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仇英《桃源仙境图》绘画主题研究04
2023-01-11 | 阅:  转:  |  分享 
  
仇英《桃源仙境图》绘画主题研究图二十 袁耀 桃源图卷 局部农田和农舍代表的是远离世俗的生活状态,所以许多画家都喜作“桃源画”来表达这种向往隐
逸或者逃离现实苦闷的心境。朱耷曾书写长卷的《桃花源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以表达亡国的悲痛和不仕归隐的心情,卷前配有一段清代的“桃
源画”,作者不详,画面主体为右侧的山洞,洞中有几个垂下的钟乳石(图十八)与《桃源仙境图》中的相似,但在画面的左上方,虽然着笔较少,
但画家依然对农舍进行了表现(图十九)。清代袁耀的《桃源图》卷没有描绘出山洞和渔船,但是却画了田地和耕种场面(图二十)。图二十一 汪
奎 桃源图卷 绣品 局部清代汪奎的一幅绣品《桃源图》卷(图二十一),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表现的是初入桃源的场面,武陵人位于画面中心,
手拿船桨,其身后岸边停着一只空船,桃源中的一只狗正在桥上朝着此人吠叫,远处村中人纷纷出门迎接。⒊桃林除了上述众多的“桃源画”之外,
也有部分“桃源画”如《桃源仙境图》一样没有表现故事本身,而是描绘了单一的场景,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王蒙的《桃园春晓图》,画中没
有人、山洞或良田,但是这幅作品给观者呈现了一个桃花盛开的景象,桃树生长在溪流两岸,正是《桃花源记》中的“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
缤纷”的生动展现。图二十二 明 蓝瑛 桃花渔隐图?蓝瑛 绢本设色67.8cm×189.6cm?故宫博物院收藏图二十三 明 蓝瑛 桃
花源 檀香山艺术 学院藏图二十四 明 蓝瑛 桃源春霭图 绢本设色?86.2cm×186.5cm 青岛市博物馆藏图二十五 明 蓝瑛
桃源仙境图 绢本设色 尺寸不详 拍卖品蓝瑛曾作一系列以“桃源”为名的作品,有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桃花渔隐图》(图二十二),檀香山艺
术学院的《桃花源》(图二十三),青岛市博物馆的《桃源春霭图》轴(图二十四),还有一幅传为蓝瑛的《桃源仙境图》(图二十五),上有款识
“树树桃花烂似霞,宛如棹入武陵源。互歌相答浮香远,不是秦人避世赊。蓝瑛并题”。后钤“蓝瑛之印”“田叔父”。这些“桃源图”构图极为相
似,均没有故事情节的表现,只描绘了溪流和两岸的桃花以及顺水而下的船只。《桃花渔隐图》的题识中道此画法赵松雪,且其作于乙未二月朔,即
清顺治十二年,根据赵孟頫的遗民身份,画名中“渔隐”二字以及成画时间推测,蓝瑛可能是想要借画表达归隐避世的心境,而这些画作并不重视对
故事本身的展现。王翚的《桃花渔艇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描绘了相似的景色,一只小船顺流而下,两岸桃花盛开,缤纷灿烂。仇英的
《桃源仙境图》中没有表现武陵人发现桃源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用“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场景暗示桃花源,更没有桃源中人生活的
农耕场景,如此看来,它没有任何元素可以体现《桃花源记》文本的主题。??(二)《桃源仙境图》与仇英其他作品比较分析⒈相似构图图二十六
明 仇英 桃村草堂图 绢本设色?53cm×150cm 故宫博物院收藏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