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人格者立传

 冰城老D 2023-01-11 发布于黑龙江

《天下长河》出品方将该剧定位为历史传奇剧,但笔者认为该剧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正剧,其核心原因在于,该剧不是“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那样为封建帝王歌功颂德的历史剧,也不是醉心宫闱情长、君臣权谋的宫斗剧,而是一部以靳辅、陈潢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倾尽一生治理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让安澜的长河造福子孙后代的历史剧。剧中重要人物塑造、重大历史事件均秉承尊重史实的严谨艺术创作理念,尤其该剧胸怀天下的主旨立意,岂是讴歌帝王将相、儿女情长的作品所能媲美?

在福建、台湾民间,老百姓将那些道德节操高尚者尊称为人格者,他们生活在各个阶层,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他们永远不会出卖自己的人格,无论环境多么险恶,他们一样会关心他人。在《天下长河》剧中,无论靳辅、陈潢是承蒙圣恩春风得意,还是在宫廷权斗下落魄潦倒,人格者的坚韧毅力,让这对惺惺相惜的伯牙子期,始终不堕其志,哪怕被罢了官、戴上枷锁,依然在治河最前沿的堤坝上奔波忙碌。自诩河伯投胎的陈潢,即便到了生命尽头,关在狱神庙里的他,面对前来探视的高士奇、徐乾学兄弟二人,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命运,而是念兹在兹地在墙壁上画下万里黄河图。从靳辅、陈潢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谓士大夫的忠奸之辩,更不是于振甲这样自诩为清官、实则颟顸与刚愎自用的治下无能,而是塞北戈壁、山川平原、湖泊沼泽行万里的实地勘测,是在古人治河经验基础上,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大胆创新的魄力,创造性地提出了“束水治沙”的理论,改变了自大禹以来以疏挖为主的治河方式。靳辅、陈潢的伟大远远超出了治一世的能臣,即便康熙这样开疆拓土的帝王,也为二人人格之高尚、千秋之功绩而折服钦佩。靳辅与陈潢体现出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浩然正气,体现出坚韧不拔的超凡毅力、勇于开拓进取的改革精神,也让《天下长河》有了积极的现实观照意义,在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同样需要靳辅、陈潢这样“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改革勇气与定力。

在叙事策略上,《天下长河》以悲喜剧相互交织的叙事方式,在构建史诗般的气质同时,凸显了悲悯的人文情怀。该剧在艺术上采取双线叙事策略,一条线围绕靳辅、陈潢如何治理黄河,一条线围绕康熙与明珠、索额图所代表的君臣之间、权臣之间尔虞我诈的朝堂戏,辅以康熙平三藩、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平噶尔丹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该剧前半段充满了《威尼斯商人》般的讽刺幽默的喜剧感,徐乾学高中探花郎后的失心疯、明珠与索额图在恐怖权力平衡下的相互戏谑、高士奇巧断青石案的夸张诙谐、“河伯转世”的陈潢与康熙的传奇偶遇、庙堂上众大臣吵架时的有失官仪、青年康熙不失童心般捉弄大臣等,亦庄亦谐地为该剧增添了轻松传奇的观剧氛围,亦在这种诙谐幽默的剧情中,我们又仿佛看到《三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等文学意味浓厚的意涵。在另一条叙事线中,黄河泛滥造成泽国千里、民生凋敝乃至易子而食的惨状,让靳辅、陈潢痛心疾首,地方官员与河道官员不仅像王光裕般贪污公帑、鱼肉百姓,更是勾结朝中大臣形成利益链条。靳辅与陈潢在治河中受到权臣、地方官员排挤打压,治河经费短缺、新旧治河理念之争,又让二人的治河之路充满艰辛。这两条叙事线一喜一悲,又通过靳辅、陈潢与康熙的彼此信任博弈、明珠基于私利的暗挺、索额图等八旗贵胄中伤栽赃的情节,巧妙地将两条叙事线紧密勾连起来,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悲喜交加的艺术效果,从而让该剧既有《威尼斯商人》般的反讽幽默,又有《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的哲学思辨。

在人物塑造上,靳辅的老成持重,陈潢的愤世嫉俗,高士奇的投机圆滑,明珠的老谋深算,索额图的大奸似忠,该剧对于反面人物的塑造,特别强调其人格缺失的根源,有自私贪婪的人性之恶,有封建理学禁锢下的抱残守缺,有不谙官场之道的进退失据,但他们人格的缺失,根本原因是封建皇权专制下人性的被迫扭曲,而这种扭曲的人格被视为正常与合理,靳辅与陈潢作为人格者的存在反而成了异类。正因为他们是异类,必然要被排斥甚至丢弃。终究,随着康熙平定天下,治河不再是稳定政权、便利打仗漕运的首要,靳辅与陈潢二人也从一时宠幸,变为皇权遏制扳倒明珠的牺牲品,二人的悲剧成为康熙治河是维护皇权的必然。淤田一案是该剧悲喜风格的分水岭,该案扳倒了明珠,敲打了索额图,震慑了太子党,维护了康熙皇权的乾刚独断。陈潢之死的悲剧,其根源就是封建皇权,再文韬武略的封建帝王,也抵不过腐朽溃烂的制度崩坏。唯有人格者靳辅、陈潢在剧尾老年康熙的回眸中,端坐庙中,飨百姓世代供奉的烟火。

这几年来,影视剧创作出现了文学性回归与现实主义热潮的两大现象,但这种热潮大抵是与文学作品改编密不可分,从《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装台》《人世间》严肃文学改编热潮,到网剧对于网文大IP改编均是如此,当下电视剧创作中具有较高文学性与思想性的原创剧本还依旧匮乏。而张挺对于《天下长河》原创剧本的打磨,从历史还原度到大量数据、细节的考据,可谓精益求精。例如开篇治河的大埽如何制作,青石板为何要表面凿出小坑,筑堤的土为何不能用熟土,还有高士奇在朝堂上如数家珍说出不同年间各种经济数据,康熙研制的红衣大炮与明朝红衣大炮的区别等等,这些细节都需要编导张挺参考大量文献资料,而恰恰是这些在其他历史剧中被忽略的细节,才更凸显了该剧历史的真实性,也正是这些细节才让这部反映治水的历史剧有了看点。与此同时,兼具编剧导演双重身份的张挺,在剧本创作中就考虑到了文字与视听艺术的场景转化。例如孝庄临死时,端坐慈宁宫对康熙临终嘱咐后,镜头迅速从慈宁宫拉出,宫外是飞天的白雪,地上是康熙痛失这个世间最爱他的阿么后,孤独地躺在雪地上,这一镜头刻画出康熙内心作为一个人最为真切的情感,每天面对皇子、嫔妃、大臣,他要时刻压抑内心凡人的真情实感。这样一个蒙太奇的镜头语言,很好诠释了历代君王为何称自己为孤的原因。这与张挺在剧本创作时就考虑到了镜头语言下的人物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紧密相关。再如剧终老年康熙来到河伯庙,背景音乐是剧中反复出现的河工号子,这一艺术处理非常用心,在全剧看似平静收场的结尾,掀起了艺术感染力的最高潮。

(作者系北京文联签约评论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