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忘却的那些广府先民之原始篇:广府文化应起源于南江—西江圈

 广州玉 2023-01-11 发布于广东

作为瘘大的民系,不能忘本。广府先民就很值得拎出一点来夸夸。

岭南二十五郡,处处有之

广府民系,原名为粤海民系,民间又称为土白民系,本质上说又叫俚僚民系。这货比较杂,以俚僚为主,疍家跟后,还有阿拉伯人、满人、黑皮肤的,还配一丁点儿被俚僚化的汉人等混杂其间。

文章图片1

如果了解点岭南历史的都知道,俚僚是岭南土著,是古代庞大的百越民族之一。

据《通典》记载:“自岭而南,当唐虞三代,为蛮夷之国,是百越之地,亦谓之南越。”又据《隋书·地理志》记载:“俚僚贵铜鼓,岭南二十五郡,处处有之。”由此可见,俚僚在岭南之多之大。

岭南又称岭外、岭表,广义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和越南北部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以及湖南及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和越南红河三角洲以北地区。现在提及到岭南,是指两广和海南。

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古代的这里是一块“化外之地”“瘴疠之乡”“刀耕火种”“人畜不蕃”的地方。

岭南二十五郡是指哪些?请见下图:

文章图片2

隋朝时期岭南诸郡历史地图

郁南河口人是最早的广府先民

百越有单起源的遗传学迹象,大约70万年前发源于广东一带,而后慢慢扩散开来。

文章图片3

南江流域

70万年前,在南江流域,就出现“郁南河口人”了,而距今约12.9万年前,曲江出现了“马坝人”。

以河口人、马坝人为代表的原始土著,就是最早的广府先民。

文章图片4

马坝人遗址(来源:韶关市文广旅体局)

先说马坝人。考古人员在马坝人遗址发现很多动物化石,其中就有老鼠。这说明广府人吃鼠肉是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的。

文章图片5

马坝人雕像(来源:曲江博物馆)

“广府人啥都吃”从1万多年前就开始了

再说南江流域。南江古称泷(shuāng,意为急流)水,因其上游水流湍急而得名。

文章图片6

云浮郁南磨刀山遗址

前些年,考古人员在在罗定市至郁南县的南江流域,先后发现60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北京大学环境考古学专家夏正楷等考古学者提出,南江是广府文化母亲河的概念,孕育了岭南文化的“根”。

其中,在青塘遗址,还发现鱼、龟鳖、螺蚌和鸟类等动物的化石,证明当时的广府先民们的食谱已经包括了飞禽和水生动物。

文章图片7

英德青塘遗址人类化石

据时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田野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刘锁强介绍,这一时期,青塘遗址就出现过的食用贝类的传统被岭南人发扬光大。

文章图片8

考古队员在青塘遗址现场发掘

刘锁强说:“从我们发现动植物遗存的类型来看,当时人的食物来源非常广,是一种广谱性的采食经济。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地下长的植物都是先民们的食物对象。1万多年前岭南先民能吃、会吃的程度跟现在的广东人(广府人)相比也毫不逊色。”

在肇庆西江附近的咸头岭文化遗址,还发现了原始“砂锅”。当时人们食用的贝类中80%为淡水贝类、20%为海水贝类。这表明当时肇庆地区还处在珠江口的咸淡水交汇位置。而且,咸头岭人也吃老鼠。

广府人的饮食文化真是源远流长。

在佛山高明古耶贝丘遗址,还发现了干栏式建筑。这是广府民系经典建筑啊!而其他什么西关大屋、镬耳屋等都是后面学来的。

文章图片9

垌中岩洞口

在封开,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垌中岩人和黄岩洞人遗址,还有乌骚岭墓地等新石器时代墓葬群。

文章图片10

广府文化应起源于南江—西江圈

“泣向纹身国,悲看凿齿氓。”专家认为,到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英德青塘、封开黄岩洞以及阳春独石仔等遗址的文化遗存更为丰富,说明距今2万年前后,史前广东的文化中心才开始从南江流域向周边转移。

文章图片11

请看上面地图,梧州、封开、郁南和罗定等这几个地方多近,而且流域可谓一脉相传。

从考古和史料记载来看,很显然,南江流域和西江流域都是广府文化发源地。所谓广信之源、广府文化之源、粤语之源起于罗定、封开、梧州这个南江—西江圈,是有依据的。

文章图片12

南江

云浮市南江文化研究会负责人李志伟认为,文献资料、民风民俗和地下考古发现等众多材料证明,南江流域存在共同的文化特征:南江水系的语言基本相同,近于广州白话,但与周围地区迥异;生活在南江水系的人同唱一种民歌,即连滩山歌——土白请记住这个知识点,要考的;生活在南江水系的人,民居风格、生活习性相近,经济交往密切;南江流域的人同时崇拜盘古和龙母,这种双重信仰,体现出南江文化独特的山地与海洋文化融合的特征。

文章图片13

盘古

文章图片14

肇庆德庆悦城龙母祖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