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博物:说“鼎”定“则”,讲“则”的自然博物特性及字句应用

 风吟楼 2023-01-11 发布于广东

汉字源于自然,

主要体现在汉字图形从具象中抽象而来所承载的自然博物特性,

其字内“图形相互拼”形成字内思维表达,

汉字图形是汉字字义的翻译器。

如仅从楷书的笔划字形是读不出其字内字义表达的,

文章图片1

这里所说“则”字,楷书字形中有“贝”,可不是贝类,

作为“图形拼字”表意例子来说明一下——

文章图片2

何谓“则”?

会意合体字,鼎(貝、贝)刀为则。金文从鼎,从刀。

文章图片3

▲ 则-金文

其中“鼎”

象三足两耳之形,和五味之宝器。

是三足鼎立之炊具。

“鼎”有鼎立而“定”之自然特性。

文章图片4

“鼎”为国礼重器,鼎定礼制等级,

以此“规制定制”等级。

以“鼎”立定天下礼制等级,

“鼎”有“重”“大”“正”之自然特性。

“鼎”在“则”中隶变楷化为“贝(貝)”。

其中“刀”

“刀”既表示表示以刀具制定,刀所以裁制之。

也表示刀八分而公平。

文章图片5

▲ 则-小篆

合在一起,

“刀”制“鼎(贝)” 定规礼制为“则”,

“则”以此表示“规则”“定准则”之义。

本义:法则,准则。

则,法也;则,常也。——《尔雅》

文章图片6

九鼎,

据传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

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成九鼎,象征九州岛。

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鼎,曾有严格的规定:

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

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

因此,

'鼎’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

进而成为国家传国宝器。

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

螭魅蝄蜽,莫能逢之,以协承天休。

《墨子·耕注》: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

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夏后、殷、周之相受也。

文章图片7

“则”在构成合体字中表达——

【则】-(常/次)侧厕测贼-铡-(通)恻

文章图片8

形声会意合体字,亻则为侧,从人,则声。

文章图片9

▲ 侧-小篆

其中“亻(人)”,象侧面直立形。

其中“则”,则中刀,刀分相对两半,两边,

“则”有等分相对“两边”或“两旁”之特性。

文章图片10

▲ 侧-金文

二者合一,

“则”等分之“人”为“侧”。

“人”直立“则”等分两边为“侧”。

本义:旁边。不中两边。

不正曰仄,不中曰侧。

反侧也为反仄,仄者为未全反。

形声会意合体字。

氵则为测,从氵从则,则声。

文章图片11

▲ 测-小篆

其中“水”,表示水平,水平有深浅高低。

其中“则”,表示“刀分等刻度”义。

文章图片12

▲ 测-金文

二者合一,

“水”深之“则”等刻度为“测”

水深所至谓测。

度其深所至亦谓之测。

犹不浅曰深。度深亦曰深也。

本义:度水深浅。

形声会意合体字,厂则为厕,从厂(hǎn)从则,则声。

文章图片13

▲ 厕(廁)-小篆

其中“厂”,象山崖形,可以住人。

“厂”常与“广”通用,表示与房屋有关,

如“廁”又写作“厠”。

其中“则”,表达“等差不一”之义。

二者合一,

“则”等差不一杂集在“厂”或“广”内为“厕”。

分別部杂居在一起为厕。

引伸:

杂居为混居,混居不清就是不洁,

不清至秽之处即为厕所。

本义:分部不一杂居间,

引伸:厕所。

厠,杂也。言人杂厠在上非一也。——《释名·释宫室》

形声会意合体字,金则为铡,从金,则声。

文章图片14

▲ 铡-小篆

其中“金”,表示金属制品。

其中“则”,则中有刀,表示“刀”之义

二者合一,

“金”属制“则”刀为“铡”。

本义:铡刀。

文章图片15

▲ 鈇-小篆

古谓之鈇,今谓之铡。也用作刑具。

将铜铡来,切了你那颅头。——元· 李直夫《虎头牌》

形声会意合体字,心(忄)则为恻,从心,则声。

文章图片16

▲ 恻-小篆

其中“心”,表示心性心情;

其中“则”,则中有鼎,则鼎为重器

“则”在恻表达“重、沉”之义;

二者合一,

“心”如“则”沉重而悲痛为“恻”。

以此比喻心情悲痛之义。

本义:悲痛,悲怆。

如组词:

恻隐,恻怛,恻恻,凄恻,恻然,等。

文章图片17

“贼”中有“则”——

何谓“贼”?

会意合体字,则戈为贼,从则从戈,则声。

文章图片18

▲ 贼-小篆

其中“则”,

鼎(貝、贝)刀为则。

“鼎”为国礼重器,定鼎礼器等级,鼎定礼制等级,

以此“规制定制”等级。

“鼎”在“则”中隶变楷化为“贝(貝)”。

“刀”表示以刀具制定,刀所以裁制之。

合在一起,

“刀”制“鼎(贝)” 定规礼制为“则”,

“则”以此表示“规则”“定准则”之本义。

其中“戈”,

象戈头器形,木柄。

文章图片19

▲ 贼-金文

二者合一,

持“戈”毁鼎败“则”为“贼”。

持“戈”以武力(暴力)破坏规“则”而乱为“贼”。

本义:

毁则,败坏规则。

以此引申:

破坏规则、乱规则的人。

文章图片20

附:“则”字成语——

不进则退 不平则鸣

大杖则走 自用则小

文章图片21

得寸则寸 非愚则诬

闻过则喜 偏信则暗

好问则裕 耳闻则诵

兵强则灭 剥极则复

极则必反 物极则反

物至则反 否终则泰

文章图片22

乐极则悲 乐极则忧

器满则覆 盈则必亏

穷则思变 前危后则

事宽则圆 事预则立

事款则圆 事缓则圆

兽穷则齧 兽困则噬

兽穷则啮 鸟穷则啄

文章图片23

日中则昃 日中则移

月满则亏 月盈则食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文章图片24

以身作则 有物有则

率由旧则 典则俊雅

欲速则不达 心之官则思

学而优则仕 山锐则不高

水至清则无鱼 小不忍则乱大谋

既来之,则安之

一则一,二则二

文章图片25

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水激则旱,矢激则远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文章图片26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