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图】盘点临江的古井,你知道多少?

 杨上当 2023-01-10 发布于广东

来源:火狐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清江记忆》专辑

原标题:古府临江古迹之古井名录

清江记忆专辑是由樟树本土文化学者陈怀生老师倡导,自媒体人黄琼、青年作家吴国林老师和乡村创业者杨胜羽联合发起成立的,旨在发掘、整理、传播樟树本土(原清江县)的优秀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方向的公益性文化宣传栏目。

 

人烟居处便有水井,有水井便有故事传说。临江城内有水井99眼,为何99眼?传说古时临江有个知府,清廉勤政,爱民如子,但儒学科举,了无建树,故屡不得升迁。有堪舆大师为其指点:“临江石龙,地泉毓灵,然民汲水,滥掘水井,伤及龙身,泄地灵气。”知府恍然,问可有解。曰:“潜龙在渊,数止九九。”说临江城只能有99口井,太守然之。是秋开科,郡诸生高中者9人之多,来年知府亦迁布政使司参政。此后临江城水井始终保有99眼,废塞一眼即新掘补。


千年临江府,如今一小镇。穿街走巷,寻找那传说中的99口水井,看如今还能找到多少?

七星井:旧志载,临江府署内有井七,名七星。踏遍荣军医院找到六眼,院围墙外二粮店后一眼,正好七眼。其中四口封盖,两口淤塞,仅余一口还在使用,不知是否为昔日七星古井。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师姑井:在师姑巷内,明洪武年间建,清同治年间重修,旧为铁栏井,井深数十余米,水清且甜。旧传此井为一名叫师姑娘娘的尼姑捐款所造。2020年重修并建亭于其上,黄辉宇题亭名于前,又书“泉涌清甜”。是古镇修复的一打卡景点。

图片图片图片

莱公岭方井:县前街莱公岭旁,长方形井圈,现还在使用,为明代以前古井。莱公岭因莱国公寇准曾宿此旁馆驿而名,不知寇宰相是否饮过此井水!

图片图片

万胜门井:在万胜门内,红砂石井圈,明代以前古井。清咸丰间,太平军据守临江,屡出万胜门袭击清军,得胜而回,酣饮此井,又名得胜井。仍有居民抽水,现井口覆盖,原有井亭、轱辘,今毁。

图片图片

牢背井:在万寿宫巷口,原为府狱水井,井水苦涩。告诫世人违法犯事,就要吃苦,故又称苦井。后监狱废,改为居民饮用,井水不再苦涩,变为微甘,甚是神奇。

图片图片

富寿门双井:富寿门道旁,平石板两孔井盖,井内亦为两圆形,水质特清且甜。传说附近居民有女嫁时,必先取两瓶此井水送夫家,寓意水清玉洁,成双成对。明代古井,仍有居民饮用。

图片图片

东门虎跑泉井:相传南唐时,城东有鲁季文,为父母筑庐守墓,每日都要到江边汲水,忽一日虎跑掘地得泉,人曰孝感所致,取名孝感泉,又名虎跑泉,所居坊名亦改为孝感坊。后泉渐淤塞,砌井一眼,今失所踪,不知此井是否就是虎跑泉。

图片

南门井:南门路旁,旧有石栏,石栏青石有两孔,为日军轰炸扫射所留,相传井底有月形泉眼,大旱不涸,为明代以前古井。现加水泥井圈封盖。

西门井:在西门内崇桂坊,原于西大街马路正中,明代以前古井,八十年代封于路下,再于旁十余米夹城巷口新开。现弃用。

北门落星井:旧志载,北门内有落星井,今于北门遗址内觅得此井,不知然否?

夹城巷萧江书院井:位于夹城巷萧江书院遗址内,年代不详,老人们讲,这是书院井,常饮能醒脑益智。姑且听之!

沙陂园井:在边子街沙陂园,旧沙陂园柑橘成林,犹以许公柑最盛。井旁一圆石刻明成化十九年冬月立,可知此井为明代,仍有居民使用。

以上水井为官井或义井,还有大量民井、私井,由于篇幅有限,下面只上图片。

边子街付氏民宅古井

                            

介福巷古井

万寿宫巷八棱古井

厚富街古井

西大街工商所水井

边子街井和旧井圈

边子街廖氏民居内井

万胜门邓氏民宅井

西门赵家岭古井

   河下街亭子旁井

前祝村古铁圈井

水土养育一方,井泉泽被千年。勤劳智慧的先民们,挖掘了这么多甘甜不竭的水井,也为后世留下难忘的历史记忆。小巷幽深处,青苔一口井,街坊邻里亲,世代曾同饮。看到此文的你,是否见到你儿时打水的井呢?

作者简介:胡毅坚,笔名火狐,樟树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师,临江人 现于临江镇志编纂办编纂《临江镇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