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很火的电视剧《人世间》终于大结局。这部电视是梁晓声耗时八年的现实主义作品,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01 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周家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周秉义,二女儿周蓉,小儿子周炳昆。三个孩子中,老大一表人才,会读书,有文化。老二也是好看聪慧,学习好。在街坊邻居看来,当了市长的周秉义,当了高校副教授的周蓉,远比啥也不是的周炳昆优秀,更有出息。看到老大和老二,邻居们笑脸相迎,客客气气地打着招呼。看到老三,也会打个招呼,但转身就嘀咕“这是老周家最没出息的老疙瘩”。外人或许看个热闹,但作为父亲,周志刚自己也是如此看待这几个孩子的。他觉得小儿子确实不优秀,跟哥哥姐姐比起来,逊色太多。周炳昆就坐在被窝里,情绪失控,对着父亲嚷嚷起来了:“事实就该说出来吗?就该说出来吗?”这一幕像极了现实生活中,那个不被父母认可和赞许的孩子。如果一个家庭中,父母育有多个子女,那个最弱、最普通的孩子,一定会“不患寡而患不均”。父母的爱和关注,会被更优秀的子女分走,留给他的,只有漠视和比较。孩子的心是敏感且脆弱的,面对父母的爱,他们不害怕父母给予的爱少,但他们害怕父母不能够一视同仁。每个有手足的家庭,父母一定有最投缘,最宠爱的孩子,相对而言,也一定有那么个孩子,是活在父母疏忽的角落里。“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有时候,手心就是比手背更得宠。好比电影《唐山大地震》中,一双儿女被埋地下,时间有限,情况危急,只能救出一个孩子。绝望的母亲,面对二选一的艰难时刻,最终选择了儿子。如果你为人父母,请记得,不要厚此薄彼,保持公平,爱你的每个孩子,不论他们优秀与否。如果你为人子女,也请记得,如果父母有偏爱,那是他们的选择,你要好好爱自己。02 看似平庸的孩子,往往是父母的福星老周家三个孩子,老大老二都是凭借读书,鱼跃龙门,成就了自己的人生。不好好读书的周炳昆,则安分守己地在老家,谋个差事,过着普通的小日子。乍一看,父母必然觉得混得好的孩子,更能给自己带来面子,满足自己教育成功的虚荣心,在人前挣个好名声。但随着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会越发害怕孤独,需要子女的陪伴和照顾,这时候,混得好的孩子,根本无暇顾及父母。他有事业要忙,有应酬要去,有各种人际关系要打理,除此之外,他仅存的精力,还想留给自己,静静心。能安稳陪伴父母,照顾父母起居的,只能是那个“平庸”的孩子。他没有多么大的事业,也没有特别复杂的人际圈,早八晚五,按时上下班。父母的头疼脑热要买药,吃穿用度,买米买菜,打个电话给他,他下班路上就给办齐活了。一旦父母病倒了,送医院,跑腿挂号做检验的,夜里陪床喂药,端茶送水伺候的,还是这个孩子。这就验证了网上之前广为流传的那句话:那个普通的孩子,是来报恩的。如果你为人父母,请明白一件事,孩子优秀,你赚的是面子。孩子不那么优秀,留在你身边知冷知热,体贴顾家,你得到的是实惠。当然,这不是告诉你,不去培养一个优秀的,对社会有价值的孩子,而是告诉你,调整你对孩子的期望值,因材施教。孩子是读书的料,那就奋力托举,给他一条好的起跑道。孩子若是有其他更好的特质,那就尊重孩子的选择,放手让他去拼搏。调整好期望值,你才能跟孩子建立真正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03 婚姻真的需要门当户对,志趣相投她可以为了爱情,不远千里,跑到深山里,要跟冯化成,一个落魄诗人,同甘共苦。因为年轻,她不懂爱情的背后是什么,也不在乎冲动过后,要付出多少代价。步入婚姻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让两人开始心生间隙。而周蓉却依然活得不食人间烟火,她怪丈夫世俗,丈夫则怪她清高自私。曾经爱得死去活来的人,终究在现实生活里败下阵来,以离婚收场。一个是高官之女,一个是百姓之子,两人的成长轨迹大不相同。亲家之间没有太多往来,郝家更是直白地嫌弃和蔑视周家。老周给亲家送点茶叶,并秘书当回礼,原封不动再送回来,这让周秉义跟郝冬梅发生了争吵。周秉义却坚定地说:“这里头根本没有误会,只有差距。省长的大事跟普通人的大事,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强行委屈自己,或是迁就对方,只会让人精疲力竭,累觉不爱。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组合,它还是两个原生家庭的碰撞。在开始一段感情之前,最好了解对方的原生家庭,门当户对,志趣相投的人,才是最佳的选择。不顾一切,为爱奋不顾身,这份勇气值得表扬,但这种行为并不值得提倡。挑一个跟自己方方面面都匹配的人,势均力敌,才是好的婚姻。04 人生,活的是心态每个人都能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共情点,它也许是人性,是爱情,是亲情,亦或是友情。它有茶米油盐,有人情世故,有是非黑白,有坎坷曲折。不论生活给了你一手什么样的牌,打出王者荣耀,你就赢了。活好这一生,看似要靠读书跨越阶层,靠赚钱发家致富,靠关系圈子打通人脉,这些都是表象。想活得踏实舒服,最终靠的还是好心态。 混到高处不得意张扬,跌倒低谷不自弃懈怠。 任凭风吹浪打,我自红花盛开。 心安,人生则安。 共勉。 喜欢今天的文字,点亮【赞】+【在看】,【分享】给更多人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