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驳共和十文签字版样币实物说

 馱夫 2023-01-11 发布于福建

铜元圈里多说一点就多得罪一些人,但又忍不住,还是说了吧。


样币说

2018年再版的《中国机制铜元目录》,作者周沁园,共和十文签字版样币分红黄两版,定2级。并言签字版铜元,有薄有厚,有红、黄之分。



礼品币说

民国时期意大利外交官罗斯,因爱好收藏又与民国天津的雕刻师LG乔奇熟悉,曾获赠一套签字版银、铜元。

银铜元共7个品种的签字版,其中

铜元3种:共和十文铜币、民国5年一分铜币、民国5年五厘铜币

银币3种:共和纪念银币、民国3年袁世凯七分脸、民国3年袁世凯侧面像

金币1种:洪宪纪年拾圆金币


只见红铜,未见黄铜

从罗斯的记录来看,共和十文铜币签字版,仅有红铜记载,未见黄铜。

1917年罗斯出版的《中华民国钱币》一书中记载铜元的材质有两种:黄铜与青铜,青铜即我们常说的红铜。

四川大二百、汉字百文皆为黄铜(BRASS)

共和十文签字版、共和十文无签字版流通币皆为青铜(BRONZE)




实物上的痱子——凸点

目前市面上所见的签字版,共和十文是远多于中孔一分、五厘的。

以我所见到的清晰大图,签字版局部的凸点数量众多,玩铜元的有时把这种凸点叫做“痱子”。换言之,也就是目前从我个人所见清晰图片来看,共和十文签字版的工艺不如流通币。


个别局部不仅有凸点(痱子),还有重影


产生“痱子”的原因

铜元上产生“痱子”的原因是多样的

1、早期工艺或币模材质不过关造成的币模掉渣(一般称为SPALLING)

2、旧模生锈(RUSHING),包括包括四川币模在长期运输过程了新模即旧模。

3、浇铸等。


但我个人很难把签字版和成片的“痱子”联系在一起(如果是痱子不多,尚可以理解,但痱子成片……),因为签字版至少是早期的产物,且用于馈赠,想来工艺不会差的,更不会不如流通币。

同为签字版的金币,共和纪念拾圆金币的记录倒可以参考,民国九年曹锟据厂,除原铸外,旧模重打了一部分,参见1934年李伯琦《中国金币考》。

同样共和十文签字版,如果局部有成片的痱子,不排除旧模重打的可能性。但除旧模重打外,浇铸的可能也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