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花神落人间,一半风雅一半仙

 睿泽静明 2023-01-10 发布于陕西

寒冬已至,春有归期,你是不是还在感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那有没有一种实用器可以让四季永驻?中国古代文人把想象力倾注于酒杯之上,创烧了无限风雅的十二花神杯。

酒杯里的四季

十二月花神是根据社会风俗与岁时花信的自然规律,它打破了器物组合以对为单位的传统设计理念,依月令之数为一套,按每年十二个月冠以花名而成。

从正月到腊月,分别是水仙花、迎春花、桃花、牡丹花、石榴花、荷花、兰花、桂花、菊花、芙蓉花、月季花和梅花。

文章图片1

清康熙 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故宫博物院藏

古语有云,十二花神落人间,一半风雅一半仙,康熙御窑十二花神杯的创作灵感,也源于此。

十二月花神,每种花对应一位女神,比如六月荷花的花神是西施,十月芙蓉花的花神是貂蝉……据说有的民间传闻里石榴花花神是钟馗!

文章图片2

十二花神的说法较多,并没有绝对的定论,但基本上都是文学家和文人志士。由此可见,所谓十二花神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凸显花卉时令,更多的是人们内心对于洁身自好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图片3

十二花神杯之一月水仙花

十二花神杯的成功烧制,还离不开康熙时期五彩技艺的发展。

康熙时五彩也称古彩,清代陶瓷上色彩越来越丰富,虽然远不及绘画,但五彩色彩浓烈,即使描摹花卉小景,文雅中也透露出古拙的意趣,是绘画所没有的效果。

文章图片4

十二花神杯之二月迎春花

康熙对历代的瓷器都很有研究,他下令景德镇恢复御窑厂,研制各种新式瓷器。

康熙二十五年景德镇御窑厂为宫廷烧制的生活用瓷——“十二花神杯”, 整套12件,撇口、深腹、浅圈足,器巧形美,晶莹剔透,每只杯上绘一种应时花卉,并题上相应的诗句,落“赏”字篆印。

文章图片5

十二花神杯上的诗与章

杯子上的“赏”字印,属于印象里的闲章,因为皇帝的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基本上都落在杯子底上,所以闲章放在名章的位子上,也算是一种款识的变通。

文章图片6

十二花神杯之三月桃花

康熙皇帝十分喜爱这套酒杯,几次南巡都带在身边,因为十二花神杯的出尘美感,后来景德镇御窑厂又相继烧制了青花十二花神杯、粉彩十二花神杯、十二美人杯等版本,后来的嘉庆、光绪、民国官窑和民窑对“十二花神杯”均有仿制。

文章图片7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花神杯 湖北省博物馆藏

一杯一花、一花一诗、一诗一画,十二花神杯是清代官窑瓷器首次将绘画、诗词、书法、篆印结合在一起,被视为康熙朝官窑瓷器之名品,彰显了康熙盛世时期帝王的独特品味。

酒杯里的中国人

和我们前面介绍的压手杯不同,十二花神杯给我们展现了一项工艺的极致——薄。

康熙年间,康熙任命郎廷极(清朝大臣)为江西巡抚兼任景德镇御窑督陶官,郎廷极在任时仿古创新,创烧了很多风格各异的新式瓷器,这一时期御窑烧制的瓷器俗称“郎窑”瓷。

文章图片8

郎廷极

郎窑仿成化的青花、白釉脱胎(意指瓷器只有釉,胎体太薄以至于无)等瓷器的成就,无疑为十二月花卉杯这种胎薄体轻、造型俊秀的瓷器名品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

对比稳重敦实的压手杯,花神杯显得纤弱轻薄,它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柔媚的表面下,保持了硬挺的风骨,口沿微微往外折锋利如刀,靠近底部一转,看似温柔却坚硬。

文章图片9

十二花神杯之七月兰花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收藏的同时期青花同款十二花神杯,从杯子的内壁往外,也很容易看到杯子外壁的花纹、诗句,借助光线,甚至可以透过瓷器看清所有的画面细节。

文章图片10

清康熙青花十二花神杯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馆藏

需要注意的是,郎廷极不仅是制瓷高手,还是一个酒文化研究专家,在他的著作中对酒筹、酒令及人们公认宜饮酒的28个良辰美景,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如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这些理论与实践促成了十二月花神杯的成功烧造。

文章图片11

十二花神杯之四月牡丹花

历来国人喜欢成双成对,但成对文物收藏难度非常大,据说大英博物馆元青花双象耳瓶前后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才凑成一对。

由于薄如脱胎的杯体,花神杯的烧制极其困难,成品率极低,且十分容易破损,所以在整个陶瓷史上,像十二花神杯这样数量多的成套瓷器也是极其罕见。

文章图片12

清康熙 清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 故宫博物院藏

在中国人眼里,四季的更迭有着清晰的注脚,时令不疾不徐,时节迎来送往,所谓十二花神,也是古人对于四季的送别和迎接,将对生活的感情寄托在花卉上,与其说是一种装饰,不如说是一种对于自然和时间的敬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