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汤》里隐藏的营销策略 ——儿童阅读指导师初级认证课程学习随笔之九 文/杨之藏 在课程里听到多次推荐绘本《石头汤》,于是趁着这次去市少儿图书馆帮小朋友借阅图书的时候,顺便借了一本《石头汤》回来看看。 《石头汤》是讲述因分享而融洽了人际关系的故事,但我却看到了另外一种隐喻,关于营销的隐喻。 和尚们到这个村庄不受待见,他们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给和尚们施舍。因为这里曾经饱受过苦难,每一个人对未来都丧失了信心。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这个地方的人们当然更需要信仰,更需要接受和尚们的引导。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 ![]() 和尚们要做的事情,是需要把佛法传授给大众,引导大众理解并接受他们的教导。他们没有暴力,没有强迫,而是以自身仅有的资源开始行事——他们开始煮石头汤。 这村庄里从来没有人喝过石头汤,所以大家对石头汤都很好奇。能够成功地引起村民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这就是和尚们成功的第一步。不能引发强烈好奇心的营销,都不是好的营销。 激起好奇心并不是和尚们最终的目的。他们要因势利导,在村民们对他们所做的事情产生疑问时,他们需要引导这些村民。于是,和尚们说,加入这个味道可能会更好点,加入那个味道可能会更好点。注意,他们只是说说而已,但是村民们的好奇心被激发了之后,怎么会善罢甘休?他们总期望看到最后的结果,以消化他们那强烈的好奇心。 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竭尽所能地提供了和尚们所提到的种种食材。石头汤的结果,果如其言般美妙。 品尝到石头汤美味的村民们,不仅感受到了汤的美味,忽然也意识到了分享的快乐。品尝汤的美味是满足一时的好奇心而已,而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却是终身受益之资。为此,他们对和尚们充满感激。 ![]() 好的营销是不需要强力地,一味地违背他人意愿来进行。而是应该营造声势,激发他人好奇心,吸引他人主动过来,再因势利导,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人的心理状态和实际需求。 只是,这种营销如果没有哲学悟性,恐怕也很难达成! (本文图片均由杨之藏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