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姚:知行合一

 地偏阁 2023-01-11 发布于上海

浙江省

余姚市

余姚浙江省县级市,由宁波市代管,位于浙江省东北部

▼余姚在浙江省的位置

余姚置县的时间主要有秦代汉代两种说法。
隋开皇九年(589年)余姚并入句章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句章县置姚州;武德七年(624年)改为余姚县
元元贞元年(1295年),改为余姚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又改为余姚县。
1985年,余姚撤县建市。
关于余姚县名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因“邑有句余山,又南有姚江”而得名。

—01

河姆渡
1973年,姚江边的农民在开挖土方时,发现了一些兽骨、石器之类的物件。他们随即将情况上报,考古队员赶来后对这里进行了发掘,结果发现了一座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后来,在姚江两岸及附近区域又陆续发现了其他遗址,这些遗址所代表的文化被命名为河姆渡文化,名字就是取自最初发现遗址的地方——连接姚江两岸河姆村和渡头村的那个渡口。
河姆渡遗址距今约5000-7000年,共有四个文化层,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骨器、石器、建筑遗迹等文物。
在河姆渡遗址的第四文化层有非常壮观的木构建筑遗迹共发现有29排木桩,还有各类木材、柱子、地板。人们根据木桩的排列规律,推测出当时房屋的形态,发现几千年前的人们已经能够科学合理地建造房屋,为自己创造舒适的居住条件。
此外在第二文化层还发现了迄今为止的最早水井遗迹应该是当时的人们为了方便取水所挖的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让人们认识到长江中下游一带也有与黄河流域一样古老辉煌的古人类文明
现在小小的摆渡船仍然穿梭在姚江之上接送两岸的人们往来。数千年前的遗址上,有络绎不绝的游人,来看祖先是如何让自己生活地更加舒适的。

—02
王阳明
明成化八年(1472年)王阳明出生在余姚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王华在成化十七年(1481年)考中状元
弘治二年(1489年)王阳明接触到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思想为了实践朱熹“格物致知”的理念,他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但却没有格出竹子之理,而是换来了大病一场。这使得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理念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弘治五年(1492年)王阳明考中举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他又考中进士,后进入官场。
正德元年(1506年)因得罪宦官刘瑾,王阳明被贬至贵阳龙场。在龙场非常困难的环境中,王阳明日夜反省历年遭遇,终于顿悟,史称“龙场悟道”
几年后,王阳明复出。随后平定了南赣之乱、宁王之乱,但却并未得到皇帝的重用。
嘉靖元年(1522年),王阳明父亲去世他回乡守制,之后在家乡创办书院讲学。
嘉靖六年(1527年),王阳明前往两广平乱叛乱平定后他因肺病请求回乡只是还未到家乡就病逝在行至今江西大余境内舟中。
王阳明提出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学说,对于当时及后世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说发展成为阳明学派是明代中晚期的著名流派

—03

通济桥
在余姚城中的姚江之上有一座陡拱式三孔两墩石桥就是通济桥也叫舜江桥由于这座桥是姚江上最高最长的古桥因此也被誉为浙东第一桥
据记载通济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原为一座木桥元至顺三年(1332年)改建成石桥,并定名为通济桥桥旁立了一块石碑,上刻“海舶过而风帆不解”足见通济桥的高大
相传在明代,有位刑部尚书慈溪人赵文华,为人奸诈,非常嫉妒当时的宰相余姚人谢迁余姚人也非常不喜欢赵文华当他们看到赵文华的船从桥下经过时就讥讽道:“慈溪人官大官大都要从余姚人胯下钻过。赵文华记恨在心想着要把这座桥拆掉
于是,赵文华就向皇帝奏本:“余姚有江南城、江北城皇山城三城鼎立风水好得要出皇帝。”皇帝听了大怒,就问他怎么办。他说:“只要把余姚江上那座桥拆了,就可以破坏风水。”皇帝当即命令赵文华前去拆桥。
听到风声的谢迁急忙找人商量对策最后决定在江上设下“瞒天帐”。不久,赵文华的船队马上就到余姚,谢迁赶到城外等候并登船与赵文华喝酒对弈。不知不觉,赵文华的船队进入了“瞒天帐”并很快通过了通济桥
等赵文华反应过来,船队已经过了通济桥三里路,他立即叫人停船,并宣读了拆桥的圣旨,但当地官员却没人接旨。谢迁见状就说道:“赵大人为何过了桥才拿出圣旨?圣旨回头不是犯了欺君之罪?”赵文华被说得哑口无言,通济桥也就这样保住了。
现存的通济桥是在清雍正七年至九年1729-1731年重建的,这座有着近300年的历史的古桥仍在继续见证和诉说着余姚的历史。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1200

喜欢的话请长按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