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地宣布已过新冠第一波感染高峰,第二波何时来?

 源源不断 2023-01-11 发布于宁夏

图片

本文2708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

2022年12月以来,各地经历了新冠感染高峰,近日,多地发布最新研判,已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发热门诊持续下降。

河南:全省感染率近九成,已顺利度过疫情高峰

1月9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介绍,从社区监测数据看,截至2023年1月6日,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率为89.0%。从发热门诊数据看,2022年12月19日就诊人数达到高峰,之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综合研判认为,河南省已顺利度过疫情高峰,实现平稳有序转段。预计到本月底,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但阚全程也表示,虽然当前感染高峰已过,但仍处于重症救治高峰。

北京:疫情态势趋缓,门急诊、重症救治任务仍然艰巨

北京市代市长殷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北京的疫情已经过了感染的高峰期,整个人群应该说在免疫能力方面已经构筑起了新的能力。下一阶段我们就是要科学地构建疫情的监测预警体系,包括一些哨点、医院发热门诊等,对于新的变异病毒加强监测,防止有变异以后可能会冲击我们目前已经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重庆:发热门诊接诊人数大幅下降

1月3日晚,重庆市卫健委副主任李畔在重庆市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据统计,重庆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日接诊人数,在12月20日达到了峰值,截至1月3日只有7000多人。重庆的感染情况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个直观的判断,感染高峰期应该已经过去。

江苏:全省均已度过高峰

据新华日报1月9日消息,数据显示2022年12月8日起,江苏省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快速上升,12月22日达到峰值后就诊人数开始“退烧”。从核酸和抗原检测情况看,阳性率从去年12月12日0.2%上升至23日46%,12月23日-28日保持在40%以上、处于高位平台期,12月29日逐步下降至今年1月4日的18.6%。

综合各方信息显示,这波疫情于去年12月27日整体达峰,江苏省各设区市均已于元旦前达峰,农村地区稍晚于城市地区,但目前也度过高峰,呈下降趋势。

浙江:全省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平稳度过

据浙江新闻客户端1月9日报道,9日上午,浙江省省长王浩主持召开省疫情防控调度会。会议指出,当前,全省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平稳度过,接下来要聚焦防重症,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治工作,进一步盘活住院床位和ICU床位,增强重症救治能力,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要加强抗病毒药品的精准投放,确保老年人等重点保护群体第一时间用药治疗。

广东佛山:发热门诊就诊量已稳步持续下降

佛山市新冠感染防控指挥部副总指挥、副市长周紫霄在1月9日的佛山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12月中下旬,佛山市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达到峰值,目前正处于高峰后的回落阶段,发热门诊就诊量已稳步持续下降,从12月20日峰值的3万人次下降到1月8日的2110人次。

广东惠州:已于2022年底跨过第一波高峰

据1月9日的惠州市人民政府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消息,根据广东省、惠州市疾控中心预测,惠州市已于2022年底跨过了第一波疫情高峰。根据当前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和阳性个案发现情况,惠州日新增感染人数呈逐步下降趋势。不过,农村社区仍存在一定数量感染者,对医疗需求仍维持在较高位水平。

四川:日新增感染已处于回落阶段

2022年12月26日,四川省疾控中心发布问卷调查(第二次)结果显示,全四川省阳性检出的高峰期集中在2022年12月12日至23日,目前日新增感染已处于回落阶段。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唐雪峰随后表示,根据调查结果综合研判,四川省居民的整体感染发病已超过八成,全省感染发病的高峰应该已经过去。

海南:两市已度过感染高峰

2022年12月30日,海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海南省每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数处于高位波动期,全省预计感染率已达50%,三亚市、海口市整体上已过感染高峰。

专家观点:第二波感染高峰期将在五六月份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公开表示,据推断,第二波感染的高峰日期将在2023年5月至6月之间。

张文宏估计,第二波疫情中感染者的比例将为25%-50%,症状可能会缓解,随着病毒毒性越来越小,它已经形成了一种短期内不太可能逆转的趋势。



图片

“预计到本月底,河南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1月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阚全程表示,河南省已顺利渡过疫情高峰,实现平稳有序转段。

阚全程称,从发热门诊数据看,2022年12月19日就诊人数达到高峰,之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综合研判认为,河南省已顺利渡过疫情高峰,实现平稳有序转段。预计到本月底,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图片

图片

河南新冠病毒感染率近九成


1月9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介绍,从社区监测数据看,截至2023年1月6日,全省新冠病毒感染率为89.0%,其中城市89.1%、农村88.9%,现阶段流行毒株仍以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为主。

图片

还没阳的那些人,很可能是过敏体质

来自华西医院超 7 万人的研究揭示,“有过敏性鼻炎的人,不易感染新冠,表现出对新冠感染的保护作用,如果患者同时也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仍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单独患哮喘对新冠感染的保护作用并不明显”。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UK Biobank数据库中70557名参与者,他们在2020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期间完成了新冠检测,将参与者分为4组:过敏性鼻炎组(3201)、哮喘组(8624)、既有鼻炎又有哮喘组(1407)、对照组(57325),研究分析了过敏性鼻炎或哮喘对新冠感染的风险、严重程度以及死亡率的影响。

研究发现,有过敏性鼻炎人,不易感染新冠,表现出对新冠感染的保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过敏性鼻炎人感染新冠的风险低22%。

此外,如果有过敏性鼻炎人同时患有哮喘,仍然表现出对新冠感染的保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人感染新冠的风险低19%。

无独有偶,2022 年 5 月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食物过敏可以将感染冠状病毒的风险降低一半。

2022年5月31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Risk factors for SARS-CoV-2 infection and transmission in households with asthmatic and allergic children.A prospective surveillance study '的研究论文。

图片

该研究表明,食物过敏可以将感染冠状病毒的风险降低一半,而哮喘与新冠感染风险增加无关联性。

通过血液样本检测,研究人员发现,过敏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与其血液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 IgE 水平之间存在联系。

研究人员猜测,过敏会消灭细胞上的大部分ACE2受体,使得病毒更难通过过敏患者的身体传播。

来源: 顶端新闻、@河南日报、中美学者智库   编辑:小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