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争议不断!为了百年校庆,这所老牌 985 把校史大改了 16 年

 徐润秋nlxepzt1 2023-01-11 发布于湖北
来源:生物学霸(ID:ShengWuXueBa)
作者:Ivan    编辑:学妹
图片

时至今日,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中国高校越来越多。不过,有些高校的所谓「悠久」校史,靠的可不只是时光的沉淀。

2022 年 11 月,华南理工大学先后修改了学校章程和校徽,对校史进行了一番调整。经过专家团队的考证,华南理工大学将自己的办学源头由原先的 1934 年,改追溯至 1918 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校史一举往前推移了 16 年!

图片
华南理工大学新版校徽(左)和旧版校徽(右)

经过这番巧妙操作,华南理工大学一夜之间成为了名正言顺的百年高校,顺利成章地迎来了它建校 105 年及组建 70 周年的庆典。其中建校 105 年是以 1918 年为源头,而组建 70 周年则是从 1952 年的全国高等院校大调整算起的。

图片
图片来源:华南理工大学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高校为了一场校庆,不惜篡改、延长校史的不光彩故事屡有发生。华南理工大学的这波校史修改,自然也引来吃瓜群众们的一片唏嘘之声,在知乎的相关问题下,有人调侃道:

「别的院校更改创始时间,都是为了庆祝建校 100 周年,华工居然直接越过了 100 周年,真是蠢到了极点。」


图片

华工改校史合理吗?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咱还得从华南理工大学错综复杂的历史沿革说起。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的历史,可大致以 1952 年为界,分为 2 个阶段。1952 年以后的历史比较清晰,在那年的全国性院系大调整中,南方各省多个高校的理工院系合并组建了华南工学院,这便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前身。

1952 年以前的历史就比较复杂了,华南工学院是由多个高校合并而来的,包括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广东国民大学、私立广州大学、岭南大学等,此前的校史都是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主体。旧版校徽上的 1934 年,就是因为华南理工大学的五山校区继承自中山大学的石牌校区,1934 年是中山大学工学院迁入这个校区的时间。

图片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图片来源:vmall.com

而如今被追认为源头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实际存在的时间并不长,这所学校于 1918 年建立,其后在 1934 年被并入勷勤大学成为工学院,1938 年又被并入中山大学工学院。并且这所「工业学校」其实是以织染、藤器、木工、美术制版等手工业为主,与咱们理解的工业相去甚远......

看到这里,也就不难理解吃瓜群众们对华南理工大学修改校史的质疑了。

首先,新认的祖宗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几经变迁,早已是血脉稀薄,无论是教师、学生的继承,还是学校性质、办学层次的承接,都难免有些牵强;其次,学校源于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今校庆似乎在有意回避这段历史,让很多老华工人感到不舒服,对于历史的态度不应该如此。

平心而论,华南理工大学的做法虽然有不体面之嫌,但这种玩法在国内也是很常见的了,他们也不过是照例行事而已。并且华南理工大学还是比较克制的,校方可能也觉得这个改法有待商榷,所以只是把 1918 年作为所谓「办学渊源」,依旧将 1952 年视为起点

图片

高校认祖归宗有多离谱?


与华南理工大学的相对克制比起来,有些高校的骚操作真的能让人惊掉下巴,这里就不得不提著名的武汉大学校史公案

1913 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在全国规划设立了 6 所高等师范学校,其中就包括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这所学校后又先后改名为「国立武昌大学」和「国立武汉大学」,和现在的武汉大学一直是直系传承关系

因此在 1992 年之前,武大追溯的校史正源都是成立于 1913 年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1983 年,武汉大学隆重庆祝了建校 70 周年

图片

图片来源:武汉大学校刊第 365 期

然而到了 1993 年,风云突变。本该在这一年筹办 80 周年校庆的武汉大学,直接向天怒借 20 年,跳过 80、90 周年庆,风风光光地举办了建校 100 周年庆典,成了全国著名大学中第一所举办百年校庆的高校

武大穿越时光的招数很巧妙——「借尸还魂」。1913 年,前身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成立之时,时任湖北都督黎元洪给新校选址在了武汉东厂口,这里北靠蛇山、南有长湖,环境优雅风景宜人,是个读书修习的好去处。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巧合的是,武汉东厂口在更早之前是另一所学校的校址。1893 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创办了自强学堂,这所学校最初的校址在武昌三佛阁大朝街,后于 1902 年搬迁到了东厂口,1911 年停办。自强学堂留给武昌高师的遗产,有几间残破的校舍、一部分图书设备和闲散师资

武昌高师和自强学堂之间到底有没有继承关系,谁也说不清楚,但武汉大学可管不了那么多,这段存在争议的历史成了他们延长校史的救命稻草。1993 年 10 月,武汉大学突然昭告天下,校史追溯到成立于 1893 年的自强学堂

图片
武汉大学校徽上的年份为 1893 年|图片来源:武汉大学

这波操作,引起了学界巨大反响。

最先跳出来发难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天津大学。天津大学一直将成立于 1895 年的天津北洋西学学堂视为校史渊源,他们本该在 1995 年迎来中国高校的第一个百年校庆,结果却被不讲武德的武大截了胡,天大上下全体跟吃了苍蝇一样。

为此,在当年的 11 月,天津大学专门上书国家教委提出异议,认为「武汉大学突然宣布庆祝百年校庆的做法,实在令人迷惑不解和无法接受」。

甚至,直到现在,天津大学的官方微博都从未发文祝贺过武大校庆......

图片
天津大学依旧坚称自己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第一所现代大学|图片来源:天津大学

并且武汉大学自己人当中,也有很多异议。比如武汉大学前校长、著名化学家刘道玉先生就表示,把武大建校时间追溯到 1893 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满足了某些人争当中国大学第一把交椅的虚荣心而已

武大改校史的小动作开了很不好的先河,从那一年开始,诸如浙江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都走上了修改校史的不归路,到处认祖归宗,离谱操作比比皆是,令人啼笑皆非。

图片

高校校史到底谁说了算?


为了应对高校篡改校史的乱象,本世纪初,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专门组织过相关专家,就高校校史认定原则和标准,进行了立项研究。历史学家、高等教育专家刘海峰教授作为课题的主要负责人,提出了一些参考办法:

首先,在追溯高校校史时,主要看教师、学生、学校性质和办学层次的承接关系,校址、校舍、校名只能是参考因素,因为在同一校址办学的两所学校未必有继承关系。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武汉大学改校史不能服众,单凭几间校舍和闲散师资的沿用,并不足以说明继承关系。

其次,要综合考虑学校整体的继承关系。举个例子,A 高校是由 BCD 三所学校合并而来的,如果原 B 校的师生数达到 A 校的一半以上,成为多数群体,那么 A 校的历史就可以继承自 B 校。从这个角度看,华南理工的校史修改,似乎也不太能说得通。

当然,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那就是这个学校,在主观上,愿不愿意追溯这段历史?

与那些极尽所能表现出浮夸一面的高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更多选择脚踏实地的高校。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如果深挖的话,华师大的校史可以一直上溯到 1924 年创办的大夏大学,但到目前为止,校方仍然以华东师范大学正式命名组建的 1951 年,作为校史渊源和校庆起点。

图片
图片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2012 年,《报日人民》发表了一则评论,或许是对这一现象最好的注解:

「今天的成绩就是明天的历史,与其煞费苦心向老祖宗索要历史传承,不如静下心来把学校办好,为后人创造新的历史传承,这样不是更好吗?」


参考资料:

1.如何看待华南理工大学新版校徽将年份由 1934 改为 1918 年?-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889787

2.《很遗憾,贵校的百年校史是假的》,浪潮工作室,2017-06-08

3.《中国大学校史校庆乱象:武汉大学从70周年校庆到百年庆典,你猜中间隔了几年》,星灯堡,2021-09-24

4.《武汉大学「改祖归宗」获官方加持 学界和民间仍将长久反对》,春源视界,2022-12-23

5.刘海峰.中国高校校史确定的原则与标准, 中国高教研究, 2004, (1).

6.《高校 何必苦苦攀「先祖」》,报日人民,2012-12-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