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理知识点丨五线谱——调号的演变

 公司总裁 2023-01-11 发布于河南
图片

37.五线谱——调号的演变

图片

各位同学们大家好,这里是立言教育美育成长课堂,今天分享的是调号的演变。

五线谱中的调号,是由图片图片分别构成的。升降号及其还原号即本位记号图片,都源于圭多的六声音阶中的B音。

圭多▪达菜佐,不仅确立了四线谱,也是六声音阶和唱名法的创始人。当时的六声音阶是以G、C、F3个音为起音,也就是说只有3种调的六声音阶:

图片

三种六声音阶要碰到两种不同的B音一一本位B和图片当时的用b来表示,称为“圆B“或“软B',本位B用图片来表示,称为”方B”或“硬B'。后来,圆B不仅代表降B,并成为降低半音的记号。方B不仅代表本位B,并成为本位音的记号和升高半音的记号,当升记号和本位记号的用处日益增多的时候,为了避免两者的混淆,才分别用图片图片来表示。

欧洲中世纪圣歌的旋律是很单调的,每个音节唱一个音,很少变化。当时的歌唱者为了使呆板的旋律变得流畅,常常在演唱时增加一些装饰音。遇到有些调式从导音到主音不是半音而是全音时,结束的时侯,常常把导音唱成升高半音,来增强它对主音的倾向性;唱小调式的歌曲时,还常常在结束时把第3音(小三度音)升高半音,变为大三度音。

再者,当旋律中遇到“三全音”的不协和音程时,总是要把发生三全音的第2个音唱低或唱高半音,使它变成协和的音程。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这些变化半音都是由歌者唱出来的,谱子上并不把升降号写出来,特别是发生三全音的地方,歌者会自然而然地把增四度唱成纯四度。

如果作曲者在谱上加上升降记号,歌者会感到这是对他的侮辱,他们把这种升降记号称为“驴子的记号”,意思是,只有笨得像驴子一样的人才需要这种记号。然而即使这个“驴子的记号”,也还是罗马教皇约翰二十二世于1322年在有关使用变化音的禁令中,“宽宏大量”地开恩保留下来的。

原来在以格利高利圣咏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欧洲音乐里,根据教皇训谕,圣歌的歌调是绝对不许改变的。前述变化半音的唱法即使出现在歌调以外的其他声部,也被认为是非法的,所以变化半音的唱法被斥之为“伪乐”。

B音升降变化的破例,并不是教皇格外开恩,而是由于变化音使用中的另一条禁令,即不许使用三整音而破的格。B音升降的破格,使教会音乐家们认识并懂得了在禁令的各种细密规定中找出一些既不明显犯规,又可别寻生路的种种“合理的”违犯办法,不但从实际上恢复并发展了变化音的广泛使用,而且更进一步地推进了复调技法的新探索。当年带有侮辱性的“驴子的记号',16世纪以后,变成了五线谱上不可缺少的调号和各种临时记号。历史的辩证法恰恰证明了教皇禁令的反面功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