角寺嘴子石佛寺,龙王庙、乐楼及菩萨、财神、火神诸庙,均已先后塌圯。武关自古被称为"关门不锁敌难犯"、"关门不锁夜犹开","雄关拒万夫"之军事要塞。关东四道岭(吊桥岭)有"秦楚分界墙"。岭巅,原有关门、吊桥,岭外一道,不容并骑,诚为天险。墙侧设有前、后烽火台(详见本志《秦楚分界墙》),迄今此墙及烽火台尚存。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载:"扼秦楚之交,据山川之险,道南阳而东方动,入蓝田而关右危。武关巨防,一举而轻重分焉。"清顾栋高诗云:"武关一掌闭秦中,襄郧江淮路不通。"武关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代兵事频冗。清谭嗣同之《武关》诗云:"横空绝磴晓青苍,楚水秦山古战场。""秦楚交战,斩首八万"即战于丹、淅之滨,后楚怀王被执于武关。杜牧《题武关》曰:"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崔融诗:"六里青山天下笑,张仪容易去还来",皆指此。刘邦克武关,成帝业;邓晔得武关,灭王莽;赤眉军入武关,动摇汉室;桓温及刘裕军破武关,前秦、后秦覆没;郭子仪整军武关,吐蕃夜遁;黄巢出武关,转战中原;红巾军入武关,"三辅"惊恐;李自成出武关,后建大顺;白莲教、太平军、义和团攻入武关,震撼清廷。1932年,贺龙率领的红三军与军阀刘镇华部亦激战于武关西之寺底铺。

秦关楚岫之武关,不仅是军事要塞,而且山水绮丽,旧曾有"八景":余光返照、石桥古渡、笔山鹿鸣、砚水鱼跃、龙潭古寺、白岩仙迹、蟒冷神芝、玉泉串珠。

驻足武关之历代墨客骚士,咏诗作赋者有韩愈、元稹、白居易、杜牧、岑参、李商隐、寇准、温纯、何景明等,留传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毛泽东主席曾亲书唐代李涉《再宿武关》诗,以抒情怀,励国人。1959年,林业部曾在武关召开全国16省(市)核桃现场会议,并勒石树碑于西岗。

分界墙

自"三秦要塞"——武关,盘折东行,约2.5公里处,一岭当道,即四道岭之第四道岭(吊桥岭),为武关"外廓"。古代出入武关只此一途。该岭高峻而陡峭,其路不容并骑。《史记》谓"秦关百二(以二敌百),势如建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吊桥岭巅,尚存"秦楚分界墙"一段,长约3500米,底宽2米,顶宽1米,高3.5米,由片石砌成。墙西为秦,东为楚,系春秋战国时两国疆界。跨道,筑有城楼。其拱形门洞,高3.4米,宽2.7米,深3.4米,上有楼三间,门前设吊桥。墙东南有烽火台两座,前台高出界墙30米,后台高出前台150米,与铁峪铺、桃花铺、资峪岭、龙驹寨、商山、棣花诸台相呼应,为古代战争传递消息之主要设施。分界墙初建于战国,历代屡经修葺,现存界墙为明建。解放前,界墙上写有"秦楚分界墙"五个大字。相传,此墙古代绵延千里,与白阳关、竹林关、漫川关,及鸡头关连成一线。墙西,原有"四龙宫"(喻四岭为四条青龙,故名)。该宫建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总面积约500平方米。有大殿、乐楼、道房、茶斋、钟鼓楼共11间。古历三月初三庙会(三日)。经"文化大革命",主要建筑全部倾塌。旧日道旁曾一字排列17座古碑,今仅存"重修龙宫碑"二面:一在四道岭头,镌有"大明国置立武关衙"(明崇祯四年三月立);一在武关乡政府大院。历年来在"秦楚分界墙"附近发现不少箭簇、戈、矛等兵器。

检阅历史典籍,唐代诗人杜牧游武关时,所写《题武关》诗中之"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即指此墙。清康熙时《续修商志》谓"秦楚咽喉之重地,商於形胜之要区。"清乾隆代《直隶商州总志》卷一说,"商界秦楚间","东有武关之天险……秦楚咽喉也"。明太仆寺南镗所撰《重修武关碑记》谓:"武关去省城五百里……一夫当关,百夫难敌,岩险闻于天下……乃秦之门户也。"故有设于国门之分界墙。清代,王肇基之《过武关》有:"雄关百二仰西秦,生就岩疆迥不伦。山势划开秦楚界,水声流尽汉唐人。云封谷口蚕丛路,日落城头马上尘。客馆那曾酣旅梦,子规夜半叫芳春"。这首诗亦明确指出,武关为"秦楚界"其"云封谷口蚕丛路"即实指登上秦楚分界墙之盘折砭道。

《续文献通考》称,禹治水经商山,除水患、利农业、便交通。其时,境内道路有一定改善。契"佐禹治水有功",遂"封于商"。据《世本·作篇》载,契孙相土曾在商制作"乘马"(马车)。发明马拉车后,促进了本境干线之形成。"循河觅道",干线基本沿丹江走向,从而连接了关中平原与南阳盆地以至江汉平原。此即"商於路"。周代,该路成为向南用兵之军事干线,且沿线"渐成聚邑"。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其南极吴楚之驰道,即包括境内之干线,当时称为武关道或蓝武道。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东行郡县,"由武关归"。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出巡"自武关出"。

乱山高下,云掩商於,武关道常因夏秋多雨山洪暴发而路阻,历代均十分重视这条干线的设施及维修。唐代,这条干线称商山路,属于官道。唐贞元七年(791),商州刺史李西华拓宽商山道,又别开偏路以避水患,役工十余万,修桥道,起客舍,从商州西至蓝田,东抵内乡开新道七百余里。诗人李商隐曾写过一首《商於新开路》,盛赞这一壮举"更谁开捷径,速拟上青云"。据陈思次《宝刻丛编》载,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再次整修商山路,竣工后曾刻有《唐新修桥驿记》石碑。《直隶商州总志》载,明嘉靖知州郗元洪曾主持增修过一次栈道;万历七年(1579),知州王邦俊任内采取"火烧石壁,凿洞架梁"搭路,再次整修山道。清代,最重要的一次整修工程,系乾隆二十二年(1757),由知州罗文思主持,在白杨店的铜佛龛凿出了宽8尺、长6里的石质碥道,路边以石为栏,并有行旅歇息的简易设施,被人们称为"罗公碥"。大大方便了从龙驹寨到商县的行人。清代还整修过武关东之七里碥,志称"裴公碥"。

迄今境内之棣花老街、堡子村、老君殿、古城村、鹿池坪、资峪过风楼、武关新开岭、吊桥岭尚有古道遗迹,一般约宽3米左右,常有30°-40°左右之缓坡,多系土路,入村穿镇等重要路段铺以条石或卵石。

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迁弘农都尉于武关。《汉书·王莽传》载,地皇四年(23)邓晔、于匡西进曾收降武关都尉朱萌。都尉虽系武职,设于关则兼管道路畅通。

两晋南北朝,据《晋书·苻秦》载,自长安至于诸州"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旅者取给于途"。是为境内设驿之始。隋沿,且加强对武关之管理。《隋书·地理志》载,上洛郡商洛县有"关官"。《隋书·炀帝纪》称,炀帝即位"掘堑自龙门,达于上洛,以置关防"(指武关)。唐代"凡三十里一驿"。严耕望《唐蓝田武关道驿程考》称,其时自长安至襄阳23驿。商洛县之驿站上接上洛县洛源驿,入境有棣花驿、四皓驿、青云驿、桃花驿、武关驿,出境接商南县之层峰驿。"每驿设驿长一人,驿夫若干人,一县之驿由县令兼理"。驿有驿田,备有车、马、船等以供使用。唐德宗时,定"上都至汴州为大路驿。从上都至荆南为次路驿"。上都至荆南,恰经今丹凤县境。《唐书·百官志》称:"凡关有驿道者为上关",县境武关即系上关,"上关令一人,从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其主要职能"掌禁末游,察奸匿"。贞元间,商州刺史李西华又于商山路广设"官舍",以接待过往官员。其时,私人经营之旅馆亦日臻发达。《通典》卷七载,早在天宝年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南诣荆襄(此道,途经本境),"皆有店肆,以供商旅"。

宋略如前代,开国之初诏诸道州府以军卒代百姓为递夫,承传官府文书。宋人沈括《梦溪笔谈》称:"驿传旧有步、马、急三等,急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朱漆木牌金字,日行五百里。"望之者无不避路,即岳飞所奉之一日十二道金牌。北宋末,本境为宋金交战区,境内之急递,十里一铺,每铺设铺长一名,铺兵要路十名、铺路或五名或四名。

元代驿政较前详备,驿站称站赤,为蒙古语驿站之译音。普通各站设提领一员,行九品印,职专车马之役。其附,商州共七驿,在本境者有棣花、青云、桃花、武关驿。其时各驿之间距,据《马可波罗游记》载"元代驿站制度每隔二十五或三十英里就立一驿站"。

明代,境内设有驿站并急递铺,隶商县驿丞,掌邮传迎送等事。清代,驿政初由商县驿丞专掌,乾隆年间龙驹寨州同衙门设立后由其兼理。各驿站有驿书、驿皂、马夫、兽医、杠抬夫、驴夫之类。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有专供走递公文之"递铺",每铺有铺司四人,铺兵二十一人。商州到武关十一铺,本境有铺司八处(上接商县夜村铺,下接商南之涧场铺)。境内之铺名为:棣花铺(饭食等级为小、中伙)、商洛铺(备大、中伙)、龙驹寨铺(为"驻节"之地)、资峪铺、桃花铺(备中伙)、铁峪铺、寺底铺、武关铺(为"驻节"之地)。运输组织方面,光绪二十六年(1900)九月二十九日,慈禧太后令各省应解京饷均输西安,并决定将清江(江苏)所设转运总局移至汉口,老河口、龙驹寨各设分局。南路运输由汉水入荆紫关,溯龙驹寨抵达西安。以此作为"西幸之第一筹画"。此外,清代尚有船帮、西马帮、北马帮、青器帮、盐帮、楚黄帮、临晋帮、坐地帮等民间行业组织在龙驹寨建有会馆,接待过往同业人员。

武关余化桥 传说帝辛(殷纣王)之大将余化龙,派三子光驻守武关,于城东北少习山下沟壑间筑石桥一座,遂名"余化桥",俗称大石桥。《武关八景》有"石桥古渡几千秋"。经考,其地原虽有石桥一座(丈余),然始筑年代尚乏信史。民国二十四年(1935),修建西荆公路武关段时,该桥为路基所占,今在原处设一涵洞。

相关诗词

武关   [唐.吴融]

时来时去若循环,双阖平云谩锁山。只道地教秦设险,不知天与汉为关。

贪生莫作千年计,到了都成一梦闲。争得便如岩下水,从他兴废自潺潺。

题武关   [唐.杜牧]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再宿武关   [唐.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大散关

      大散关是关中西南惟一要塞,在崇山峻岭中的大散关,其气势至今不倒。《史记》中载"北不得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无以固关中"。大散关自古以来是巴蜀、汉中出入关中之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位于今宝鸡市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清姜河岸,其遗址范围南起秦岭梁、北至二里关,现在关址处立有"秦岭"石碑一块。在散关岭上的古散关关门遗址东面,立有"古大散关遗址"石碑一块。落叶的季节,这里有些萧瑟。清晨这里经常云雾缭绕,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在此驻足观望,就像是无意间误入了古代关卡的刀客,仍然会感受到杀机四伏,这就是大散关留给今人的无限震慑。大散关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西约五十里。秦岭西端与陇山分界处为嘉陵江上游低谷地带,是秦岭西部往来的一条重要通道。大散关即在此通道的北端依险而立。此关是关中与汉中、巴蜀之间的咽喉,为南北所必争。北不得散关,无以图汉中巴蜀,南不得散关,无以图关中。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大散关设于西汉(一说散关之名最晚当始于秦代),废弃于明末。关址处立有"秦岭"石碑一块。在散关岭上的古散关关门遗址东面,立有"古大散关遗址"石碑一块。

汉王刘邦采取韩信之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自汉中由故道出陈仓还定三秦,经由此关。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延岑引兵进入散关至陈仓。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张鲁,自陈仓过散关。蜀汉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

公元1131年5月,南宋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宋于富平之战失败后,宋将吴玠收拾残兵, 屯据和尚原,刚立好栅寨,金兵已至原下。 有人劝吴移屯汉中,保住入蜀之关口,吴认为:"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果然打败了来犯的金兵。次年五月,金没立郎君及别将乌鲁折合,分两路入寇。没立出凤翔,折合自阶、成、凤州出大散关。

当时,吴乏粮,故兵无斗志。吴与弟吴璘召诸将,以忠义相激励,并歃血而誓,使兵众感奋。乌鲁折合兵先至,在和尚原北列阵,宋军更战迭休,大败折合。这时,没立郎君正攻箭关,吴选兵奋击,使金兵两路不得会合,大败而去。十月,完颜宗弼(金兀术)自熙河移兵窥蜀,引兵众十万人,从宝鸡造浮桥渡渭来犯。吴派吴璘、雷仲等,将劲兵用"驻队矢"迎敌。并用骑兵断其粮道,共交锋三十多次,完颜宗弼中箭而败退。此役宋军大胜。

战略地位

大散关,亦称"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清姜河岸。因置关于大散岭而得名(一说因散谷水而得名)。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遗址、范围为南起秦岭梁,北至二里关。

大散关因重要的战略地位, 自古以来是关中四大门户(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大散关、北有萧关)之一。不仅如此,因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古到今,又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及普通老百姓游览之地。据传"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授《道德经》一卷。

曹操过大散关留下了《晨上大散关》的诗。唐代王勃、王维、岑参、杜甫、李商隐等,特别是宋代陆游、苏东坡有关大散关的诗最多,影响也最大。如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等等众多诗句中都提及。

伫立关址,纵目远眺,但见群山叠嶂,古木蓊郁,两侧的山峰如卧牛,如奔马,又像密不透风的天然屏障。大散岭下,清姜河激湍奔流。这里的自然风光特别优美。


萧关     

 如今的萧关有些悲凉地屹立在一望无际的西北高原上,它曾是关中的北大门,入关经环江、马莲河、泾河直抵关中。自战国、秦汉以来,萧关古道一直是关中与北方的军事、经济、文化交往的主要通道。萧关不是一个独立的关塞,它与秦长城的战略地位密切相关。秦长城以及在环县境内沿长城修筑的城镇堡寨,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但是,秦时的宫阙今天早已化作万顷黄土,萧关古道不可避免地变得破败,历史的豪迈脚步在这里只短暂停留了片刻,就奔赴而去了,现在只能依稀辨认出当年的一点点痕迹……萧关又名陇山关,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陇山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为其西北天然屏障。自陇上进入关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泾河等合流穿切形成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势险峻,而泾河方向进入关中较为容易。萧关即在陇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萧关是关中西北方向的重要关口,屏护关中西北的安全。

形成

秦及西汉初年,咸阳、长安与蜜辩悼拘甘泉宫间,有驰道相通,由咸阳西北行,乃经由池阳、云陵至云阳县甘泉宫。由甘泉宫西行,分为二途,一为经由栒(旬)邑、泥阳、郁郅至北地郡;一为经漆县、安定、泾阳至安定郡。

汉武帝元封四年遥己归(前107)出巡北地郡时,经由雍县、汧县、回中道北去[97],说明当时渭城、好畴、漆县间的驰道尚未开辟。1973年甘肃金塔县肯蒸永汉金关遗址出土有长安至河西4郡的驿置里程简一枚,上列京兆、北地、安定、武威、张掖郡等20个地名和相距里程[98],大体与汉长安城、平陵、茂陵、好峙、漆县、安姜辨懂狼定、萧关、安定郡治所高平等沿途经地相符,显示邠州·萧关道在汉代已为驰道(驿道),但始于何时不详。

历代运用

先周时期,周人的先祖曾率领族人沿泾水、漆水往返迁徙,公刘居于豳(邠)。周太王(古公直父)时,周族又由豳地南下,达于周原,建立周国。文王时,曾以主要力量利用豳州道对付西北侧游牧部族的侵扰,"北伐玁狁","西攘混夷",在泾水中上游兼并密(今甘肃灵台县西南)、阮(今甘肃泾川县东南)、共(今甘肃泾川县北)等小国。

汉唐建都长安时,邠州为军事战略要地,邠州·萧关道军事作用突出。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匈奴老上单于率骑兵14万从朝那、萧关攻入,杀北地郡都尉,候骑到了雍和甘泉,欲由陇关道和萧关道齐头并进侵犯长安。汉朝政府惊慌失措,调10万大军进行保卫。汉武帝时,与匈奴争夺河西走廊,征西大军分途由陇关道和萧关道西进。

邠州束协·萧关道经过的浅水塬,为"四面险固"[99]的天险之地。西魏、唐于此置宜禄县。县西50里之长武城,"城居塬首,俯瞰大道,置重兵以防备吐蕃"[100]。长武城的军事交通地位,可与陇坻相当。

五代、两宋时期,全国陷于分裂割据局面,"丝绸之路"诸多路段被地方割据政权所分割。西夏据有陕西北部及河西走廊时,根据北宋、西夏双方签订的合约,北宋政府每年给西夏绢万匹至十余万匹、茶叶二三万斤。这些绢、茶多经邠州道运交西夏。西夏又将其中的大部分通过"丝路"转售西域各地,从中获取巨额利润。

元朝在今新疆及其以西的西亚、东欧地区建立四大汗国。汉唐的丝绸之路,成为四大汗国与元朝皇帝连接的纽带,使臣、商贩、贡物输送不绝于途。其中,邠州·萧关道为元朝政府与察合台后王封地相联系的主要驿路之一。

明初,鼓励与西域各国进行通商贸易,西域商旅来中原时,多经行邠州道。

明朝划陕、甘为一省,东、西境长达3000余里。为治理方便,特于甘肃镇设省的行政、军事派出机构。为了保持陕西布政使司和行布政使司(设于甘州)之间声息相通,特辟西安府至甘州(甘肃省张掖)的大驿路,长达2645里,经由乾州、邠州、泾州、平凉西去。明朝中期,由武功驿抽调一部分吏员于陇州设置驿站后,经陇关道亦达于兰州、甘州。

明朝西北的边患为鞑靼,故特在山西、陕西、四川等省设都指挥使司,统辖军队的调遣和军需品的输送。当时,于西安府设都指挥使司,于甘州设行都指挥使司。西安府至甘州驿路上,军事卫、所林立,显示了这条大驿路浓重的军事色彩。

清代陕西、甘肃两省分治,两省间的驿路仍因袭明代路线,经由乾州、邠州西去,发挥着政治联系、军情传递、商业贸易作用。

清朝前期,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多次利用陕甘大驿路调兵遣将,与地方上层叛乱分子及其幕后支持者沙俄进行不懈的斗争。康熙三十六年(1697),准噶尔部的封建主噶尔丹发动叛乱,其子曾去哈密征粮,清政府派兵前去围剿堵截。雍正元年(1723),青海发生和硕特部封建主罗卜藏丹津叛乱,清政府派兵前去平定。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攻入伊犁平叛。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平定阿木尔撒纳的叛乱后,设伊犁将军、参赞大臣、领队大臣、都统等官职,陕甘大驿路、军路,不断向京师传递军情急报、驿送官员、使臣。

清朝中后期,新疆发生变乱。同治五年至光绪四年(1866~1878),左宗棠率领湘湖子弟兵由潼关进入关中,经西安府、邠州、长武出兵新疆,为保证大队兵马和军需物资的顺利通行,曾不遗余力地对陕甘大驿路进行修治。

清政府在新疆推行屯田制度。当时,大批绿营兵携带眷属到天山南北辟田屯种,称为"军屯"。内陆汉人也沿殃盼旋着陕甘大驿路大批到新疆屯垦,称为"民屯"或"户屯"。当农业得到发展后,新疆地区的手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如和田的丝绸,叶尔羌、喀什噶尔的绣鹿革鞯、五色绒毡、金银丝毯等产品,都沿着"丝路"运销国内外。特枣射坑别是一些维族商人,纷纷携带商品到内陆进行贸易,甚至在西安府或内陆其他一些城市安家落户。

清代承袭历代"榷茶"制度,将汉中、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出产的茶叶集运于陕西泾阳县,经加工后,通过陕甘大驿路运至兰州盘验,再行销西北各地。清政府认为"睦邻不以金缯,控驭不以师旅,假市易之微物,寄疆场之大权,其唯茶法乎。"[101]即通过运销茶叶,满足游牧民族对茶叶的特殊嗜好,以安定民心,维护统治。顺治二年(1645)制定《陕西茶马事例》,差茶马御史1员,辖洮岷、河州、西宁、庄浪、甘州5茶马司,招商领引,从中课税。同治十三年(1874),陕甘总督左宗棠奏议,督印官茶票以代"引"制,不分何省商贩,均准领票。当时印发引票835张,每引50道,给票1张。每票40包,每包净重正茶100斤,副茶15斤。茶砖在泾阳压制,封装成包,车载畜驮,辗转西运。"商旅往来,轮轴辐凑,盛极一时"。

驿路经地

汉由长安城通往甘泉宫的驰道,乃由长安出横门,过横桥(中渭桥)至渭城。复由渭城出棘门西北行,经安陵县至秦望夷宫旧址,西汉于此建长平观,古代"观"、"馆"相通,为一驿馆。由于此路为北方游牧部族南下的要道,故名"望夷"。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呼韩邪单于自甘泉宫来长安途中,曾夜宿长平观。由长平观西北行约3里,有坂道下塬趋泾水,称长平坂。下长平坂,在今店上村东渡泾水,折西北行,经池阳、谷口县北、云陵、云阳等县至甘泉宫,长约300里。

驿路改由好畴、漆县后,乃由渭城西去,经茂陵东侧达于好畴。

唐代长安、咸阳问有二途:一为北经禁苑,过中渭桥至咸阳,《长安志》记咸阳有陶化驿,但一般行旅不能随便出入禁苑,故仅为官使通行之路;二为由长安城开远门西去,经临皋驿、三桥、西渭桥(咸阳桥)至咸阳县东南的望贤驿。

由望贤驿折西北行,中经管城驿约80里至醴泉驿。

咸阳、醴泉间置管城驿,据王谏《为郭令公出上都赴奉天行营敕赐锦战袍并口脂等谢表》中所记之时辰,按传车行速,管城驿当在咸阳以北,界于望贤驿、醴泉驿之间。

由醴泉驿西行,中经骆驿,40里至奉天县(治所在今乾县),置奉天驿。《奉天录》记,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十月三日,泾原兵变,帝出走,过咸阳,是夜四更,驸马郭暧追及乘舆于骆驿。四日平明,至于奉天。知骆驿距奉天不远,盖界于醴泉、奉天间。

奉天当长安、邠州道冲要处,西北有事,常置重兵于此。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吐蕃兵围灵州,游骑至潘原、宜禄,诏郭子仪移镇奉天。大历十年(775),吐蕃兵攻泾州,命朱眦镇奉天行营。

由奉天北出,逾梁山,50里至永寿县旧址,置驿。又30里至麻亭驿。

由麻亭驿北行60里至邠州治所新平县(今彬县),有州驿。邠州为长安西北驿路上之重镇,安史叛乱后,邠宁节度治此。柳宗元《馆驿使壁记》载:"自咸阳而西至于奉天,其驿六,其蔽日邠州。"《读史方舆记要》记:"邠州,泾水北绕,邻岩南峙,依山为城,地势雄壮。……天宝后以邠宁为重镇,常屯兵于此,以遏寇冲,盖厚泾原之形援,固畿辅之藩冲,州实南北襟要也。"

邠州西北略循泾水河谷南侧上行,80里至宜禄县,有宜禄驿。又西50里至长武城。再西40里至折墌城。又西10里至泾州治所保定县。复西行,经平凉折北过六盘关至原州,再沿清水河北去,至萧关县(今宁夏同心县东南)。

宋代沿袭唐制,驿路经行邠州、萧关,但仅于州县治所设置驿站,驿站数目减少。

元代封于陕西京兆府的安西王,"冬居京兆,夏徙六盘山,岁以为常"[103]。由于安西王冬居长安,夏居开成州(今宁夏固原县南开城)官邸,因而,长安、开成州间修有上等驿路[104]。这条驿路是经由咸阳、兴平,折北行至乾州,计有奉元路秦川、咸阳、兴平、乾州、永寿、邠州、宜禄、泾州等驿站。

明代西安府至甘州间的大驿路,恢复唐宋时的格局,由咸阳县渭水驿折西北行,而不经由兴平折转乾州。到平凉后,折西北行,经隆德、静宁、金县、兰州、凉州等地至甘州。今陕西境内设有京兆驿、渭水驿、店张驿、威胜驿、永安驿、新平驿、宜禄驿等7个驿站。

在这条驿路上,明代设有递运所。递运所的设置与分布,既不普遍,又不均衡,在今陕西境内,只在潼关卫-西安府-长武间的主干驿路上设置,以转运军事物资为主。西安府至长武间计有西安、咸阳、底张村、乾州、蒿店、底窖铺、邠州、停口、宜禄等9个递运所。

清代陕西、甘肃间的官马大道,仍沿袭明代驿路路线,称"西安府西北路",为兰州通往京师的"皋兰官路"之一段。沿途驿站设置与明代相同。

陇州·陇关道 


线路开辟

陇关道开辟于西汉初期,初称陇坂道,是沿渭水北侧经咸阳到兴平、武功、扶风、岐山、凤翔,从凤翔走柳林道循汧水过千阳县、陇县,从陇县的固关、安戎关、大震关、付汗坪分岔上老爷岭,下山直通甘肃张家川县的马鹿乡,再经恭门直指秦安县的陇城;或由马鹿向南经长宁驿至清水、天水,从而形成了丝绸之路过境天水的南北两线。西汉建陇关后,后世习称陇关道。汉武帝通使西域后,成为长安通往西域的主干驿路之一,至唐代达于极盛。宋、元、明、清时期,主干驿路地位为经过邠州的萧关道所取代。

秦人的祖先最初活动于东方[105],和夏、商王朝有着密切的关系。秦人的不少首领,在殷商时为殷王的大臣[106]。而殷商的外服范围,"其西界达渭水之中游"[107]。秦人首领中濡曾率一部分秦人替殷商奴隶主保卫西方的边陲[108]。西周灭殷后,因秦人参与反周叛乱,被周人赶往西陲,约在今甘肃东南部礼县一带。秦人西去,途经陇坂。至周孝王时,由于秦人首领非子善于养马,被召至汧渭之间,负责给周孝王养马,并封为"附庸",且准许在汧渭之间建筑城邑。这时,陇山东、西侧的秦人,靠陇坂道互相通往联系。

周宣王三年(前825),秦仲奉周宣王之命伐西戎,六年(前822)死于争战中。之后,秦仲之长子庄公昆弟5人又奉周宣王之命领兵7000与西戎作战,取得胜利,庄公因之被封为"西垂大夫"。周幽王五年(前777)秦襄公即位,将其都城迁于汧邑,节节向东逼近。周平王元年(前770)周幽王被戎、狄围攻,秦襄公曾派兵救助。周幽王死后,秦襄公又曾派兵参加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阳,因护送有功,被封为"诸侯",并赐"岐以西之地"。从此,建立了秦国。后经长期与戎、狄争战,先在平阳、后在雍城建都。至秦穆公时,伐西戎得胜,"开地千里,遂霸西戎"[109]。秦的统治地域,西达甘肃中部以至更远的地方,陇坂道遂成为雍都通往西戎故地的交通干道。

陇坂道穿越陇山。陇山位于陕、甘两省交界处,呈南北走向,海拔约2400米。陇山东西两侧气候迥异,陇山以西土地广阔,居住着众多游牧部族,周秦时期即与建都于关中的王朝有密切往来,但所经的陇坂道并未辟为驿路。秦及西汉初期,走陇山经由"回中道"。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第一次西巡,"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110]。回中宫约在今陇县西北,即由今宁夏固原县经甘肃平凉市、华亭县南下回归咸阳。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出巡北地郡,"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111]。汉之回中道,约为由今陇县西北向,循峡口河谷地而行,经甘肃华亭县达于平凉市,即秦始皇过回中宫的道路。回中道虽可径至北地郡,但去天水郡、陇西郡绕道迂回很多,不如经陇坂西去捷近。因此,陇坂道得以辟为驿干道。

汉王朝出于安全考虑,于陇坂置大震关,以控制东西交通往来。《通典·陇州汧源县》记:"陇山,一曰陇坻,汉陇关。王莽命右关将王福曰:汧陇之阻,西当戎狄。今(唐)名大震关,在县西。"王莽时设"四关将军",陇关为其一,是关中西侧的屏蔽。陇关所控制的谷道称陇关道。

历代运用

汉唐时期,陇关道多用于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也有阶段性的军事行动。

汉武帝为征伐匈奴,通使西域,在军事行动之后,即设置军事、行政机构和校尉管理屯田,并筑亭障,设驿站。"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把戍守、屯垦、驿道三者结为一体。戍守可保证驿路安全,屯垦可解决驿站供应,总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展疆拓土的成果。西汉京都长安,距西域万里之遥,且路经峻岭、戈壁滩、大沙漠或沼淖草地,"险阻危害,不可胜言"[112],运输极为困难。西域商贩、使者东来长安的引诱物则主要贩运丝绸等体积小、分量轻、价值昂贵的物品。《汉书·西域传》记:"汉使臣尝以财物贿赂西域各国,而西域各国亦贪汉财物,丝绢之类尝居奇以为交易之媒介物。"甚至西域各国的使臣,在完成政治使命的同时,兼负采购丝绸的任务。特别是汉朝政府实行驿站免费供应食宿办法,对"商胡贩客"更具有吸引力,故由西域东来的商贩,"日款于塞下"[113]。有些西域商人,冒充贡使奉献,以享受沿途驿站免费供应食宿。汉政府为了博取"万国来朝"的虚名,亦不加过问。汉政府派往西域的"使者相望于道。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返"[114]。自此以后,"丝绸之路"上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

东汉初年,为平隗嚣叛乱,来歙曾由番须口向西开辟一条道路,"径至略阳"(汉略阳县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陇城镇),称"略阳道"。平定隗嚣后,来歙向光武帝建议:"今西州新破,兵人疲馑,若招以财谷,则其众可集。""帝然之。于是大转粮运","诏于汧(县)积谷六万斛,驴四百头负驮"[115]。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陇关道曾是一些高僧传经、取经之路,东汉明帝时,天竺国高僧伽叶摩腾与竺法兰,曾随汉使经陇关道到达中原,在洛阳白马寺译经。三国时,颖川人高僧朱士行,第一个结队经陇关道到西域求经。东晋时,65岁的高僧法显,同行9人,于咸康五年(339)从长安出发,度陇坂,过苑川、南凉到达印度。北魏孝明帝初年,洛阳崇立寺和尚宋云和惠生,也从长安出发,远行万里,到天竺取经,携回经典170部。唐太宗贞观元年(627),玄奘从长安出发,经陇关、兰州去西天取经,返回时亦经由陇关道。

唐代,陇关道亦为唐与吐蕃王联姻之路。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与吐蕃王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景龙二年(708),金城公主出嫁吐蕃,她们西去时均经行陇关道。

陇关道的繁盛在唐代达于顶峰,沿途馆驿、逆旅密布,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驿驴客乘,周全地为行人服务。唐代丝绸之路的繁盛,对沿途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无论是全国统一时期或分裂割据时期,沿途的地方政府或独立政权,都从抽税中增加了收入。唐末李茂贞据凤翔自立,财力枯竭,靠陇关道与陇西和西域贸易,缓解了财政危机。陇右地区亦受益匪浅。《资治通鉴》记:天宝十二年(753),"是时中国强盛,自安远门(开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宋代的陇关道位于"秦风路"境内。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开始,"转运使(设)于秦州,提点刑狱设于凤翔府置司"[116]。不久,又以凤翔府作为"秦凤路"首府[117]。陇关道像一条神经中枢,连接着秦州和凤翔府。南宋初年,宋与金兵"富平之战"失败后,金兵越过六盘山攻下顺德军,包围秦州,切断陇关道。

北宋初年,陇关道为宋与羌人"茶马互市"之路。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王韶开辟河湟,上言:"西人(羌人)颇以善马至边,所嗜唯茶,乏茶与市。"于是,北宋政府于熙宁七年(1074)派李杞、范宗闵入蜀,尽榷蜀茶运至陕西边境与西羌博马。元丰年间(1078~1085),于四川成都府和秦凤路设四川、陕西2茶马司,于秦凤、熙河置互市榷场6个。当时川陕等驿路忙于转运茶叶,以换取马匹。番马输宋,宋初每年约5000余匹;天圣中(1023~1032)至3万余匹;建炎二年(1128)约2万余匹;乾道初(1165)减为9000匹。

元、明、清时期,陕西、甘肃间的大驿路固定在长安、邠州、泾州、平凉一线,陇关道成为一般通道,为陇州、秦州间的捷径。

路线经地

汉代的长安·陇关道是由长安雍门西出,过西渭桥,经槐里、邰城、雍县至汧阳,西行50余里进陇坂东口,在山谷中又行50余里至关山上的马鹿镇,再西北行20里至阎家店,阎家店是分岔路口,西北经陇城县、略阳县至天水郡,再西,达陇西郡狄道县;由阎家店西南行,穿越60余里峡谷,经清水、上邽、冀县亦达陇西郡[118]。陇西郡又西,经河西四郡,达于西域。

唐代长安,从西市出开远门人驿路。《南部新书·己》记载:"平时开远门外立堠,谓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以示戍人不为万里之行。"而宫使西去,均由长安朱雀街都亭驿出发,西北行经开远门西至临皋驿。由临皋驿西行,经三桥过咸阳桥至咸阳县望贤驿(《长安志》记为陶化驿)。望贤驿又西,中经温泉驿约50里至始平县,郭下置槐里驿。唐中宗景龙二年(708),金城公主出嫁吐番,中宗送至于此,因之改名金城县,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又改名兴平。

由槐里驿西去,20里至马嵬店,置马嵬驿。唐玄宗赐杨贵妃死于此。马嵬驿又西,经望苑驿至武功县。

由武功县西去,中经杏林古驿[119],70里至扶风县,杏林古驿当为扶风县驿或扶风县境内的一个驿站。又西,30里至龙尾驿。再西,20里至岐山县,置石猪驿。

岐山西50里,中经横水(驿)至凤翔府治所雍县,府有馆驿。向西微北行,70里至汧阳县,当置驿。由汧阳循、汧水河谷西北行,80里至陇州治所汧源县。陇州置有馆驿。《新唐书·史宪忠传》记:"(迁)陇州刺史,增亭障,徙客馆于(州城)外,戎谍无所伺。"《太平广记》"姚康成条"记:"太原掌书记姚康成奉使之汧陇,会节使交代,入蕃使回,邮馆填咽。"由此可见陇关道为唐中叶以后通吐蕃要道[120]。

陇州又西约三四十里至安戎关,依山临水,《唐会要·关市》记为大中六年(852)三月陇州防御使薛逵新置关城。《新唐书·地理志》记,陇州汧源县"西有安戎关,在陇山、本大震关,大中六年防御使薛逵徙筑更名"。

大震关又西50里至小陇山分水岭,有分水驿。《元和郡县志》记:"小陇山一名陇坻,又名分水岭。……陇坂九回,不知高几里,每山东人西役,到此瞻望,莫不悲思。"又西南行,中经弓川寨至清水县。清水县东南又有安夷关道,经南由县至凤翔、宝鸡,此为北魏以来陇山南端又一交通孔道。

清水县再西行,经秦州、凉州达于西域。凉州东南行经秦州、陇关至长安的驿路为"丝绸之路"南线。


除了这四塞之外,还有一处渡口必须要提。这是个黄河渡口,名为蒲津,扼守该渡口的重镇叫蒲坂。位于今山西省蒲州,西临大河。这里是自山西进入关中的一条极为重要跳板,同时也是自关中进入山西的桥头堡。

关中四塞,加上一个蒲坂,可谓险固。但纵观中国古代统一进程,兴起于关中的政治势力,凡在政治上奋发有为者,都不以四塞为限制,而是采取更为积极的进攻态势。相反,政治上无所作为,胸无大志者,则是闭关自守,纵有四塞之险,也只是作茧自缚。

进取者,秦、西汉、隋、唐也。

自守者:匈奴刘汉、前秦,赫连之夏也 。

进攻态势者,军出武关,逼南阳盆地,直插中原;蒲坂方向,进攻晋西南;大散关方向,进取汉中,以图巴蜀;萧关方向,控制陇西;函谷关方向,进占洛阳三川河谷,尽有崤函之险。这是以关中为举出而争雄天下最有利的态势。

这种态势犹如面向中原拉开的一张巨弓,其势能之大,无以言喻。

关中山河四塞,南依秦岭,北靠黄土高原,东阻黄河,西亘陇山,是天下一等的形胜之地。东出函谷而撼河洛,西下散关而凌巴蜀,南出武关而临江汉,北出萧关而收西羌,闭关自守则天下莫能入。就是在秦统一天下之前,关中战略地位依旧重要。

周兴自关中,东出孟津会盟天下诸侯以灭商,建立第一个分封制大国,屹立四百年而不倒。周自平王东迁,秦人自陇西迁徙入关,从此开始腾飞。秦孝公居关中之形胜,东出而争霸天下,列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纷争,秦居关中虎视山东六国,随时有东出问鼎之势。

苏秦合纵六国之前,曾经以连横之策游说秦王:“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课以吞天下,称帝而治。”要不是因为但是秦国刚刚夷灭了商鞅,排斥六国游说之士,那么大秦一统天下可能要提前几十年。

秦昭襄王时期,范睢入秦,秦昭襄王说:“大王之国,四塞以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陂,奋甲百万,战车千乘,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此王者之地也。”秦国从此以范睢远交近攻之战略为指导,依托关中的山川形胜,虎视天下,蚕食六国,在秦始皇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统天下的形势。

可见,关中占据天下之地理,控天下之咽喉,就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关中这种地理形势就已经霸气外露了,缺少的不过是一种统一天下的契机罢了。

关中平原,四塞以为国

提起关中这个地方很多人可能都会想起“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唯美,或者是“渐觉风沙暗,萧关欲到时”的苍茫,华清池、兵马俑、大明宫、大雁塔、阿房宫、钟楼鼓楼、尤其是那一个个是古老的边关,无一不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骄傲。

的确,作为中国历史上十三个王朝的首都,西安所处的关中平原是一个很值得一说的地方,先来看看关中平原的示意图:

四塞之地

关中,顾名思义,就是关塞环抱的地方,它南有秦岭巍峨,西有陇山延绵,北边是黄土高原,东边则是高耸的华山还有黄河环绕,山川之中,函谷关、大散关、武关、萧关分别雄踞东西南北,所以关中平原也被称作是四塞之地。

在冷兵器时代,这些关隘为保卫关中平原和都城长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百二秦关”说的就是如果以百万之众进攻关中,那么只需两万人据守就够了,其险如此。

函谷关、潼关

在这些所有的关隘中,东边的函谷关颇有名气,但是比它更接近关中平原腹地的潼关则更加的闻名遐迩,它是连接关中平原与中原地区的主要通道,守住它,既可以防止中原一带的政治力量攻入关中,同时关中一带的军事力量也可以据此东进中原、席卷天下。

令人遗憾的是,千百年来,黄河的滔天巨浪都未曾撼动此关,但在近代公路与铁路的建设浪潮中,我们却再也找不到任何有关潼关的蛛丝马迹了。

大散关

大散关,在今天宝鸡的陈仓镇附近,因为秦岭中所有的道路都是与山谷中的河道并行的,长年累月的山谷溪流早已把河道切割成了一条条深深的峡谷,而大散关就是建立在了这种峡谷之中。通过它既可深入汉中盆地,也可顺着嘉陵江河谷直接进入成都平原,历史上这条道路被称为陈仓道,大散关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历代兵家必争的要地,自古以来这里征战无数,而最著名的自然当属楚汉战争时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了。

散关 秦岭关口

需要注意的是:大散关只是秦岭的一个山口,而非关中平原的西大门,它的战略意义在于连接汉中而非陇西,西出关中是不经过大散关的,平时我们说蜀道险,渭河河谷才是真正的险地,即使今天也是如此,所以出陇西更多的时候都是先从宝鸡到达陇县,然后再翻越六盘山经陇城、秦安到达天水。

武关

位于秦岭峡谷之中的武关是关中平原的南大门,也是关中通往长江中游大道的咽喉,“秦因得武关,故可以制楚”,足见其战略地位之重要。

武关道是关中平原和长江中游相互进攻的捷径,楚怀王入武关会盟被作为人质,终身囚禁,汉高祖刘邦入武关灭秦,都是由长江中游直赴关中平原的;而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以及东晋的前秦进攻襄阳,则是关中平原出袭长江中游的行动。

武关由于位于函谷关和潼关以南,往往成为了中原向函谷关和潼关进攻时的迂回路线,由此可见武关及武关道固然重要,但是从东西对立的格局来看,只能算是函谷关和潼关的侧翼或者附庸,再加之武关的地势更为险要,历史上发生的战役也较少,一定程度上也是武关名气有限的原因。

萧关

北边的萧关在今天宁夏的固原一带,位于六盘山跟黄土高原的峡谷之中,是关中西北方向的重要关口,屏护关中平原西北的安全。

秦汉帝王出巡、汉唐文人出塞都与萧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萧关故道亦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对于陇右人民安居乐业、发展经济、交流文化、繁荣商贸、方便交通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个时候是不是有人会问:关中平原的正北方向呢,难道没有人从黄土高原南下威胁长安吗?答案当然是有的:

从延安沿着洛水南下关中

关中平原的北边,地势较为复杂,正北偏东大山横亘,天然屏障,中间是黄土高原,山塬居多,而陕北的延安,历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因此北方的势力也多会经延安、顺着洛河南下,比如突厥和蒙古就曾数次沿着此道南侵,但是由于这条道路艰险而漫长,也更容易遭受伏击,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北方的势力还是会多借助西北方的萧关南下。

虽然关中平原四塞以为国,占尽了天时地利,但也绝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从地理的角度来看,它也有自己的弱点,就是东边的那条黄河:

黄河本身固然天险,但也绝非天衣无缝、无懈可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黄土高原以南、洛水与黄河之间的那片土地,一直都是秦人的心病,整部秦晋或者秦魏关系史,可以说都是围绕着那块土地的归属问题而展开的,当年那部《大秦帝国之裂变》恢弘巨制、风靡一时,其核心就是那片河西之地。

黄河渡口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秦晋之间所争夺的河西之地是由一段L型的黄河作为切割线的,而这段河面上,最为著名的渡口有三个:龙门渡、蒲津渡以及风陵渡。

位于山西河津市与陕西韩城交界的的龙门渡传说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因此也叫禹门,当黄河水刚从晋陕大峡谷流出之时,较窄的河道再加上湍急的水流,使得龙门渡口并不是理想的渡河地点。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在南宋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年轻气盛的郭襄,只身一人来到风陵渡,听到了神雕侠的传说,留下了不可言说的爱慕,无处倾诉,在金庸先生笔下,这里是杨过和郭襄邂逅的地方,一个古渡成就了一片江湖,同时也造就了一段美丽的传说。

风陵渡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处,从这里开始,蜿蜒的黄河就开始向东流了,因此风陵渡也被称为大河东去第一渡,但是因为风陵渡的对面就是潼关,

而攻打潼关都是史诗级别的,因此很多时候这里也不是合适的渡河地点。

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水流已经渐渐平缓的蒲津渡才是进出晋陕的主要渡口,过河后直面的就是河西的开阔地带,由山西入关中,十有八次走的都是这里。

这段黄河在两千年来一直都在小范围的变迁,但总体是向西移动的,现在的蒲津古渡遗址离黄河已经有几公里了。

关口这个渡口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事情有两件:

一是渡口处有一座著名的鹳雀楼,相信王之涣的那首著名的《登鹳雀楼》,大家早已经是耳熟能详了。

二是因为划分河东河西的黄河在不断的变迁,还造就了一句俗语,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意思就是由于河道经常会变化,本来在河西的村庄,几十年之后已经就跑到河东去了,是呀!世事无常,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除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之外,关中平原作为帝都所依托的广大腹地,本身也是极其富饶,早在秦代,关中平原的经济实力就已十分强大了,特别是农业生产,丝毫不逊色于蜀国所依托的成都平原,今天我们说“天府之国”,这个词其实最早是用来形容关中平原的,可是关中平原的气候条件又根本不能与温暖湿润的成都平原相比,那么它是如何成为“天府之国”的呢?下一节我们就聊一聊关中平原的水文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