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君子有三畏(16-8)

 经义工坊 2023-01-11 发布于重庆

孔子强调,一个人要以敬畏之心尊道循道,才能成为言行高尚的君子,这也是人生立身处世之道。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注释】
畏:敬畏。
狎:轻视、忽视,不尊重。
【译文】
孔子说:“君子敬畏三件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天命,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的话。”
孔子本章强调的“君子有三畏”之“畏”不是恐惧,而是敬畏。智、仁、勇为君子“三达德”。《论语·子罕》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坦荡荡,无私无我,自然没有迷惑、没有忧虑,也没有畏惧。孔子陈蔡绝粮七天,仍弹琴唱歌、自得其乐,秉持即使杀身也要成仁的品德,大勇而毫无畏惧。
“畏天命”,《中庸》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即宇宙,它所赋予人的就是本性,遵循着本性行事发展就是道,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于众就是教化。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所含有的特殊性即人性,与动物的天性有着本质区别。人性本善,“仁”是天性,生来就有,而后天人性的善恶、真假、美丑与人的认知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人只有顺天命天理,努力向善成仁,才会吉祥余庆。
“畏大人”,一般认为“大人”指为政者。圣明的为政者都具备大公无私、胸怀天下、亲民爱民的品德。敬畏为政者,自觉做到上行下效,就能实现天下大治。
“畏圣人之言”,圣人之言均是觉悟之慧,既经过现实验证,又经过历史检验,已辑入经书典籍,意理深刻、影响深远。不违圣人之言,随顺规律真理,为人处世就会更加顺利。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就是敬畏圣人之言的典范。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因其不懂天命,不明宇宙人生本原,不学圣贤经典,所以无敬畏之心,更无敬畏之道,无知无学无德而又自以为是,面对德高位重的“大人”和言之成理的“圣人”轻视傲慢,往往自招灾祸。
君子务必做到“三畏”,时时持敬畏心,处处修好品德,才会得大利益,最终成真君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