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庞涓要陷害孙膑

 jocw的图书馆 2023-01-11 发布于辽宁

庞涓为什么要陷害老同学孙膑?

史料中给的解释是,庞涓嫉妒孙膑比自己有才能。

资治通鉴说,孙膑与庞涓一起学兵法,庞涓在魏国做将军,自己估量才能不如孙膑,便召孙膑前来魏国,又设计依法砍断孙膑的双脚,在脸上刺字,想使他终身成为废人。

庞涓与孙膑是同学,彼此知根知底。如果一开始庞涓有意陷害孙膑,作为人性大师的孙膑,怎么可能毫无防备?

这个故事的正常开头应该如此:庞涓与孙膑是好朋友,庞涓真诚地请孙膑下山,但同学关系经不住职场关系的考验,变形了,两人反目成仇。

齐国使者来到魏国,孙膑说动了齐国使者,偷偷地把孙膑藏在车中回到齐国。

齐国大臣田忌把他奉为座上客,又推荐给齐威王。

这时齐威王计划出兵援救赵国,任命孙膑为大将,孙膑以自己是个残疾之人坚决辞谢,齐威王便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让他坐在帘车里,出谋划策。

兵家从来阴毒狠辣,所谓兵不厌诈。

而孙膑用计就不仅仅是“兵不厌诈”了,他的作风一贯是既消灭了对手,又消耗了盟友,非常容易遭人憎恨。

田忌准备率兵前往赵国,孙膑说:“现在魏赵两国攻战正酣,精兵锐卒倾巢而出,国中只剩老弱病残;不如率军急袭魏国都城,占据交通要道,冲击他们空虚的后方,魏军一定会放弃攻赵回兵救援。这样我们一举两得,既解了赵国之围,又给魏国国内以打击。”

田忌听从了孙膑的计策。然后就坐看赵国挨打。

赵国人眼巴巴盼着齐国人来救,拼死抵抗,从希望到绝望,到了当年十月,赵国的邯郸城不得不投降魏国。

这时候,田忌才出手,攻击魏国国都。

魏军急忙还师援救国内,在桂陵与齐国军队发生激战,魏军大败。

魏军虽败,元气不伤。

隔了几年,魏国庞涓率军攻打韩国,韩国派人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议说:“是早救好呢,还是晚救好呢?”

国相邹忌建议:“不如不救。”

将军田忌不同意,说:“我们坐视不管,韩国就会灭亡,被魏国吞并。还是早些出兵救援为好。”

孙膑却说:“现在韩魏军队士气正盛,我们就去救援,是我们代替韩国承受魏国的打击,反而听命于韩国了。这次魏国有吞并韩国的野心,待到韩国感到亡国迫在眉睫,一定会再来恳求齐国,那时我们再出兵,既可以加深与韩国的亲密关系,又可以乘魏国军队的疲弊,正是一举两得,名利双收。”

齐威王便暗中答应韩国使臣的求救,让他回去,却迟迟不出兵。

韩国以为有齐国的支持,便奋力抵抗,但经过五次大战都大败而归,只好把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东方齐国身上。

齐国这时才出兵,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前去援救韩国。

孙膑救韩国之策,一如救赵,既消灭了对手,又消耗盟友。

孙膑再度使用老办法,攻击魏都。

不是庞涓没长记性,而这招叫攻其必救,不能不上当。老方子新用,必须换包装。

这一次,孙膑采取的是增兵减灶的骄兵之计,最后令庞涓在马陵中计身亡。

不过,我很好奇孙膑的结局,可惜史书里没说。

救援盟友,从来都要先弄残盟友,围魏救赵,先搞残赵国,围魏救韩,先搞残韩国。

这么一折腾,韩赵也不可能卖孙膑的好。

孙膑做事如此狠辣,难怪没朋友啊,好不容易有个庞涓,很快也反目成仇。

孙膑的老搭档田忌,后来被仇家田忌陷害逃难,就只能逃亡楚国了。

因为不敢去投奔魏、赵、韩,无论是敌是友,都容不下他,只能找毫无瓜葛的第四方。

田忌逃亡楚国,史书没有说孙膑在齐国的遭遇。

我猜测,那时他很可能已经及时地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