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平儿:做事留点余地是一种善良,更是一种智慧

 福清盛华图书馆 2023-01-11 发布于福建

在吃鹿肉的过程中,平儿将手腕上的虾须镯摘了下来,放到了一边,却未料,待平儿离开时,竟发现虾须镯不见了。王熙凤当即说,自己知道镯子的去向,还说不出三日包管有了,随即转移话题,不再提及此事。不过,作为荣国府大管家的王熙凤,此事自然不可能放任不管。

第五十二回,“虾须镯”事件的后续来了。在此一回中,平儿来到怡红院找麝月,然后将虾须镯一事对麝月说了。为什么要对麝月说?一来,偷虾须镯之人,是怡红院中的丫头坠儿,所以自然要找怡红院中的人说;二来,此时袭人母亲去世,袭人去奔丧,未在府中,而晴雯是“爆炭”脾气,此时又病着,不宜让她知晓,于是平儿将此事告知给了沉稳的麝月。

平儿来找麝月,先是将事情的原委说了,接着又对麝月说,此事不要张扬,也不要向其他人提起。一来,贾母和王夫人等人听到此事定会生气;二来,宝玉向来在丫鬟们身上留心留意,争胜要强,倘若知晓此事,定会难过,而且传扬出去,对宝玉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三来,作为怡红院中大丫鬟的袭人、麝月等人脸面上也不好看,毕竟这也是她们管教不当。

可以说,关于此事,平儿顾及了很多人,也顾及了很多个方面。

最后,平儿又告诉麝月,对坠儿要防着些,别使唤她到别处去,以免再生事。待袭人回来后,再商议着,找个由头,悄悄的将坠儿打发出去。平儿抱着大事化小,低调处理的原则解决此事,既保全了坠儿以及她家人的名声,也保全了宝玉以及红怡红院的名声,连带着贾母、王夫人的脸面,也不会被伤及。毕竟宝玉作为贾母和王夫人的心肝宝贝,宝玉名声受损,贾母和王夫人的脸面上也挂不住。

在这次的事件中,平儿做事想着的是留有余地,并没有赶尽杀绝。通过平儿对麝月所说的话,可以看出平儿是一个善良体贴的女孩子,同时也能看出她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女孩子。在这个事件中,平儿既解决了事情,有没有得罪任何一方,还卖给袭人、麝月等人一个人情,可谓一举多得。

事实上,此事倘若真的按照平儿说的方法来处理,真的不错,然而晴雯打乱了平儿的计划。

“爆炭”脾气的晴雯,在得知是坠儿偷窃的虾须镯后立刻气得火冒三丈,即便在宝玉劝说不必管此事,养病最重要后,依旧没有放过此事。当晴雯再次见到坠儿时,先是一把抓住坠儿的手,用一丈青戳坠儿的手,接着口中还骂道:“要这爪子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坠儿疼的乱哭乱喊。然而事情还没结束,接下来,晴雯又命人叫宋嬷嬷进来,然后让宋嬷嬷将坠儿的母亲唤来,接着毫不留情面的将坠儿撵了出去。

晴雯如此大张旗鼓的处理这件事,其他人想不知道也难。晴雯此举既容易将坠儿偷窃的丑事掀开,伤及一干人的脸面,还在无形间得罪了许多人,不仅坠儿一家会记恨晴雯,其他丫头婆子们,见晴雯如此不顾情面,张扬行事,心中也会有所忌惮不满,晴雯此举无疑是在无形中为自己树立了很多的敌人。这也为后文众人在王夫人面前状告晴雯,晴雯被逐出府埋下了伏笔。

心直口快的晴雯,表面上看占了优势,解了气,还为怡红院清除了偷窃之辈,但实际上却输了人心,也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反观平儿,作为大管家王熙凤的得力助手,原本上比晴雯更容易得罪人,但是看众人对平儿的评价,我们会发现平儿的口碑出奇的好。一方面是因为平儿心善,懂得体谅他人;另一方面是因为平儿聪慧,不会为自己树敌。

“虾须镯”事件虽然只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小插曲,但是却显露出平儿为人处事的个人魅力,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留点余地是一种善良,更是一种智慧。

曾国藩说:“话不说尽有余地,事不做尽有余路,情不散尽有余韵。” 这句话提醒我们,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要留有余地。

说话过满,做事太绝,是在给自己断绝后路。人际交往是复杂的,在给他人留有余地的同时,也是在为我们自己拓宽道路,让我们做一个善良且有智慧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