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顶级交易员访谈07

 党磊 2023-01-10 发布于山东

  这本书属于访谈性质,没有贯穿全书的逻辑主线。其中的受访者,更是见仁见智。这篇读后感,以列表的形式,记录了自己阅读时的心得,内容以总结和对比为主。

风险

  ◪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极力强调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除了马克·温斯坦,表示自己没有明确的风险管理策略,不过还是会有止损操作。

  ◪大多受访者的交易认知和交易策略,表现出了保守的倾向。例如,低风险率或者小仓位。

  ◪很多受访者明确表示了,在交易中,将风险放在收益之前考量。

  ◪书中访谈的交易者,大多都在交易的初学阶段,或者第一次建立自己的交易策略之后,经历了巨亏。

  初学阶段,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一次建立了自己的交易策略后,是妄自尊大。引以为戒。

  ◪很多受访者,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商品期货市场由多头市场转为空头市场时,开始了持续的亏损。对于受访的交易者来说,这次亏损应该属于系统性风险。之后,这些交易者对交易的认知,以及交易策略更加成熟了。

  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崩盘时,很多受访者也遭遇了大的亏损。这次崩盘,是V型反转,对大多数趋势交易策略来说,应该属于单笔交易风险。

  1987年10月19日,没有亏损和反赚一笔的交易者,大都是以主观智力参与为主的相机交易者。从书中的内容来看,第三者很难对这笔交易进行评估。

交易认知

  ◪很多受访者,强调了交易策略要建立在交易者个人认知和背景之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照搬他人的交易策略,或者遵循他人进行交易,最终会亏损出场。本质上,基金正是投资者“遵循他人进行交易”,因此大多数的基金投资者折戟而返。

  ◪很多受访者,表示了努力对于交易工作的重要性。也能够看出,他们为交易工作,在自己的生活中安排的权重很大。杰克·施瓦格在本书续作《新金融怪杰》的前言中,也对成功交易居然需要努力,表示惊讶。如果交易工作需要努力,那就和其它普通工作没有什么区别了。实际上,一些受访者也认为,交易工作和普通工作,并无区别,支配普通工作的一些原则,同样也支配着交易工作。

  ◪大多受访者表示,市场行为本身,比行为背后的原因重要的多,甚至可以一票否决。也有几个受访者表示,如果基本面支持,自己就会逆势死扛。

  ◪很多受访者,表现出来的自省和逻辑分析能力非常强大。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获利是因为市场趋势表现好,亏损是因为自己疏于风险管理。

  ◪很多受访者表示,交易技能能够通过后天学习得来。

  ◪很多受访者,强调了遵守自己交易策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很多受访者表示,公开的消息,对市场走势没有本质的影响。

  ◪在访谈中,杰克·施瓦格就比较关注三个问题,征询了很多受访者的看法:①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趋势交易策略或者技术分析,是否受到了机构交易者大规模进场的影响。②趋势交易策略或者技术分析,是否受到了程序化交易的影响。③程序化交易,是否是1987年10月19日股市崩盘的元凶。

  受访的交易者,对三个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

交易策略

  ◪讲述了自己交易策略的受访者,都是不同表现形式的趋势交易策略。主要有两种:①在市场突破横盘阶段,也就是趋势开始的时候,进场。②在当前上涨或者下跌趋势明确时,以主要趋势方向作为交易方向,进场。

  ◪大多受访者,提到了止损持盈。也就是:风险管理+趋势交易策略。

  ◪在交易方法论方面。书中访谈的交易者——

  大都由基本面分析开始。

  之后,转投技术分析。

  成熟阶段的方法论,以基本面+技术面进场,以技术面控制风险居多。也有纯粹的技术分析,没有纯粹的基本面分析。

  ◪就书中访谈的交易者来看,技术分析在交易体系中的权重越大,收益率越高。

  ◪书中访谈的交易者,纯粹的系统化交易,一个也没有。大多受访者表示自己有稳定的交易策略。不过在交易流程中,或多或少的,都有个人主观智力的参与。

其它

  ◪大多受访者,收益率之高,颠覆了学院派人士的公式和常识。原因之一是,豪宅和小岛的费用很高……

  ◪很多受访者,不在意扬名于世,或者被夸大的虚名。

  ◪很多受访者,对于交易的态度,上升到了工作之上的兴趣或者精神领域。

  ◪很多受访者,都提到了《股票作手回忆录》和马丁·茨威格。

  ◪当很多人做同一件事,这件事的收益就会减少,甚至得到相反的结果。

  ◪书中访谈的交易者,很多都是白手起家。以自营交易,创造了普通人通过交易之外的普通工作,难以企及的财富。

  ◪受访的交易者分为两种:学习型交易者和糙汉子交易者。学习型交易者的访谈内容,有自己成长的过程,有总结,有反思;糙汉子交易者,只有过程,我厉害吧,我就是这么厉害,我怎么这么厉害,没了。

  还有,神棍……

  ◪导致上述两种交易者分野的原因之一,是杰克·施瓦格、迈克尔·马库斯、布鲁斯·科夫纳、艾迪·塞柯塔,属于同一个人际圈子,对交易的认知可能比较接近,聊得比较深入,内容很有价值。理查德·丹尼斯,可能也是善于思考和总结的交易者,访谈内容也很好。其他受访的交易者,和普通的采访差不多,大多是泛泛而谈。神棍自寻。

  ◪在宏观经济方面,受访的交易者大多表现出了自由主义的倾向。自己猜测,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交易者是战斗在市场第一线的人。近些年的主流经济学家,或多或少的都有凯恩斯主义的倾向,因为他们都是体制的受益者。

  ◪从每个访谈中杰克·施瓦格自己的言论,书中的一些自述,以及三年后的续作《新金融怪杰》中,能够看出:对成功交易者的访谈,杰克·施瓦格获益良多;但在交易的实践层面,收效甚微。

  知识和理论,可以通过学习,从外界获得;实践层面,只能通过自己的交易行为,慢慢地积累。

  

  *希望各位豆友,指正文中的文字录入错误。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