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还是(xiá)

 琢文说 2023-01-11 发布于北京
题记:
    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本期聊聊三年级教材中一首古诗的字音问题:


   远上寒山石径斜一句中“斜”的读音明明白白标注为“xié”,可能不少家长坐不住了,不对呀,记得小时候学的不是应该读“xiá”么?
    进而就分化出两派:
支持派:通俗易懂,方便记忆。
反对派:生硬粗俗,缺乏味道。
    其实,何止是争论字音,就“简化字”问题,网上也曾争吵不休。
    要说李老师如何看待?这就涉及到对语言本质的理解了,如果把语言看做一种交流工具,那讲究的就是效率,一看便知、一说就明。
    比如“怼人”这个词,大家生活中常用,然而“怼”字本应该念“duì”。
    再比如网上会有人用“炫一个”或者“旋一个”表示吃喝,配上情境大家都能明白。


    然而那个“xuàn”本是个非常生僻的字,生僻到电脑打不出来:

    还有“小吊梨汤”本应该是“小铫梨汤”,但这些不管怎么读,甚至怎么写,并不影响我们日常交流,因为有约定俗成
    不过进一步谈,语言还承载着文化属性,特别是古诗,讲究音律。自从沈约提出“四声八病”之说,直至沈佺期、宋之问,一代代文人的努力,“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格律定型。
    如果按照“xié”的韵来写,《山行》这首诗大概得是这个样子:
远上寒山石径斜,
要找人家上台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烂番茄。
    这样读起来自然是少了很多韵味,多了不少咸酸味。

    其实在唐朝“斜”也不同于今天的“xiá”音,那我们这样读,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叫“叶韵”,是尊重古诗音韵美而在韵脚的一种调节。
    好了,总结一下。按照“xié”的音读,自然也没有错。同时也要告诉孩子,这个字念“xié”,再组几个词,比如倾斜、歪斜。
    接着,可以讲下朗诵时要尊重古诗押韵,读成“xiá”,类似的还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之后,就是根据不同场合判断了,比如街头巷口——你也用不着古诗,那就按统一的读音读就好。如果是曲水流觞的雅集或者展现下朗诵,那就读“xiá”。
    最后,有同学要问了:那考试时怎么办呢?
考试不考古诗注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